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 March 2017
留得枇杷聽鳥鳴
種了枇杷樹,自然而然盼的是能長出香甜的果實,好大快朵頤一番。但除了滿足口腹之慾外,這枇杷樹是否還有其他吸引人的地方呢? [@more@] 有時,換個心境、換個角度,會發現另一種美妙。原來,枇杷樹除了能種出香甜多汁的枇杷外,還會吸引鳥兒來覓食。若不執著在枇杷種得好不好,光是傾聽鳥聲啁啾,沉醉在這清脆律動的鳴叫聲中,便是一種聽覺上的饗宴。 作者把琵琶留給鳥兒吃,那—鳥兒呢?鳥兒食用枇杷回饋了歌聲,牠的想法又是如何?且聽班上這群小小鳥說說他們的心聲。 網路相簿:留得枇杷聽鳥鳴
帶你去感覺
如果心靈被太多的俗務纏繞,紛紛擾擾、盤根錯節,那—-最需要的,是能到一個淨化心靈、沉澱思緒的環境,讓自己充分的放鬆、再放鬆。 [@more@] 或許,是來到一片綠意盎然的青青草原;或許,是眺望廣闊無邊的湛藍大海;也或許,是走入遠離塵囂的清靜山林。 如果,這些地方暫時都到不了,那不妨抖落一身煩憂,打開感官世界,用心體會冬日陽光灑落的溫度,夏日清風拂面的涼意。 網路相簿:帶你去感覺
一句好話
一句好話,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但建立了彼此間的友誼,還能溫暖對方的心靈,激勵對方提升向上的動力。 [@more@] 好話的益處如此大,以說好話為待人處事的準則也就格外重要了。有時一句無心的話都有可能造成誤解了,更何況是負面語言造成的影響,因此時時提醒自己口說好話,是產生良好溝通的第一步。 寫一篇有關好話的文章,剛好能提供孩子思考良言美語的益處。 網路相簿:一句好話
橘化為枳
課本裡開始出現文言文了,是有關晏嬰使楚,如何機智應答的故事。 [@more@] 文言文之後的語譯已將故事內容詳盡呈現,我要孩子轉換形式,把故事內容改編成劇本。在不影響基本架構的情形之下,可以加料,加點創意,那會使故事更精彩。 孟澤、羿璇、喬亘用比較標準的寫法,故事呈現得很完整。佳妤深入了解人物當時的心理反應,給了非常適切的表情動作說明;梓菱很懂得運用對話的技巧,緊緊抓住讀者的心,吸引讀者繼續看下去;偉璿的創意故事,依然是搞笑版的極致表現。 這次不少孩子在劇本對話裡加上引號,將故事和劇本形式混淆了,還好閱讀樂園一的內容是劇本,到時候可以再加強指導。 網路相簿:橘化為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