20131020研習時看見打鐵作品,回來查網路。[@more@]【人物故事】拙鐵成金,藝術藏於打鐵聲三峽打鐵藝術家江承堯

Posted on 2012 年 04 月 16 日 by 三峽客編輯部

文 / 黃尚傑
訪 / 郝晉平、黃尚傑

打鐵人江承堯店面招牌

打鐵人江承堯店面招牌

「鏘、鏘、鏘」,位於三峽清水街的一間小店鋪傳出陣陣鐵器敲打聲,原來是愛鐵人--江承堯正用魔術般地手法創作。走進店裡,四處可見藝術家巧手下幻化成的件件藝術品,牆上活現靈巧的小昆蟲、展示桌上隻隻令人莞爾的貓頭鷹,這些都是江承堯的創作品。然而他工作的身影卻看不出他為了踏上藝術之路,曾經花上比一般人更多的心力。

鐵製魚兒悠游自在

鐵製魚兒悠游自在

三歲時,一場腦膜炎無情地奪走了江承堯的聽力,右耳失聰、左耳僅剩一半聽力的他,求學的過程總得加倍努力才能跟上其他同學的進度。然而,僅管上帝替他關上了一道門,卻開啟了另一扇窗,在父親的鼓勵之下,國小的江承堯開始畫一些小漫畫、背著畫板到戶外寫生。「不要讓自己的缺點阻礙了前進的道路!」江承堯說。這股堅定的信念,讓從小對藝術有興趣的他毅然地追逐夢想!

學生時代江承堯就讀於復興美工,學習素描、水彩等平面藝術的基本技巧,大學依然選擇美術系且致力於平面藝術的創作,剛出社會也是從事電腦繪圖的工作。然而他發覺在做電腦繪圖時,作品和自己有一種距離感。「螢幕畫的都摸不到啊!」他笑著說。所以他決定一邊繼續讀研究所,一邊回到了爸爸的鐵工廠學焊接、板金的技巧。恰巧在這樣的契機下,結合「打鐵」與「藝術設計」來完成畢業論文,並一路創作至今。

鐵製鸚鵡真實且動人,出自打鐵魔術師阿堯之手。

鐵製鸚鵡真實且動人,出自打鐵魔術師阿堯之手。

江承堯平時喜歡漫步山中、與大自然對話,觀察動物和昆蟲,再細細地刻劃於自己的作品上。受限於聽力上的限制,貓頭鷹的高音頻叫聲江承堯無法聽到,但他藉由觸摸的方式去揣摩貓頭鷹的胸腔震動,模仿、想像貓頭鷹的叫聲是什麼樣子,然後製作音樂鈴放在作品裡。這些巧思加上江承堯的一雙巧手,讓即使是冰冷的金屬,也散發著活潑的生命力。

將人生奉獻給藝術的江承堯,自承接了爸爸的鐵工廠後,逐漸將工廠轉型成「打鐵人藝術工坊」,現在他給了自己一個不一樣的目標:「教學,現在的一個目標就是上課、教學。」透過政府興辦的藝文深耕計劃,江承堯希望能把金屬的溫暖傳遞到更多人的心中。

打鐵人阿堯(江承堯)

最後修改日期: 2021 年 3 月 18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