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_3-1-1_1125-1129幸福婚姻季【特質小棧】家庭教育融入綜合活動領域課程教學成果

學校名稱:壯圍國中

四季主軸:幸福婚姻

辦理日期:102.11.25-11.29

活動主題:特質小棧

參加對象:九年級學生

舉辦地點:壯圍國中各班教室

家庭教育內涵:預備建立家庭

能力指標:I-3-4-1 瞭解約會、婚姻、家庭等關係的發展。

參加人數: 233 人

活動簡述說明:

透過融入教學,協助學生認識性別角色,檢視自我於情感關係中的性別刻板印象,分析性別刻板情感表達方式對異性交往的影響,學習適切的表達情感與溝通;釐清自我的性別角色,學習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限制。

成果照片

 5 6

 1 10

102_3-1-1_1125-1129幸福婚姻季【特質小棧】家庭教育融入綜合活動領域課程設計

教材來源

自編

設計者

楊曉萍

參考資料

  1. 電子郵件:霸王女友ppt、我就是喜歡這樣的你ppt
  2. 高心藝(2005) 。「亞當遇上夏娃?¡X談兩性特質」教案。團體輔導工作資訊網 http://guidance.ncue.edu.tw/material35.shtml
  3. 白秀玲(2006)。兩性關係與性別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頁54-55。

主題單元

青澀戀曲

實施年級

九上

教學時間

3節

單元名稱

特質小棧

學習目標

  1. 認識性別角色,檢視自我於情感關係中的性別刻板印象。
  2. 分析性別刻板情感表達方式對異性交往的影響,學習適切的表達情感與溝通。
  3. 釐清自我的性別角色,學習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限制。

評量重點

  1. 說出自己對於性別角色的看法。
  2. 找出性別刻板的情感表達方式。
  3. 說出自己的性別特質。

能力指標

家庭教育I-3-4-1 瞭解約會、婚姻、家庭等關係的發展。

綜合活動2-4-4 面臨逆境能樂觀積極的解決問題。

融入議題

家庭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壹依壹、準備活動

一、教師準備:相關影片及PPT、特質卡、N次貼、。

二、學生準備:準備課本、原子筆、色筆及分組。

貳、發展活動

一、男男女女(35’)

  1. 教師引導: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特質,依據不同特質所發展出來的性別角色也是不同的。還記得國二時你對自己特質的發現嗎?現在,我們將針對情感世界裡所需具備的性別特質進行探討,了解性別刻板印象對於情感發展的影響。
  2. 教師播放「霸王女友」、「我就是喜歡這樣的你」ppt,並請同學思考以下問題:
    1. 從ppt中看到男生及女生的特質是什麼?
    2. 這樣的特質表現和傳統對於男生及女生的角色期待有何不同?存在的刻板印象有哪些?
    3. 這樣的刻板印象對於異性交往有何影響呢?

 

 

 

 

 

 

 

 

 

 

「霸王女友」、「我就是喜歡這樣的你」ppt

二、訂做一個他/她(100’)

1. 教師說明活動方式:

(1)教師於黑板上貼上性別特質清單。

(2)各組討論理想中的男生及女生所需擁有的特質。

(3)每組推派二名一男一女的代表。

(4)各組將討論結果以N次貼寫上,並貼於所推派代表身上。

(5)一張N次貼寫上一個特質。

(6)完成後請各組代表至台上展現成果。

2. 教師帶領同學分析每組代表身上所擁有的特質,並引導同學思考以下問題:

(1)從台上的代表中,對於男生所期待的特質有哪些?(2)從台上的代表中,對於女生所期待的特質有哪些?

(3)這樣的期待和你自己理想中的他/她有何不同?為什麼?

3. 請同學於下方人形圖旁寫下自己理想中的他/她所需擁有的特質。

4. 請同學於下方人形圖旁寫下自己在異性交往過程中所需具備的特質。

5. 教師引導同學思考以下問題:

(1)理想中的情人特質比自己的特質多?少?還是一樣呢?為什麼?

(2)你對自己和對理想情人特質的期待是否存有刻板印象呢?這樣的刻板印象對彼此間的互動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3)請分析自己和理想情人有哪些特質相同?有哪些特質不同?及可能造成的影響。

三、教師總結:在異性交往的過程中,瞭解自己的特質,並尊重對方的不同,如此才能使感情穩定成長。倘若能在交往之前,清楚認識彼此特質上的差異並進行溝通,再決定交往,如此將能降低交往過程中因個性不合所產生的種種難題。

叁、結束活動

預告下次上課內容及所需攜帶的用品。

 

 

 

特質卡

N次貼

 

 

 

 

學習單

教學注意事項:

102_2-2-1_1207家長及教師家庭教育輔導課程「讀你千遍不厭倦~協助孩子探索與發現」親職教育講座計畫

宜蘭縣立壯圍國民中學102年度推展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親職教育講座實施計畫

  1. 綠由:

