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學年度下學期親職教育座談會議程
日期 | 時 間 | 內 容 | 地 點 | 主 持 人 |
3 月 29 日 | 17:50-18:00 | 歡迎與接待 | 演藝廳 | 學生事務處 導師 |
18:00-18:50 | 技職教育宣導 | 演藝廳 | 林組長勍閬 | |
18:50-19:40 | 多元入學宣導 | 演藝廳 | 張校長雯嬌 | |
19:40-20:00 | 校長致歡迎詞暨 介紹來賓及師長 | 演藝廳 | 沈校長如富 | |
20:00-22:00 | 班親會 | 各班教室 | 導師 |
淺談102學年上路的特殊教育新課程綱要
壯圍國中 特教組 李聰謙老師
醞釀己久的特殊教育新課網,教育部已正式宣佈於102學年度正式實施。新特教課綱與目前使用課綱最大的不同,就在於「與普通教育課程接軌」的程度。
特教新課綱與普通教育的九年一貫課綱皆強調「培養學生的十大基本能力」,從檢視學生個別能力差異與課程目標間的落差,來設計適性且多元的學習內容及課程,讓每個特殊需求學生能順利融入學校與社會。
目前實施的特教課綱在88-90年訂定,當時九年一貫課綱尚未公佈,且著重在聽覺、智能、視覺、肢體等四個障礙類別,未含括目前教育現場人數眾多的學習障礙、情緒行為障礙、自閉症等類別,無法符合為普通教育接軌融入的趨勢,亦不符合目前教育現場的狀況。
若以肢體障礙課綱為例,大多以普通課程為學習目標,學生以智力正常為設定原則,並沒有考量仍屬肢障且占多數的「腦性麻痺」學生,他們常伴隨兩種障礙以上,若伴隨智力的影響卻未給予普通課程的調整,而要求他們與普通學生有同樣的表現,實在是困難;而以智能障礙為例,常未考慮學生的生理年齡需求,因此常會產生學習內容或教材呈現方式不符合生理年齡的狀況。
特教新課綱的核心理念可由四個向度來看:
一、因應融合:以普通課程為調整依據。
二、重視需求:依學生需求提供適宜課程。
三、鬆綁課程與教材:彈性調整課程能力指標。
四、強化個別化教育計畫:個別化教育計畫與課程緊密結合。
特教新課綱希望每個特殊需求學生,都能在以普通教育課程基礎下來進行學習,若能力與課程目標產生落差,才進一步思考如何調整課程,協助融入,若經由調整後學生仍無法適用,才考慮提供與普通課程差異性較大的功能性課程,以填補學生的需求缺口。
特教新課綱的實施對於在資源班(巡輔班)就讀的學生影響較小,因他們本來的學習領域就是九年一貫七大領域,另會再依學習需求給予「特殊需求」課程來協助融入普通課程;而在課程服務提供時,需考量學生能力需求對於「抽離」和「外加」模式何者較適宜,但任何課程服務的彈性調整與措施,都需經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決議及特推會審議通過後方可實施。
特教新課綱的實施對於在特教班就讀的學生影響較大,除了調整九年一貫的七大學習領域目標外,亦提供「特殊需求」課程來配合學生的個別差異,以提升學習內容的適宜度。目前校內特教班為招收混年級障別的性質,因此在安排不同年級及障礙類別課程時,需要教師事先規畫及設計,與全方位的考量,並結合不同資源及運用團隊合作,才能達到良好的目標成效。
特教新課綱的設計,不僅有助於特殊需求學生進行適性學習,也讓普通學生有更多機會認識彼此,進而付出關懷及尊重。特教新課綱的理念著重與普通班課程融合,但推行初期在實務課程及教學應用上,勢必仍有努力改善及配套修正的空間,若此核心理念能逐步落實,才能將「零拒絕、無障礙」的特教融合理念發揮到最大境界。
心智障礙生性別平等教育 從社交禮儀 教導兩性交往
文/陶瑜
青春期的心智障礙學生,性別的認知發展雖然較同儕落後,但在生理及情感上卻與一般人無異,也需要透過人際間深度且親密的連結,來獲得身心靈滿足。若基於保護而禁止他們與異性互動,將剝奪他們社會化的機會,容易使他們在缺乏友伴的孤立狀態下,形成負面的自我觀感,並阻礙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長期關係。
