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詹校長的部落格寶藏
[@more@]一. 關於植物染
植物染料是指提煉自植物,耐久不退色的有色物質。色素普遍存在於植物體內,例如:胡蘿蔔素、葉綠素等。在花和果實中,鮮豔的色彩使人很容易察覺到這些色素的存在,但有一些重要的植物染料,並不是那麼顯著的。例如:它們可能是存在樹皮中一些構造複雜的化學物質,甚至必須藉助媒染劑的作用才能顯色。大部分的植物色素都很容易分解、消失,只有一些能耐久不被氧化的,才能做為染料。
在古老的年代裡,植物染料一直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從衣服、食品到工具、藝品,甚至是人的裝置上,都少不了植物染料的參與。然而由於取材與染法繁複等實用上難以克服的缺點,因此化學染料發明之後,植物染料就被取代。但是化學染料使用到今天,毒性與污染問題的漸漸突顯,喚起人們重新對具有健康、安全、自然等特點的植物染料的注意。
二. 關於植物染二、三事
1. 薯榔──染漁網的原料、
2. 澱藍──取自大青、木藍或山藍,曾是台灣早期重要的出品商品
3. 紅花──回憶點點滴滴中的植物,紅龜粿的天然染料
4. 梔子──可以食用的天然染料
5. 洋蔥皮──波斯地毯的染料
6. 九芎──原住民的黑布染料
7. 烏桕──漢人的黑布染料
8. 其他生活周遭的染料植物:蕃薯(黃綠)、龍眼殼(褐)、福木(黃)、芒草(土黃)、檳榔(紅褐).....
三. 植物染料與化學染料的比較
植物染 | 化學染 | |
不容易定量定色 | 容易定量定色 | |
顏色較樸拙,且不易持久 | 顏色較鮮艷,持久性較好 | |
染色過程較繁複 | 染色過程較簡單 | |
取自植物,自然,無污染 | 化學合成染料,原料與染色過程都會產生大量污染源 |
四. 植物染的準備
1. 染液的準備
取材 → (曬乾) → 浸泡 → 加熱 → 過濾 (再加熱 → 過濾)
2. 布的準備
(用灰水脫漿 → 浸泡黃豆水 → 曬乾備用) → 設計圖案 → 泡水
3. 媒染劑的準備
灰水—草木灰加水 → 過濾
醋
石灰水
鐡媒—鐡釘加塩加麵粉加熱水浸泡10天後過濾
明礬
4. 染色
染色→(媒染) →(再放入染液中 →再媒染) → 沖水洗淨 → 陰乾
括號中的步驟可視情況省略
五. 植物染流程(資料來源:巧手工作坊)
被染物:染材為 1:1或1:2或1:3
1.先秤被染物重量(被染物重量需先經過精練處理)
2.將秤取過的染材放置入清水中清洗掉表面灰塵或不純物
3.分三次萃取染液
4.將洗淨後的染材放入清水中浸泡10-15分(水量為被染物總重量之40倍÷3)
5.將4.移往爐火上開始第一次的染液萃取
6.染液萃取時間為中火煮20分至水沸後續持溫15分鐘
7.以相同方法進行第二.三次之染液萃取
8.將第一.二..三次萃取所得染液混合為總浴量
9.待染液降溫1-2小時至常溫時即可開始進行染色
10.被染物放入染液中浸泡10-15分後開始加熱升溫
11.染色時間為中火煮20分至水沸後持溫續染20分鐘(溫度為90
12.關閉熱源待其自動降溫至常溫
13.取出被染物充分清洗、晾曬、完成
六. 參考資料
1. 陳千惠 台灣植物染 大樹出版社 2002
2. 張碧員、劉葆宜 植物染坊綠雜誌(14) P.56-65;(26)P.86-91;(28)P.84-86;(30)P.52-54;(32)P.46-49;(34)P.85-87;(36)P.88-90
3. 天染工坊 http://home.kimo.com.tw/natural_dyehouse/
4. 巧手工作坊 http://www.e-dyeing.com.tw/
5. 以五彩彰施於五色──染料植物簡介http://seed.agron.ntu.edu.tw/cropsci/dye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