  由於外籍配偶父母與受本國文化教育的子女於文化養成上有所差異,親子溝通較易出現問題,對於家庭、子女學習的協助,會面臨較多困難,故辦理親子溝通與親師溝通技巧,及親子共讀技巧的課程,協助外配家長增進親職能力。

  1. 依據:101年10月26日府教課字第1010169150號函辦理。

三、目標:

(一)增進外籍配偶間的歸屬感與文化認同感。

(二)增進外籍配偶家長的親子溝通技巧。

(三)讓外籍配偶家長有較佳的親師溝通技巧。

四、對象:本校學區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家長及一般家長、教職員工

五、時間:102年12月7日星期六上午9點至12點。

六、地點:壯圍國中志學樓二樓視聽教室

七、辦理單位:

(一)指導單位:教育部

(二)主辦單位:宜蘭縣政府教育處

(三)承辦單位:宜蘭縣壯圍國民中學

八、親職教育講座流程:

日期

時間

內容

主講人

12月7日

(星期六)

08:30-09:00

報到

工作人員

09:00-12:00

讀你千遍不厭倦~

協助孩子探索與發現

秦夢眾老師

九、成效評估:

  期望本校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家長能接受親職教育,有效地陪伴孩子成長,並能配合學校教育,給于孩子必要的協助。

102_3-1-1_0826代間傳承季宣導~「歡慶祖父母節」口琴隊至竹林養護院關懷老人表演活動計畫

宜蘭縣立壯圍國民中學102年度代間傳承季宣導~「歡慶祖父母節」口琴隊至竹林養護院關懷長者表演活動實施計畫

 

壹、目的:

一、讓學生認識祖父母節的由來,體會祖父母照顧孫子女的辛勞。

二、藉由到竹林養護院關懷老人的活動,了解祖父母年老後也需要陪伴的心情。

 

貳、實施策略:

     一、出發前ㄧ週,由指導老師選定五首歌曲,口琴隊學生進行排練。

     二、安排於祖父母節隔一日至竹林養護院進行表演。

 

參、計畫說明:

ㄧ、由七八年級口琴隊學生參與此次表演活動。

二、活動實施時間:102年8月26日上午9:00-11:00

三、承辦單位:壯圍國中學務處活動組、輔導組

 

肆、經費概算:

 
 

項目

單位

單價

數量

合計

備註

車資(大型巴士)

4000 

1

4000

 

 

伍、本計畫奉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02_2-1-1_壯圍國中針對重大違規或特殊行為學生之家長或監護人及實際照顧學生之人提供家庭教育諮商或輔導個案統計

重大違規或特殊行為學生之家長或監護人及實際照顧學生之人提供家庭教育諮商或輔導個案統計(男)

個案編號

性別

諮商日期

輔導對象

輔導方式

輔導老師

輔導重點

1

102.03

母親

電訪

曾淑鈴

  1. 個案學習低落問題
  2. 拔毛症行為

2

102.04

母親

面談

曾淑鈴

  1. 家長管教方式
  2. 拔毛症行為

3

102.04

母親

面談

吳岱儒

  1. 家庭規範的建立
  2. 親子關係

4

102.04

母親

電訪

楊曉萍

  1. 家長管教方式
  2. 親子溝通

5

102.05

母親

面談

曾淑鈴

  1. 子女異性交友問題

6

102.05

阿嬤

電訪

曾淑鈴

  1. 偏差行為之管教

7

102.05

母親

電談

吳岱儒

  1. 家人關係
  2. 家庭結構改變孩子的適應問題

8

102.05

母親

面談

吳岱儒

  1. 家庭規範的建立
  2. 親子關係

9

102.05

父親

面談

楊曉萍

  1. 家長管教方式
  2. 親子溝通

10

102.08

阿嬤

面談

楊曉萍

  1. 情緒支持
  2. 社會資源提供

11

102.10

母親

電訪

楊曉萍

  1. 家長管教方式
  2. 親子關係

重大違規或特殊行為學生之家長或監護人及實際照顧學生之人提供家庭教育諮商或輔導個案統計(女)

個案編號

性別

諮商日期

輔導對象

輔導方式

輔導老師

輔導重點

1

102.03

母親

面談

曾淑鈴

  1. 拒學
  2. 家長管教方式

2

102.04

母親

電訪

曾淑鈴

  1. 家長管教方式

3

102.04

父親

電訪

曾淑鈴

  1. 家長管教方式
  2. 家人關係

4

102.05

母親

面談

曾淑鈴

  1. 子女異性交友問題

5

102.06

母親

面談

楊曉萍

  1. 親子溝通
  2. 社會資源提供

6

102.09

母親

面談

楊曉萍

吳岱儒

  1. 拒學
  2. 家長管教方式

7

102.09

母親

面談

吳岱儒

  1. 建立家庭規範
  2. 討論協助孩子上學的方式

8

102.09

母親

面談

吳岱儒

  1. 拒學
  2. 家長管教方式

9

102.10

母親

面談

楊曉萍

吳岱儒

  1. 家長管教方式
  2. 親子關係

10

102.11

母親

面談

楊曉萍

吳恩慈

  1. 拒學
  2. 討論協助孩子上學的方式

11

102.11

父母親

電訪

楊曉萍

  1. 子女異性交友問題
  2. 家長管教方式
  3. 親子關係

102_3-1-1_1112-1231幸福婚姻季宣導【遇見Mr.Right】情感教育成長小團體實施計畫

宜蘭縣壯圍國中「遇見Mr.Right」成長小團體輔導活動方案設計

 

