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膩點線技法看似繁複,挾以清雅又精簡的構圖,是我發現厚重的余成堯之外,相對比的在台之現代水墨文人!

曾追著畫冊和傳記影視資料看,感通畫不一定時刻精練,飽足的專業領域之外的閒逸興致,散發出的內在修為更甚於技巧的追尋,繼劉其偉之後,我心中的奇葩又一殞落了,頓時虛空的椅子不知要找哪一位健將填補?

[@more@]

陳其寬(1921年—2007年6月5日),國際著名藝術家、建築師、畫家。美術史學家吳訥孫讚譽陳其寬為「三百年來第一人」。

維基百科簡史
1921年,生於北京。
1933年,初中就讀於南京中學、鎮江中學。
1937年,高中就讀於鍾南中學、國立二中。
1944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建築系。
1946年,任南京基泰建築事務所設計師。
1948年,入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
1951年,任麻省葛羅匹斯建築事務所設計師。
1952年,任教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
1954年,與建築師貝聿銘合作設計台灣東海大學校園。
1960年,任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
1969年,規劃國立中央大學於中壢復校的校區整體設計。
1980年,任東海大學工學院院長。
2007年,病逝於美國舊金山,享年八十六歲。

文化視野新聞報2007/07/10 第1053期

追思陳其寬 建築師界美術界人士齊聚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07.07.08 05:01 am

「他就像畫作裡那隻不惹煩憂的小猴子,永遠生活在美的純淨世界。」昨天文化界為上月逝世的建築師畫家陳其寬舉辦紀念會。遺孀林芙美表示,陳其寬歷經戰亂與生活挫折,卻始終保持一顆童真的心,因為「美」是他唯一掛心的事情。

林芙美與一對子女陳思平、芝平皆返國出席紀念會。陳其寬的昔日同事陳邁,學生姚仁喜、曾成德、游明國等也都親來致意。美術界則有黃光男、何政廣等人出席。

追思會場掛上一幅幅陳其寬的畫作與建築設計圖,來賓則得到一幅陳其寬描繪母豬哺乳的「生命線」複製畫作,以及繪有路思義教堂雙曲線的感恩卡。「生命線」是陳其寬第一幅水墨畫,多年來反覆重繪,既象徵其藝術生命的逐漸成熟,也隱喻他在豬年走到生命終點。

林芙美表示,陳其寬喜歡「不傳統的儀式」,生前曾交代身後事必須「開心、不悲傷」。

陳其寬是東海建築系創系系主任。現任系主任劉舜仁表示,東海打算為陳其寬規畫設計的東海校園申請「歷史建築園區」,永久保存他的心血。

【2007/07/08 聯合報】@ http://udn.com/

最後修改日期: 2021 年 3 月 18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