調查指出,心智障礙學生最常犯的兩個社交錯誤,是無法區辨「陌生人」與「朋友」、「公開」與「隱私」之間的差異,親師需要引導他們透過嘗試及練習,了解並實踐如何「在適當的地方,和適當的人,做適當的事」。
針對此點,國外學者Kempton曾在生態模式的基礎上,提出一種無威脅性的「社交圈」策略,即利用視覺提示的色彩編碼系統,將心智障礙生生活周遭所遇到的人,以不同顏色標識在一個同心圓中,幫助他們理解人際互動的共通法則,是依照關係的親疏遠近,表現出不同親密程度的行為。同心圓的層次,由內而外依序是:
1.紫色的私密圈——除非自己願意,否則沒有人可以碰觸。
2.藍色的擁抱圈——指雙方共同決定要發展長期親密關係,如夫妻。
3.綠色的接近圈——少數經自己同意後,可以藉由摸頭、輕拍肩膀來傳達情感的人,如母親、交往中的男女朋友。
4.黃色的握手圈——某些只可以握手的特定人士,如師長、同學。
5.橙色的揮手圈——見面時僅能揮手打招呼的人,如比自己年幼的孩童、社區內的鄰居。
6.紅色的陌生圈——指未曾謀面,或雖見過面但不知其姓名、不清楚對方身分的人。
當社交圈的概念建立後,親師應明確告知心智障礙學生,這六個圈雖然界線分明,但隨著認識時間的延長,人際關係可能從外圈逐漸推進到內圈,如從原本互不相識的同學,變成可以談心的好朋友;也可能從內圈被推擠到外圈,如男女朋友分手後,若雙方決定不再繼續交往,將由綠色的接近圈退到橙色的揮手圈,甚至再退到紅色的陌生圈。
另一方面,除了生理衛生及自我保護的指導,親師宜同時實施生活禮儀課程,以及交友、約會等社交技巧訓練,以便為心智障礙生日後的婚姻及親職教育作準備。
以下列舉五項常用的溝通技巧,親師可運用布偶劇及角色扮演,鼓勵心智障礙生從展現適當的言行開始,學習如何辨識面部、聲音、表情等語言及非語言社會線索,營造他人對自己的好感,並在同儕相處的過程中培養友誼。
1.打招呼時,無論男女,先喊對方的姓名或尊稱,或用點頭、微笑來代替觸摸,同時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一般人約一公尺,好朋友約半公尺)。
2.若想與異性交談,須摒棄男生喜歡運動、女生愛聊服裝等性別刻板印象,選擇彼此都感興趣的主題,輪流發言,而非自言自語,不顧對方的感受。
3.交談時應專注聆聽、姿勢端正且正視對方,勿眼神飄忽或盯著對方身體的某一部位,以示尊重。
4.想邀約異性出遊或到家中作客,應先告知師長或父母,向對方說明時間、地點及目的,並尊重對方的意願,不可強迫對方答應。
5.想結束與異性的交談時可說:「對不起,我還有事要做,下次再聊。」以避免尷尬。
總言之,從人權及社會福利的角度來看,健康的社交活動不僅能為心智障礙生帶來滿足及愉悅感,透過性別平等的知識性宣導、自信心訓練與溝通經驗的累積,也能有效促進心智障礙學生發展內在控制力,協助他們在與異性交往的過程中成為參與者,而非旁觀者,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整體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國語日報社網站(http://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spebisex.htm)
反霸凌
孩子受到霸凌時,家長該怎麼辦?
別慌張才能當孩子的靠山!兒福聯盟執行長王育敏建議,父母親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完整了解事情的經過,通盤釐清事情的始末之後,也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可以依靠、信任的對象,同時告訴孩子勇於揭發事實的重要性,取得孩子認同後,將事實報告老師或學校行政人員,讓孩子在家庭與學校方面都獲得援助,降低心理恐懼。另外,家長也要與老師共同協助輔導受害孩子,由學校的輔導室安排對孩子的心理輔導,幫助孩子排除心理陰影,並保護他免於再度受害的恐懼。而在輔導的過程中,也要教導他如何面對暴力問題的正面態度,同時告訴孩子遇事不可逃避,卻也切勿私下報復,以免釀成隱性的暴力行為。
被霸凌了該怎麼辦?