一、 團體目標:

1.透過成長歷程的回顧,增進對自我的認識,並悅納自己。

2.藉由成長經驗的分享及討論,建構兩性和諧、尊重、平等的互動模式。

3.經由危機處理演練,增進自我保護能力,避免成為受害者或加害者。

二、指導單位:教育部、宜蘭縣政府教育局

三、主辦單位:壯圍國中學務處

四、參加對象:1.本校八、九年級有異性交往對象之女學生8-12名

2.透過各班導師篩選該班異性交往較具高危險群女生為主。

五、上課地點:資源班C教室、會議室

六、上課時間:預計102年11月12日起,每週二下午12:25-14:05,共8次,16堂。

七、實施方式:封閉式及結構式團體

八、帶領人:

Leader:楊曉萍

Co-Leader:吳岱儒

九、團體單元設計大綱(活動內容依據學員學習狀況修訂之)

次序

日期

活動名稱

單元目標

主要活動內容

時間

第一次

11/12

(二)

12:25-

14:05

緣來就是妳

1彼此認識,建立關係。

2澄清團體目標,確認成員對團體的期待。

3訂立團體規範。

1. 團員自我介紹。

2. leader自我介紹

3. 愛的約定-說明本團體主要目標,訂定團體公約。

90分

第二次

11/19

(二)

12:25-

14:05

光陰的故事

1.增進對自己原生家庭的認識。

2.說明自己成長歷程中對於異性的看法。

1.家庭樹-分享自己的原生家庭,包含成員組成,彼此互動情形。

2.經由原生家庭之觀察,說明自己對於異性的看法。

90分

第三次

11/26

(二)

12:25-

14:05

情不自禁

愛上你

1.了解自己談感情的動機。

2.認識自己目前的交往對象。

1.情不自禁愛上你-介紹自己目前或曾有過的交往對象,及其吸引你的地方。

2.開運鑑定團-透過測驗了解自己的戀愛指數。

90分

第四次

12/03

(二)

12:25-

14:05

愛情鐵達尼

1. 澄清健康異性交住觀念。

2. 學習處理分手議題。

1. 魔法電波-構思異性交往可能的組成模式,進行模擬演出。

2. 無懼的愛-針對異性交往過程中產生的衝突,思考問題解決方法。

90分

第五次

12/11

(三)

12:25-

14:05

青春三人行

1. 建構正確性知識,預防未婚懷孕。

2. 認識性病,學習預防及處理。

1. 金賽夫人時間

2. 防範我最行-討論未婚懷孕所可能帶來的風險,進行情境演練。

90分

第六次

12/17

(二)

12:25-

14:05

法中寄情

1. 了解法律相關規定,避免觸法。

2. 學習運用相關資源,保護自己。

1. 法律最前線-解讀法律條文,了解相關規定。

2. 網路停看聽-上網搜尋相關資源管道,學習運用。

90分

第七次

12/24

(二)

12:25-

14:05

我的Mr.Right

1. 嘗試構築自己未來的理想對象。

2. 說出屬於自己的真愛宣言。

1. 訂做一個他

2. 真愛宣言

90分

第八次

12/31

(二)

12:25-

14:05

真愛伴我行

1. 分享學習後的成長。

2. 了解團體中成員的改變。

3. 強化成員自我概念,增進解決困難的決心。

4. 團體結束-回饋與祝福。

1. 分享團體歷程感受。

2. 問卷回饋。

3. 頒發結業證書。

90分

102_3-1-1_1112-1231幸福婚姻季宣導【遇見Mr.Right】情感教育成長小團體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壯圍國中

四季主軸:幸福婚姻

辦理日期:102.11.12-102.12.31 共8次,16節課

團體名稱:遇見Mr.Right情感教育成長團體

參加對象:八、九年級女學生,共6人。

舉辦地點:壯圍國中資源班C教室

家庭教育內涵:預備建立家庭
能力指標:I-3-4-1瞭解約會、婚姻、家庭等關係的發展(綜合2-4-2)

帶領老師:楊曉萍老師、吳岱儒老師

團體內容簡述說明:

本團體進行目的在於預防國中階段學生因異性交往所衍生的相關問題,透過團體課程的學習,建構兩性和諧、尊重、平等的互動模式,增進自我保護能力,預防中輟。

 

成果照片

clip_image002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2[4]clip_image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