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1-1-2本年度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實施之時間及方式—二年級-2

宜蘭縣三民國小103年度家庭教育課程及成果

 

教學主題

感謝我的家人

教學對象

二年級

教學總節數

6節

設計者

三民國小陳綺娟老師

教學者

三民國小陳綺娟老師

設計

理念

課程設計的起緣是因為上了生活課中『家』的單元,發現可以延伸課程加入『感謝家人』的課程內容,因此利用早自習的時間進行這次的課程,首先我們先讓小朋友去想想家人對他們的付出,並練習製作小書,將家人對他們的關懷畫在小書中;接著再讓他們製作卡片及唱歌,唱出對家人的感謝。

能力

指標

1-2 透過各種媒材進行探索活動,喚起豐富的想像力,並體驗學習的樂趣。

4-1 使用合適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5-1 相信自己只要能真切的觀察、細心的體會,常可有新奇的發現。

教學

目標

1.透過在家中和家人相處,能發現家人對自己的付出。

2.能學習完成自己的繪本小書。

3.能透過欣賞去發現同學繪本小書的優異處。

4.能完成給家人的感謝卡。

5.能學會演唱─有你的地方是天堂。

6.學習改編歌詞,並上臺演唱。

 

活動流程

評量說明

(形成性、總结性、評量基規準)

一、引起動機

老師分享繪本「爸爸的33種用處」,這是一本簡單又可愛的繪本,雖然寫「用處」,但是透過繪本,可以了解家人對孩子的付出是很多的。

二、發展活動

看完繪本,老師請小朋友分享家人中哪些家人也是有「用處」的,小朋友:媽媽、阿媽、阿公、阿姨…,老師拿「媽媽」當例子,請小朋友兩兩討論寫出:媽媽的六種用處,並一一上台報告,讓同學彼此發現媽媽為了孩子所付出的辛勞有多少。

接著老師發給每位小朋友一張白紙,教小朋友摺成一本小書,讓小朋友以「○○的六種用處」做一本小書繪本。

三、綜合活動

繪本完成後,小朋友除了上台說自己的繪本,還將繪本展示在自己的桌上,讓其他小朋友欣賞,其他小朋友可以票選最棒的三位同學並說明原因。

形成性評量:

1.口頭報告~媽媽的6種好處

 

總结性評量:

評量基準1:實作小書~家人的6種好處

 

評量規準:

3分-能完成一本小書。

2分-能概略完成一本小書。

1分-無法完成一本小書。

教學紀錄、省思

我覺得這個活動很不錯,整個上課的過程也很順暢,雖然說是「用處」,但是小朋友對於家人在他們身上的用心和付出其實是看得到的,所以他們在畫小書繪本時完全不必多問,可以很快的進入狀況,文字書寫也很流暢,看到小朋友用心體會家人的愛,這也是教學的一種感動,不過錯別字依然是學生要改進的重點,小朋友的小書錯字太多了,會影響小書給人的感覺,別人看到錯字就會想去糾正,可能就不會細細的欣賞那本小書了。

 

 

教學花絮

說明:這是繪本─爸爸的33種用處。

說明:小朋友上臺說出他們所寫─媽媽的用處。

說明:滿滿的都是媽媽對他們的愛。

說明:小朋友開始創作─家人的6種用處。

說明:小朋友用心完成的作品。

說明:小朋友欣賞彼此的作品。

說明:小朋友欣賞彼此的作品。

說明:小朋友寫下他們的票選單。


 

 

活動流程

評量說明

(形成性、總结性、評量基規準)

一、引起動機

老師藉由小朋友的小書繪本,再和小朋友討論家人對他們的付出,請小朋友說說可以用哪些方式表示我們的感謝,小朋友:幫忙做家事、小卡片、送禮物…,老師和小朋友討論這些方式中哪些適合;哪些不適合,原因何在。

