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至5月14日故宮圖書文獻大樓一樓特展廳
蔣勳老師談羅浮宮三寶、希臘文明與文藝復興http://www.youtube.com/watch?v=3SF7UnekZ5I
找希臘故事溫故知新一下,再去看展覽。[@more@]
剪輯網路文章:
故宮博物院目前展出的「西方神話與傳說—羅浮宮珍藏展」內容,展出一百組件藝術品,從西元前古希臘時期至十九世紀的藝術品都包含在內。以各時代藝術家描繪希臘神話傳說的5大故事為題。
第一單元「世界起源-從宇宙渾沌到奧林帕斯山」,回溯世界起源和眾神居住的歡慶之所。
第二單元「神話風雲榜-奧林帕斯眾神」,藉由16至19世紀的畫作、雕塑等文物,展現掌管穹蒼、大地、海洋和冥府等希臘眾神的特徵及樣貌。
第三單元「眾神之愛-難抑的愛慾」描繪眾神的情慾糾葛。
第四單元「英雄史詩-從荷馬到維吉爾」藉由一顆金蘋果而引發的特洛伊戰爭,認識荷馬與維吉爾史詩中的英雄故事。
第五單元「不息的神話與傳說-從古代到現代」總結展覽的主題與精神,呈現希臘神話對西方藝術的啟蒙、對後世的影響。
其中,壁畫「史詩繆思,卡莉歐普」曾是拿破崙送給愛妻約瑟芬的禮物,備受矚目。
十八世紀的大理石雕塑《被鏈在岩石上的安朵梅德》取材自希臘神話故事「佩赫塞營救安朵梅德」。衣索比亞王后吹噓自己的女兒安朵梅德天生麗質,比海洋仙女更漂亮,惹火了海洋仙女。海洋仙女便商情父親海神波賽頓為她們報仇。波賽頓派海妖在王國沿海作亂,唯有獻祭安朵梅德才能平息。國王迫於無奈,只好將女兒鏈在岩石上獻祭。英雄佩赫塞正好騎著有翅膀的神駒經過,擊退海妖,救出公主。有趣的是,畫中的海妖,張開大嘴、伸長舌頭,模樣就像龍一樣!
另外,這次展覽中也可見到新古典主義大師安格爾一八四一年的油畫《羅傑解救安潔莉卡》,靈感來自十六世紀義大利詩人阿里奧斯托的冒險故事《羅傑解救安潔莉卡》,情節場景與「佩赫塞營救安朵梅德」相似。可見希臘神話在十六世紀文學中,重新被詮釋,又被藝術家引用。
故事描述英雄羅傑騎著有翅怪獸,發現鎖在岩石上的美女安潔莉卡,準備獻給海妖享用。為了搭救安潔莉卡,羅傑高舉長矛,一舉刺死海妖,海妖長得跟東方的龍簡直一樣。
這樣英雄救美得故事也出現在基督教故事。艾曼努爾.佛雷米耶一八九一年的雕塑《聖喬治屠龍》,靈感來自十三世紀賈克.德.沃拉金改編名著《黃金傳奇》。故事描述西連恩城飽受惡龍威脅,吞噬附近的動物之外還要求每天獻祭兩個年輕人。出身基督家庭的羅馬軍官喬治路經西連恩城,當天被送入龍口的正好是公主。
喬治在胸前畫了十字請求基督協助,便展開與惡龍的搏鬥。他高舉長矛刺死惡龍,救出公主。這段故事像是「佩赫塞營救安朵梅德」的基督教版本,象徵信仰必定戰勝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