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自這裡=>http://blog.ilc.edu.tw/blog/blog/868/trackbacks/59769
電子白板的替代品
全新的正體中文 WordPress 網誌 宜蘭部落格教育平台 網站
引用自這裡=>http://blog.ilc.edu.tw/blog/blog/868/trackbacks/59769
電子白板的替代品
星期一參加了一個公聽會
主題是討論十二年國教之前的免試升學
現場有兩位記者(聯合報和自由時報)
[@more@]
我想主辦單位辦公聽會的目的
是希望社會大眾對免試升學的草案提出不同看法及建議
希望讓這個辦法更完善
發言的人還滿踴躍的
我也發表了一個問題
其實關心教育的人很多
如何聚焦,討論出一個共同努力的方向
是政府單位需努力的
整場聽下來,人文國中小、慈心國中小的老師們非常關心教育政策,反而偏離了主題
國中校長及主任們比較關心如何輔導學生適性升學
家長們在乎成績計算方法
……
如果,我們學區的家長能更關心孩子們就好了
想知導報紙寫了些什麼?
請看2009.04.07聯合報 宜花。教育 版
『看到孩子進入一所校園氛圍親切、老師臉上掛著笑容的學校如沐春風(那個裝有十二件禮物的牛皮紙袋讓我眼眶微紅),展現了積極學習與主動閱讀。看到我們一家暫時脫離令人沮喪不斷紛擾的社會,卸除無力感之後,心情如在桃花源安頓一磚一瓦般愉悅。看到帶一個「家」一起出遊,分工合作,每一件記憶都顯得熱鬧珍貴。看到孩子在溫暖有禮的學校變得溫暖有禮,我們在文明的社會變得文明,處於微笑社會也時時在臉上掛出微笑。』
上面這一段是簡媜寫在書裡的一段話。
[@more@]很多人,尤其是具有教師身份的人,一開始都把焦點放在書中所說的「十二樣見面禮」,並且覺得「哇!好棒的方法,我也可以用在我的學生身上!」這當然是很棒的一件事,想想會有多少孩子受惠。
不過,這本書讓我感受最深的,並不是如何用不一樣的手法教導學生,而是我從書裡,真實地感受到了一個母親的憂,對於子女所接受的教育,對於我們所處環境的憂心。本書的後半,作者十分認真的考慮,是否讓姚頭丸繼續留在美國,或是回台灣,真的很掙扎啊。就像我為自己小孩未來的教育規畫時所要面臨決擇時,該如何決定才是對他最好的呢?
我是一個老師,我的小孩5歲多了,教育的問題開始逼著我們思考未來。很羨慕某些國家的教育制度,對我們自己的環境多所抱怨甚至不滿,這是很多家長心裡的聲音,我也很想說「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我們自己的努力也不差啊!」但是~~~~~新聞節目裡仍不時出現某些不利於教育的報導,我覺得大部分的報導對老師是不公平的。家長們對學校、對老師的誤解,對孩子們的學習真的有利嗎?
雖然背景環境,我們無法和美國相比。但我覺得當一個老師,教育學生的目標與對學生的期望總是少不了的。這本書應該看,尤其是作育英才的老師們,家長們更應該看。我們期待孩子們將來以什麼樣的姿態展開他們的人生,我們希望孩子們以何種心情面對這個世界,關鍵在於教育,我們為孩子做了多少!
註:2007.12.19原發表於iReading愛閱讀網站閱讀分享
註:書名: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一個小男孩的美國遊學誌
作者:簡媜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07/05
網站介紹:iReading愛閱讀http://www.ireading.cc/
『iReading愛‧閱讀』網站的自我簡介:『iReading愛‧閱讀』希望透過簡單網路介面,鼓勵大家擁有自己的線上書房,最想推廣的不只是傳遞閱讀的觀念,而是一個更開放的心態與沒有界限的知識平台 ,來邀請大家分享讀後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