二、發展活動

老師請小朋友討論全班多數人最想表達的感謝方式,結果做卡片獲得多數人讚成,接著老師引導可以再有其它的感謝嗎?可不可以唱一首歌送給家人,經過小朋友的同意,老師教小朋友唱「有你的地方是天堂」。

除了學會唱這首歌,老師將歌詞挖空,讓小朋友兩兩討論進行歌詞改寫,再讓小朋友上台演唱,將他們對家人的感謝唱出來。

 

三、綜合活動

接著,老師發給小朋友材料,讓小朋友做卡片,並將完成的卡片帶回家送給家人。

形成性評量:

1.實作~感謝卡

2.作業~歌詞改寫

3.表演~有你的地方是天堂

教學紀錄、省思

小朋友做卡片很容易,可是寫卡片很難,他們雖然可以想到很多想要感謝家人的話,但是要下筆寫下來就會錯誤百出,所以他們寫完的內容都要一個一個看仔細,才能讓家人感受他們的用心。

大多數的孩子都很喜愛唱歌,所以多學習一首歌對他們來說是很開心的事,這首歌也是一首簡單、溫馨又充滿愛的歌,所以小朋友為了回家唱給家人聽,所以很積極主動的練習,常常可以聽到他們在哼唱這首歌,唱到最後,隔壁班的小朋友也學會了。

雖然小朋友愛唱歌,可是改編歌詞對他們來說好像有些難度,所以改編後的歌詞字面上的意思看起來有些奇怪,老師要花一些時間和小朋友討論,他們才能完成這項作業。因此下次的教學,我也想把歌詞改編或童詩改編加進來,讓他們有多一點學習的機會,可以動動腦發揮創意。

 

教學花絮

說明:小朋友用心的做卡片。

說明:小朋友用心的做卡片。

說明:小朋友練唱有你的地方是天堂。

說明:小朋友兩兩討論改編歌詞。

說明:小朋友兩兩討論改編歌詞。

說明:小朋友上臺演唱所改編的歌。

 

103 1-1-2本年度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實施之時間及方式—三年級-2

宜蘭縣三民國民小學103年度家庭教育課程二

學 校 名 稱

三民國民小學

教 學 者

林妗鎂

日 期

103年06月06日

年 級

時數

2小時

領 域 名 稱

彈性課程

單元主題

阿嬤當老師,學生學包粽子慶端陽

教 學 目 標

1.能專心聽阿嬤說故事。
2.能尊重每種生命帶來的意義。
3.能培養「孝順」、「感恩」的品格。

教 學 活 動

一、引起動機

*製作下午茶點心準備給家人享用。

二、發展活動

活動一:唱跳金罵無ㄤ歡迎家人來校參加活動

活動二:說出感恩的話,感謝親恩。

活動三:合唱幸福的臉,與家人一起感受幸福時刻。

三、統整活動

針對今天所上的內容,簡要的說明。(給予孩子正向積極的引導與鼓勵)

 

 

 

 

 

 

 

 

 

 

 

 

 

 

 

 

 

 

 

 

宜蘭縣三民國民小學103年度家庭教育課程二

活動成果( 四年忠班)