支援管道 | 處置 |
向導師、家長反映 (導師公布聯絡電話及電子信箱予學生及家長) | |
向學校投訴信箱投訴 | |
向縣市反霸凌投訴專線投訴 03-9254430 | |
向教育部24小時專線投訴 0800200885 學校專線投訴 03-9381773 | |
於校園生活問卷中提出 | 各級教育行政主管機關:每學期辦理不記名生活問卷。 學校:每年4月及10月各辦理以次記名或不記名校園生活問卷。 |
其它(警察、好同學、好朋友) | 向學校反映 |
手機危害
研究統計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長時間使用手機會增加長腦瘤的機率。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曾針對臺北、高雄市區一千多名學生做過調查,發現近半數的學生都帶著手機上學,七成擁有手機的學生都曾收過廣告簡訊或色情簡訊,也常接到詐騙電話。事實上,學生一天只和家長聯繫兩次,其餘都是用來和朋友上FB或傳簡訊。調查還發現,在日本有百分之三十五的國二生,因為使用手機網路交友,而擁有「許多父母不認識的網友」,引發更多的學生交友安全問題。部分學生甚至過度依賴手機,只要忘了帶手機,就會整天心神不寧,無法專心上課,擔心自己錯過朋友的電話或簡訊,就是所謂的「手機依賴症」。
學生常見不當使用手機狀況:
- 用手機下載播放音樂、影片;上網,失去攜帶手機本意。
- 用手機下載遊戲、玩遊戲、電動,影響課堂學習。
- 利用手機偷拍或自拍不當照片、影片。
- 傳送色情圖片、影片、不當簡訊。
- 手機依賴,影響親子正常互動。
- 遭受手機詐騙。
學校作法
學校為顧及學生身心健康與杜絕其他手機不良影響,禁止學生上學時間使用手機。家長如果在學生上學時間需要緊急聯絡,可以撥打學校電話9381773,由學校老師替您傳達;學生亦可使用學務處旁公共電話(投幣、插卡兩用),與家長做緊急聯繫。如果因為家長聯絡需要非帶手機不可,亦請孩子於放學後再開啟使用,校園內需關機並自行保管。違規使用者依學生獎懲辦法處分。
行的安全
行的安全需要家長共同叮嚀
- 禁止孩子騎乘(電動)機車。
- 騎乘機車接送孩子務必戴安全帽。
- 行政院已核定自民國100年8月1日起,小型車乘客應依規定繫安全帶。
- 騎乘腳踏車注意安全並配戴安全帽。
- 學生上下學搭乘私營九人座廂型車人數日增,導致業者超載情形嚴重,或是載送班次增加導致過早(7點以前)就把學生送到學校,容易導致安全意外事件發生。學校基於學生安全考量,建議貴家長替您的孩子審慎選擇合法交通車搭乘或由家長自行接送。
家長接送區位置圖
愛心商店分布圖
病毒性腸胃炎-認識諾羅病毒
◎認識疾病-諾羅病毒:
(一)傳染方式:
病毒性腸胃炎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如經由與病人的密切接觸(例如:透過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吃到或喝到汙染的食物或飲料。
(二)潛伏期:
諾羅病毒一般為24至48小時。
(三)可傳染期:
諾羅病毒一般在急性腹瀉停止之後48小時內依舊有傳染性。
◎預防保健
- 飯前和便後應洗手;為嬰幼兒或老年人更換尿布或處理排泄物之後,以及準備餐點之前也應洗手。
- 蔬果要清洗乾淨;避免生食生飲。
- 注意居家環境衛生。
- 新生兒餵哺母奶可提高嬰幼兒的免疫力。
◎治療照護
(一)感染病毒性腸胃炎的健康照顧:
1.補充水分及電解質,避免脫水及電解質不足。
2.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嬰兒、幼兒、兒童或老人,於同一房間遊戲或接觸,在沒有腹瀉、嘔吐之後,這種區隔應該持續至少2天。
3.病患不應為家人準備食物,在沒有症狀之後,還需要暫停2天後,才能幫家人準備食物。
4.建議在家休息,不要去托兒所、上學或上班。
(二)照顧者的注意事項:
1.照顧病毒性腸胃炎的患者之後,應該用肥皂和自來水徹底洗手,保護自己和其他健康的人。
2.清洗及消毒被嘔吐物、排泄物弄髒的床單、衣物和環境週遭,減少病毒的蔓延。
3.清洗嘔吐物或排泄物時:
(1)建議使用口罩。
(2)要戴手套,在脫下和丟掉手套後要洗手。
(3)使用隨用隨丟的紙巾或拭布來清理任何物體,並且把這些紙巾放在垃圾袋,密封後才放在垃圾桶。
(4)用熱水(>85℃)或漂白水清洗弄髒的環境,並且徹底抹乾。
