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台,自畫像風格技法的研究
達文西、畢卡索、洪通、卡羅〈Frida Kahlo〉、陳幸婉、廖堉安
[@more@]
觀察為創新之本─鉛筆素描
達文西、畢卡索、洪通、卡羅〈Frida Kahlo〉、陳幸婉、廖堉安
技法:紅琧筆、油彩、水墨的特性
藝術史演進,理性和情感漸進到象徵手法
畫家性格與畫作風格欣賞
兼及生命的韌性與女性主義的議題
1藝用解剖學比例和2D空間的錯視追求
2色彩的情緒
3認知的世界充滿符號
4堅定的生命意志
5女性走出家庭,對創作的執著
6平面卡通式的自我彰顯
參考資料
黃晨淳〈2004〉大師自畫像。好讀出版
FRIDA KAHLO 自畫像
鳥人裝死混社會 廖堉安畫中有話
【中國時報吳垠慧】
廖堉安在二○○三年以三幅《鳥人》自畫像獲得台北美術獎首獎的時候,跌破了外界眼鏡。因為在這個標榜前衛走向當代藝術獎項中,能以傳統媒材的繪畫獲首獎,真是令人意想不到。這些年來,他畫中那些戴著動物頭套、身形肥胖的鳥人形象,成了廖堉安風格的正字標記。
他的最新個展命名「活殺自在之術」,取自日本漫畫家三浦建太郎的作品《烙印勇士》中的一句對白,這句話的意思是「一上戰場就裝死」,漫畫中的士兵就是秉持著這樣的法則,經歷多次戰爭後得以存活下來。
廖堉安認為這樣的精神就是現代社會的生活態度。在台灣,只要是對動漫有點著迷,很容易就被貼上「宅」的標籤,尤其是廖堉安不修邊幅的外型,以及大多數時間都悶在瀰漫了壓克力顏料氣味的畫室裡工作,更讓人產生宅男聯想。其實,真正令外界猜測他有「宅味」的理由,來自他畫作裡的角色。那一群戴著動物頭套的胖胖人,躲在封閉空間裡玩辦家家酒,他們沒有激烈的情緒,完全沈浸在微小情緒裡,自得其樂。
其實廖堉安求學時代,成績差、唱反調、惡整老師的叛逆行為,顛覆了他外表一副好學生的錯覺。大四那年,廖堉安創造出一堆身上垂掛鬆垮垮肉的人物肖像。有著多層下巴、贅肉四溢的人物塞滿整張畫布,背景填充了荷包蛋、丸子串等食物的圖像,色彩單純、鮮明。廖堉安從這些人物肖像繼續延伸,發展出他的成名作《鳥人自畫像》。
廖堉安的《鳥人自畫像》,主角是有著大頭、鳥嘴、眼神睥睨,卻又不敢正面迎人、身材肥胖的「鳥人」。以這系列得獎時,廖堉安還是台南藝術大學研究所一年級的學生而已。
他說,「剛到南藝大的時候生活不太適應,因為從小到大都沒離開台北市,創作上也覺得茫然,沒辦法做出像大學時的那種自信和飽滿。」
生活上的不適應和創作上的迷惘,廖堉安將壓抑的情緒,反映在畫面上:「我想創造一個很『機車』、讓人恨得牙癢癢的角色!」於是「我拿自己的照片,簡化一些細節後,畫出來就是這個樣子了。」
廖堉安後來創造出更多戴著動物頭套的人物角色,但不論是雞、鴨或貓人,多半是面無表情,再配上一副鳥嘴。「鳥嘴是攻擊他人的武器,也是保護自己的利器。」
廖堉安筆下的角色有趣正在此,他們除了維持一貫的慵懶氣質,還帶有些攻擊性,擠在角落相互擠壓、刺戳或侵犯對方,「他們對彼此有一種不懷好意的邪念,但是又不是太惡劣」。
比如作品《重草莓》中,貓人將鳥人拎在半空、強行親吻;《大頭症療程》則是鳥人大反撲,拿著釘錘朝著貓人臉上戳刺,隱喻人際關係的拉扯、猜疑、無力等情境。
廖堉安利用這些肥胖又可愛的動物造型,削弱了侵犯行為的惡劣,刻意讓「可愛」與「危險」形成強烈的對照。
「我喜歡造型可愛、渾圓又飽滿的東西,像舒適的抱枕,讓人忍不住想觸摸、擁抱。當他們做出侵略對方的行為時,更能展現嘲諷的幽默,或是呈現一種尖銳的戲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