主題:母親節感恩活動

時間:103年05月06日 指導老師:林妗鎂

說明:我們上報了

說明: 阿嬤說繪本雷公糕

說明: 阿嬤教大家包粽子

說明:專心學,努力綁

教學省思︰端午節在家包粽子不稀奇,能請到阿嬤及媽媽們到學校教孩子們包粽子則令人嘖嘖稱
奇,現在社會隔代教養問題所見普及,於是借重阿嬤的專長,聘請阿嬤們到校教導孩子包肉粽,
親子體驗端午節節慶之感,更讓孩子學會珍惜與家人互動,增進親師生交流。 同時,讓端午節的
包肉粽不再只是紙上談兵,讓孩子實地體驗包肉粽活動的甘苦,透過動手做習得愛物惜物概念當
子齊阿嬤提著大包小包進現場時,孩子們都主動協助提重物,柏毅還說:「為了洗曬粽葉、備料
,忙了一整天,半夜還起來泡米,只為了口感更好,真辛苦。雖他不是我阿嬤,但真的心疼,我
有好好把他學起來,讓阿嬤辛苦沒白費。」當阿嬤一邊說一邊示範時,看著孩子也都徒手用心的
跟著做,只為減少失敗次數,品薰回憶說:「原來包粽子需要技巧,因要注意糯米飯會不會太滿
而脹破。」旻洋接著說:「最困難的點是要把竹葉摺成漏斗狀,但一不小心會把竹葉摺到破掉,
我就摺破了兩片,但經過其他阿嬤的指導,我也完成一顆蠻不錯的粽子。重點是因是自己完成的
,吃起來超美味的。」

 


 

 

 

103 1-1-2本年度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實施之時間及方式—三年級-1

宜蘭縣三民國民小學103年度家庭教育課程一

學 校 名 稱

三民國民小學

教 學 者

林妗鎂

日 期

103年05月06日

年 級

時數

2小時

領 域 名 稱

彈性課程

單元主題

母親節感恩活動

教 學 目 標

1.將平常在家學到的家事概念帶到學校執行甜點製作。
2.能尊重每種生命帶來的意義。
3.能培養「孝順」、「感恩」的品格。

教 學 活 動

一、引起動機

*製作下午茶點心準備給家人享用。

二、發展活動

活動一:唱跳金罵無ㄤ歡迎家人來校參加活動

活動二:說出感恩的話,感謝親恩。

活動三:合唱幸福的臉,與家人一起感受幸福時刻。

三、統整活動

針對今天所上的內容,簡要的說明。(給予孩子正向積極的引導與鼓勵)

 

 

 

 

 

 

 

 

 

 

 

 

 

 

 

 

 

 

 

 

宜蘭縣三民國小103學年度生命教育融入課程

活動成果( 四年忠班)

主題:母親節感恩活動

時間:103年05月06日 指導老師:林妗鎂

說明: 唱跳金罵無ㄤ

說明: 製作完成的下午茶點

說明: 與家人合照的模樣

說明: 獻上我們的愛心

教學省思︰五月是感恩的季節,與孩子討論如何以我們的能力,慰勞勞苦功高的母親暨家人,表達一點平常
為子女付出及照顧之恩。 在一陣七嘴八舌討論後決定,每個人錄一段「想對媽媽或家人說的話」、 準備唱跳
及帶動唱、最重要的是能動手做點心(事後決議製作「甜蜜水果茶」、「親親愛心派」) ,讓媽媽或家人們
品嘗孩子們用心及感謝之意,更強調「愛要說出來」,所以選擇五月一日(勞動節)這個天時地利均能配合的時
機,公開寶貝們對媽媽(照顧者)的愛。事先,讓孩子們分組動手製作水果茶及愛心派點心,孩子們要自己切水
果、煮紅茶及將罐頭的食物搭配自己設計的菜單,一一放到麵包上灑上起司條,放進烤箱烤,看著平時不動三
寶的孩子們,流著汗專心的備菜,還有團結合作的模樣,真感動。 祐子一邊做一邊說:「媽媽還真偉大,我
們一堆人製作愛心派就忙翻了,但媽媽是一桌菜一個人做, 還要照顧我跟妹妹,透過這活動讓我知道我是多
麼幸福!」宇岑則說:「真是體驗到阿嬤平常的辛苦 原來要完成一道菜這麼辛苦!」當把下午茶點心準備好
後,重頭戲上場,孩子們戴上自製的彩色捲捲頭套搭配媽媽圍裙躲起來為唱跳作準備,當主持人佑寧開場完,
孩子們從裡面跑出來,著實帶給大人們大大驚喜,接著播放孩子錄製愛的小語,氣氛讓人感動,在此氛圍下,
請寶貝們邀請自己的媽媽到講台上,坐上孩子們奉上愛心派及水果茶,並讓孩子對家人做全套服務的身心靈按
摩椅(媽媽聲控按摩手及寶貝訴說想對媽媽的話),當一對對媽媽坐上擁有全套服務的身心靈按摩椅時,那
種甜蜜及害羞的表情著實是一種享受,同時也因整個感恩過程太感動,使得媽媽們及孩子們都頻頻拭淚,我
想是幸福的眼淚吧!事後,邀請孩子分享過程,旻洋說:「在準備過程中,大家用的手忙腳亂,卻也還是將滿
滿的愛心完成了!當我把愛心端給媽媽時,媽媽留著淚說她好感動,讓我差點也跟著流淚。」承佑則說:「
我好開心,讓我有機會和媽媽多一點時間相處,雖然時間很短,但很滿足。」品薰:「當我把東西交到爸爸媽
媽的手裡,體會到愛的力量,更感受到他們的辛苦。」柏毅寫到:「大家為了這個感恩活動,忙進忙出更是手
忙腳亂,只為製作好吃的餐點,還苦練表演及錄製愛的感言,犒賞迎接辛苦的家人,讓參與家人感動不已,我
也明白家人平日辛苦, 學會體諒身邊的人。」文生貼心的寫著:「雖然我的父母因工作關係沒到,但我知道他
們是愛我的。」

