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作者:簡媜

雖然背景環境

我們無法和美國相比

但我覺得當一個老師

教育學生的目標與對學生的期望總是差不了多少

這本書應該看

尤其是作育英才的老師們

家長們也應該看

我們期待孩子們將來以什麼樣的姿態展開他們的人生

我們希望孩子們以何種心情面對這個世界

關鍵在於教育………

[@more@]

“吸引人”的談話

好的話語不只讓人抓住思想的精義,那美麗的語言原型,也讓人深受感動、牢牢記住。

[@more@]

最近買了一本書,正在閱讀中

蔡穎卿–廚房之歌

她的前一本書–媽媽是最初的老師

讀著這些文章,總是讓我對照著自己照顧小孩,甚至是對待學生時,是否有如此的耐心與溫柔呢?

內文的文章是在蔡穎卿的部落格轉過來的

文中談到"吸引人"的言語,如何地讓人印象深刻且受益

這不正好是我們為人父母、為人師應該努力的方向

【9月21日中時浮世繪蔡穎卿專欄在給予孩子一種教育的時候,我們很難不去想「栽種」與「收穫」的關係。所以,檢視大孩子的語言品質與習慣,成了教養小小孩最好的參考依據。

大女兒上大學後曾告訴我,她的一位室友講話非常吸引人,我想知道她所謂的「吸引人」是什麼意思?她說──不隨便講話,但是每次說的話總是很有內容、用辭很生動、條理很清楚,讓人一聽就覺得是經過很好的整理。
談吐吸引人使年輕人處事更有自信,但是這種能力是如何培養而成的?我想大家都會感到好奇。

在女兒與室友分享這些心得時,那來自亞特蘭大的同學說,她的父母從小就非常注意家裡孩子的語言習慣。晚餐全家一起談話時,時常提醒他們,陳述的事情要經過思考、表達要清晰、要習慣讓自己說的話「合情合理」。

同樣被動人的語言所吸引的孩子,還有剛升上高三的小女兒。她好幾次跟我提到,藝術史老師有多麼擅長使用語言。她講起每一件畫作或藝術品時,那些完整的陳述總是直接鐫入自己的腦中。好幾個同學也都不約而同地提起,當他們去參加大學預修課程考試的時候,老師在課堂上說的話,一字不變地在他們的耳邊響起。

從這些孩子的經驗中讓人歸納出一個結論,好的話語不只讓人抓住思想的精義,那美麗的語言原型,也讓人深受感動、牢牢記住。

如果我們從收穫的角度來思考該如何栽種,為孩子做出好的言談典範,顯然是最重要的一項工作。

也許從今天起,我們學著用溫良的態度,對孩子說內容有益、精確正向的話語;克制繁言贅語、一起磨練好的說話習慣。很快地,我們就會看到家庭的語言品質漸漸在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