預防流行性感冒 防範措施不可少
◎認識疾病-流行性感冒:
(一)傳染方式:
流感為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傳染途徑主要是透過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所產生的飛沫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尤其在密閉空間,由於空氣不流通,更容易造成病毒傳播。另外,流感病毒也可經由接觸傳染,如手接觸到污染物表面上的口沫或鼻涕等黏液,再碰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而感染。
(二)潛伏期:
典型流感的潛伏期約1~4天,一般為2天。
(三)可傳染期:
罹患流感的人,在發病前1天至症狀出現後的3-7天都可能會傳染給別人,而幼童的傳播期甚至可長達數十天。
◎預防保健及治療照護
1.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時接種流感疫苗。
2.維持手部清潔、勤洗手、咳嗽或打噴嚏後更應立即洗手、不要用手直接碰觸眼睛、鼻子和嘴巴
3.有呼吸道症狀時戴口罩,當口罩沾到口鼻分泌物時立即更換
4.生病時在家休養:
(1)有流感症狀立即就醫,並依醫囑服用藥物(藥物務必服用完,勿因症狀解除而自行停藥,以免產生抗藥性)
(2)有發燒症狀,請務必在家中休養,不上班、不上課,並避免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
一句道歉,化干戈為玉帛 倪美英老師
一位媽媽在我演講完憂心忡忡地的跑來對我說:「倪老師,怎麼辦?我兒子每天都帶著刀子,一直說要殺死他爸爸!」 如果是個妻子口中的好丈夫,那麼是什麼樣的父親,竟然讓他的兒子如此憎恨? 我請這位媽媽把他先生帶來找我。
利刃的背後
原來~ 小光在國三那年,晚自習晚了,下著大雨視線模糊的他,騎了別人的腳踏車回家,被警察以現行犯逮捕了!
爸爸接到了電話,怒氣沖沖地把綁家犬的鐵鍊解下,帶著鐵鍊直奔警局. 在警局裡他大聲對自己兒子喝斥 :你真是不要臉,竟然敢偷東西,XXX!
接著他憤怒地把那條狗的項圈,直接套在兒子的脖子上一路拖回家 !
從此之後,兒子性格大變,不斷與他惡言相向,並且刀子不離身 !
父母這樣對我們,我們也要這樣對孩子嗎?
我對這位爸爸說:你真的傷害了你的兒子了!
你想想:一個每天帶著刀子的孩子,他是多麼沒有安全感,多麼害怕呢?
我想:你應該要向他道歉!
為什麼要道歉?爸爸生氣地說. 我們以前父母這樣對我們,他們也從來沒有道歉過呀..我們為什麼要跟孩子道歉?
化干戈為玉帛,從瞭解開始
我轉頭問媽媽:你兒子喜歡什麼呢?
媽媽說:他喜歡音樂,每天都在房間大聲聽音樂。他一直說想去學吉他。
爸爸說:功課都最後一名,還學什麼吉他?
你們應該要讓他去學(不!他功課這麼差,還讓他學嗎?)
我笑著說:反正都最後一名了,讓他去做一點自己喜歡做的事也無妨吧!我舉了天王周杰倫的故事勸他.
投其所好
我又問他:請問你兒子有沒有偶像呢?
媽媽搶著回答說:有,他最喜歡孫燕姿!
我轉頭對爸爸說:我想,你應該要去買張孫燕姿演唱會門票給他。
爸爸說:那很貴耶!聽說一張票最少要三千多元!
我試著問他說:請問~你願不願意用三千元,換回孩子的心呢?
化干戈為玉帛
過了幾個月之後,小光媽媽來找我,分享了這個故事的結局
小光爸爸真的去買了演唱會門票,充滿笑意地放在孩子桌上說:
「光ㄟ!拿去啦!」(台語)
小光一看到說:爸..這是…
「孫燕姿演唱會的門票ㄟ,去台北看吧!」
小光心裡一陣感動!
就當爸爸轉身要關上房門時,他輕輕的對小光說 :
「還有,失禮啦!」
小光終於聽到這句等待很久的道歉,他放聲大哭…
過了幾天,小光也用自己的零用錢買了一張演唱會門票放在桌上給爸爸.
小光說:爸爸,我們鬥陣來台北看好嗎?
看完演唱會之後,小光的心終於安定下來了!他的成績突飛猛進,最後順利考取了理想的高中。
我想:人與人之間的可貴,不在感情最好時能有多好,而是能在最不好時仍然願意守著不願破碎的那份心意,才是真正懂得了愛。
因此,我們跟親愛的家人之間如果有了裂縫,窮盡一生也值得我們用心去修補.因為生命沒有回頭路,親情也沒有隔夜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