 

 

103 1-1-2本年度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實施之時間及方式—四年級

宜蘭縣三民國民小學103學年度家庭教育融入課程

學 校 名 稱

三民國民小學

教 學 者

邱敏芝

日 期

103年11月10日

年 級

四年級

節次/總節數

4

領 域 名 稱

家庭教育融入課程

單元主題

家庭空間平面設置

能 力 指 標

社會領域

6-2-3實踐個人對其所屬之群體(如家庭、同儕團體和學校班級)所擁有之全力和所負之責任。

綜合領域

3-2-1參與各類團體自治活動,並養成負責與尊重的態度。

家政教育

4-2-2 認識自己與家人在家庭中的角色。

4-2-4 察覺家庭生活與家人關係。

4-2-5 瞭解參與家庭活動的重要性。

教 學 目 標

  1. 說出室內設計師簡易工作過程內容。
  2. 能畫出室內設計圖簡易的代表圖案。
  3. 能利用各式素材做出室內空間模型。
  4. 能欣賞他人作品。
  5. 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教 學 流 程

時間

教學資源

一、 準備活動:

(一)蒐集本日活動教材、教具資源。設計師安藤忠雄相關資訊及作品。「幸福空間」的網路影片。簡易平面設計圖和模型。

(二)老師充實有關上述幾項的知

識。

 

二、 引起動機:

分享建築設計師安藤忠雄以及幸福空間的的影片圖片。老師也有認識一個設計師,他把房子設計得很漂亮喔!藉由故事的方式認識設計房子的簡易流程(了解顧客需要>

開始製圖>做出模型>開始動工>驗收)

 

 

三、 發展活動:

(一) 問題與討論:

欣賞簡易設計圖,並說說看圖中的符號線條代表什麼

意思?

房子裡如果要變得乾淨整齊又舒服,可以用哪些方

法?

(二) 實作活動:

讓孩子規劃、思考家庭空間平面設置後,開始著手進行。首先是格局大小分配、地毯顏色佈置,最後是家具設備,並利用色紙做出立體家具。

 

 

四、 綜合活動:

欣賞同學的作品,並與大家分享表達自己的創作與經驗想法。 這個活動是在認識許多有關房子的概念之後,我們要開始挑戰成為小小室內設計師!把室內設計師的工作概念,用比較簡單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去呈現,並鼓勵引導孩子們試著做做看,尤其在製圖及模型的部份,特別需要耐心、專心、信心、和空間概念、創意發想,將之前所學空間加以應用,老師會陪伴孩子們一步一步慢慢去實踐,完成這些具挑戰性的工作,一起為孩子們加油喔!

 

 

40

分鐘

 

 

 

 

 

40

分鐘

 

 

 

 

 

 

20

分鐘

 

 

 

 

 

 

120分鐘

 

 

 

 

 

20

分鐘

 

安藤忠雄

資訊。

 

幸福空間

影片。

 

 

簡易平面

設計圖。

 

 

 

 

 

 

簡易平面

設計圖。

 

 

簡易模型

教學心得:

在看似覺得是不可能的任務之下,孩子們有了想試試看的動機,所以也決定試試看,這個活動也延續了一個禮拜,大家都完成了屬於自己的設計,孩子們都很有想法,也很

有成就感喔!

  

 


103 1-1-2本年度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實施之時間及方式—五年級

宜蘭縣三民國民小學103年度家庭教育課程

學 校 名 稱

三民國民小學

教 學 者

鄭羽捷

日 期

103年11月11日

年 級

時數

4小時

領 域 名 稱

彈性課程

單元主題

我是家事大富翁

教 學 目 標

一、瞭解家庭

(1)比較家庭成員間的角色、權利及責任

二、關懷家人

(1)使用適當的方式表達對家人愛與關懷

(2)參與家庭活動(綜合2-2-3)

三、家庭生活經營與管理

(1)瞭解並實踐家務技巧

教 學 活 動

  1. 準備活動

    每人帶一件上衣,一件外套和一條褲子,朱家故事ppt檔案

     

    1. 發展活動
  • 活動一:我是家事大富翁

1.老師先播放繪本「朱家故事」說明故事內容並提問:

◎我們每天在家中會有哪些家事要做?

◎這些家事是由誰完成?

◎家事要怎麼分配比較好?

◎我都做哪些家事?

2.每4人分成一組,討論題目並將答案寫在小白板

3.每組請一人上台報告討論的結果

4.由老師帶領大家逐一檢討題目和答案

  • 活動二:你我加佳家

1.老師說明摺衣服和摺褲子的方式,並讓大家練習,同組同學互相教導

2.老師說明摺外套的方式,並讓大家練習,同組同學互相教導

3.分組上台闖關,摺最整齊,速度最快者獲勝

4.由老師檢視大家的成果,並說明摺衣服的要點,由學生發表摺衣服感言

5.發下「家事表」的紀錄學習單,記錄自己每天幫忙多少家事

 

三、綜合活動

1.由老師統整做家事與家人間的關係,並分享網路新聞(如附件一)

2.請學生回家每天幫忙一件家事,並在家事表上簽名,之後將收來做統計

 

 

宜蘭縣三民國小103學年度生命教育融入課程

活動成果(五年級)

主題:我是家事大富翁

時間:103年11月11日 指導老師:鄭羽捷

說明: 朱家故事影片欣賞

說明:小組問題討論,寫於白板分享

說明: 練習摺衣服和褲子

說明: 進行摺衣服比賽,看誰快又整齊!

教學省思︰活動前問了許多孩子,在家裡通常是誰做家事,可以發現大多是媽媽或是家
裡的某一人為主,不過還是有少數孩子是主動幫忙分擔家事的。藉由朱家故事的影片欣
賞,讓孩子從中體會到家事若只落於一人的辛苦,家事應是由家裡的每一成員來互相分
擔才是!再來進行摺衣服比賽,看孩子們個個專心的想摺好手上的衣服,卻有的折得整
齊、有的折得亂七八糟,從中可以觀察出哪些孩子在家會幫忙作家事、哪些不會。而令
人意外的是,最後折衣服的比賽結果竟是班上一位男生勝出,看來會做家事的已經不一
定是女生了!隨著時代變遷,孩子生得少,有的家長回家告訴孩子你不必幫忙做家事,
只要把你的功課寫好就好,這樣的結果養出了許多小公主、小王子,寵愛過度,會使得
孩子個性驕縱,也喪失許多生活的自理能力,不免發人深省…。因此,希望透過此課程
能建立孩子對於「做家事」的正確觀念,並知道自己身為家中一份子該盡的責任。

 

 

附件一:網路新聞稿

二成五的王子和公主 從來不做家事

更新日期:2011/05/14 09:45
記者沈育如/台北報導

明天是國際家庭日,教育部昨天公布「中小學生做家務」調查,發現有二成五的學生不會幫忙做家務,而且年紀越大,越懶得幫忙。調查還發現,家事當中,「倒垃圾」是唯一男生做得比女生多的項目,甚至有近七成學生,不會幫忙清潔家中衛浴。

問卷調查主持人、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主任周麗端表示,小學生喜歡與父母一起做家務,但到了高中階段,卻多數是由媽媽代勞,推究原因,主要是從小沒養成做家事習慣,或是父母希望以課業為重,讓高中生自然「懶得」幫忙。

周麗端表示,男女生對於「誰做家務」的看法也不一樣,女性傾向「父母和子女一起做」,但男性認為「誰有空誰就做」,而且多以「沒空」為由來逃避。

周麗端表示,從調查還發現,做家務也是「男女有別」,煮飯、飯後清理、整理衣物都是女性負責居多,但只有費力的「倒垃圾」,是唯一男生做得比女生多的項目。

即使會幫忙做家事,但周麗端指出,有近七成學生不會幫忙清潔衛浴空間,超過一半表示不會整理公共空間(客、餐廳),也不關心長輩生活,「更令人憂心的,是有二成五的學生,房間不是自己整理,連摺棉被都由家人代勞!」

周麗端表示,做家務可培養孩子責任感,學習生活技能與獲得成就感,但付出體力與機械性重複,常讓孩子卻步,她建議父母,可將家務轉化成全家活動或遊戲競賽,讓孩子從「玩樂」中養成做家務習慣。

調查也發現,學生做完家務後,最希望獲得的是稱讚與鼓勵,周麗端指出,許多父母在孩子完成工作後,會給予金錢當鼓勵,她並不反對,但不應該「論件計酬」,不應讓孩子養成「以金錢為前提」才願意幫忙。

 

 

 

 

 

 

 

 

 

 

 

 

 

家事紀錄表
姓名:

日期

家 事 項 目

簽名

日期

家 事 項 目

簽名

      
      
      
      
      
      
      
      
      
      
      
      
      
      
  • 我的心得感想:


 

103 1-1-2本年度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實施之時間及方式–六年級

宜蘭縣三民國民小學103學年度家庭教育課程

學 校 名 稱

三民國民小學

教 學 者

李坤祥

毛小格

日 期

103/10/21~103/10/24

年 級

六年級

節次/總節數

4節(160分)

領 域 名 稱

彈性學習

單元主題

我的家庭成員

教學目標

  1. 了解家庭成員
  2. 學習關懷家人的良好互動方法
  3. 培養建立良好家庭關係的能力

教 學 活 動

  1. 繪本欣賞:我的媽媽變魔術

    故事大綱:
    媽媽很厲害,她會變魔術!媽媽不是巫婆,也不是魔術師,不過,家裡有東西不見了,沒關係,找媽媽就對了!她會先念一段咒語,然後,東西就真的變出來了!風趣慧黠的繪本創作者童嘉,把孩子們常見的迷糊壞習慣,媽媽們止不住的嘮叨,轉化為更具想像力的幽默故事。延續童嘉創作裡特有的新鮮角度,大人小孩都能在她的故事裡,小小的「解放」自己。

    1. 作文指導:我的家庭

    「家」是我們從小生長地方,除了實質的硬體設施與家具外,更充滿了訴說不盡的溫馨與點點滴滴的回憶。也許是兄弟姐妹吵架時爭得面紅耳赤的情景;也許是中秋節全家烤肉時的歡樂情趣;也許是爺爺奶奶慈祥和藹的笑容;也許是爸爸媽媽平日的噓寒問暖;家的種種情景,一定深刻烙印於你的腦海中。或許難過悲傷;或許甜蜜歡愉,請將你的家庭故事寫成一篇文章。

  • 主題:我的家庭故事
  • 字數:400~600字
  • 寫作大綱:

    第一段:(開頭 約100字)描寫家庭狀況,家庭的特質,家庭成員介紹。

    第二、三段(內文 約250字)家人相處時的情形,包含有趣的、印象深刻的事件,或是令人難忘的事。

    第四段(結尾 約150字)家庭存在的意義,事件的感想、收穫或是啟示。

  • 寫作技巧提示:`

(一)發揮觀察力,時刻觀察家人的一舉一動,詳加描述。

(二)下筆寫作之前先想好,完成之後多唸幾次,修改不通順及錯誤的地方。

(三)多用些修辭法,如:擬人法、誇飾、類疊、譬喻、感嘆……等。

(四)應用學過的成語,如:噓寒問暖、面紅耳赤、興高采烈、不亦樂乎、躍躍 欲 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

(五)一篇好的文章就宛如一道美味的佳餚,當你越用心將它烹調,它的味道就越吸引人,希望你能發揮腦中的創意及巧思,完成這篇文章,成為一位厲害的小作家。

 

宜蘭縣三民國小103學年度家庭教育課程

活動成果( 六年級)

主題:我的家庭成員

時間: 103/10/21~24 指導老師:李坤祥、毛小格

說明: 繪本欣賞

說明: 繪本欣賞

說明: 繪本欣賞

說明: 心得分享與討論

說明: 心得分享與討論

心得分享與討論

說明:學生實際寫作

說明:學生實際寫作

說明:學生實際寫作

教學心得:

記得小時候,「東西用完一定要放回原處」是嚴格執行的家教之一。也不知道父母
是用了什麼樣的魔法,能使一家大小都遵守。自己做了爸爸,卻怎麼就是這麼蹩腳的
無法紀律嚴明,於是小孩來要媽媽找東西的戲碼經常上演:「我又沒拿!」「你自己
的東西怎麼問我?」「東西又沒長腳又不會自己跑掉」「你放在哪裡就在那裡」……
的台詞也不知嘮叨過幾百回。現代的小孩可不是古時候的小孩,現在的父母也不像以
前的父母;不敢生小孩的大有人在,而我們這些生了小孩的,豈有不教的道理!我常
常覺得,耐心與耐力是母親的基本配備,除此之外,若是沒有一點點的幽默感,恐怕
也無法安然度過重重的考驗吧!

103 2-1-2訂定家長家庭教育諮商輔導辦法

二、學生家長之家庭教育輔導。

 

2-1-2訂定家長家庭教育諮商輔導辦法

■ 是(佐證資料:請附相關辦法) □ 否

 

 

佐證資料:

宜蘭縣三民國民小學提供家庭教育諮商輔導辦法

一、依據:

   1.家庭教育法第十五條之規定。

2.本校友善校園工作計畫。

二、目的

  1.為使本校學生之家長建立正確之家庭教育觀念,增進家庭生活知能,以

    落實家庭教育諮商輔導,早期介入危機及高風險家庭,減緩家庭問題惡化。

2.對於有重大違規事件或特殊行為學生之家長或監護人,提供家庭教育諮商輔導課程,以增進其家庭教育相關知能,協助其輔導子女改善行為。

3.建立危機及高風險家庭社區預防網絡,整合區域服務資源網絡。

三、對象

本校重大違規事件或特殊行為學生之家長或監護人。

四、實施方法

全校教職員工發現有重大違規事件或特殊行為學生時,應即通知實施輔導

相關人員(導師、輔導室及輔導教師),實施輔導相關人員接獲通報後,立即通知學生家長或監護人,並依其違規情節輕重,以下列方式提供家庭教育諮商輔導。

1.以電話進行家庭教育諮商輔導。

2.運用通訊方式提供改善之建議。

3.提供相關之書面或視聽資料。

4.派員至學生家中進行家庭訪問。

5.邀請學生家長或監護人到校實施個案諮商輔導。

6.邀請學生家長或監護人參加學校提供之家庭教育課程。

7.其他適當方式。

五、社會資源運用:

1.本校提供家庭教育諮商輔導時,得結合學生家長會辦理或請其協助輔導。

2.本校為發揮家庭教育功能,預防學生有重大違規事件或特殊行為之發生及加強輔導措施,得請求醫療、衛生、社政、警察、少年輔導機關、社會團體提供協助。

3.如評估為高風險家庭則依規定通報外。

   

六、實施內容

1.本校提供家庭教育諮商輔導課程之內容及時數如附表。

2.導師就核心課程中之親子支持、互動與溝通須實施至少2小時;輔導教師就核心課程中之偏差行為與協助須實施至少2小時,其他選擇課程可由學校親職講座課程或活動鼓勵家長參加。

課 程 內 容

時數

課程類別

課程名稱

重要概念

  

核心課程

親子支持、互動與溝通

家庭支持(經濟、情感)

良好之親子互動

良好學習環境

家人溝通技巧

關懷與接納子女

至少四小時

偏差行為與協助

子女之反社會行為

學校社區資源

子女交友情形

子女自律

子女對自己之行為負責

規律之生活

選擇課程

父母之職責

親職教育

正向對待自己之子女

子女管理自我之行為

孕育良好之生活與學習環境

由本校自行彈性訂定

家庭氣氛之營造

一致與適切之管教方式

完整之家庭功能

良好親子關係

感情融洽之家庭氣氛

家庭支持方案與資源

善用傳播媒體資訊

社會支援系統

舒緩社經壓力

學校安置系統

良好之親師關係

良好之社區環境品質

社區資源

兒童與青少年身心發展

兒童與青少年發展之需求

及早發現問題克服發展障礙

子女社會適應及自我調適能力

子女瞭解自我

發掘興趣與能力

發展自我概念

挫折容忍力

良好之生活適應能力

兒童與青少年壓力與抒解

壓力管理

健康之休閒環境

關心與同理子女

問題解決能力

子女課業輔導

兒童與青少年之次文化

社會增強方法

社會行為規範

人際關係能力

學習良好之社交技巧

同儕參與

親子共學

親子共讀之培養

家庭共同學習之概念

親子共學之方式、管道

重建家庭關係

促進責任行為減少非責任行為

增加家人相處時間

傾聽與表逹

情緒管理

正向自我對話

拒絕的技巧

傾聽子女之心聲

接納子女之情緒

家庭危機處理

問題解決之能力

尋找相關團體協助

減少家庭暴力

家庭成員正確之道德觀念

婚姻諮商

   

七、資料管理:

本校將有重大違規事件或特殊行為學生資料建檔,記錄並追蹤其家長或監 

護人接受家庭教育諮商輔導情形,檔案資料必須妥善保管並保密。

   

八、本辦法奉校長核可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03 2-2-1本年度辦理家長家庭教育諮商或輔導課程

2.提供家長家庭教育諮詢或輔導課程(含活動措施及相關訊息)

2-2-1本年度辦理家長家庭教育諮商或輔導課程

佐證資料:

日期

主題

對象

地點

家庭教育內涵

實施方式

參與人數

佐證資料

103/4/21

父母應負的教育責任

本校高關懷學生家長

三民國小輔導室

親職教育

專題演講+座談

3

如表後照片

103/5/26

正向教養~愛孩子,就從瞭解她開始

本校高關懷學生家長

三民國小輔導室

親職教育

專題演講

5

如表後照片

103/06/16

情緒管理~從父母本身做起

本校高關懷學生家長

三民國小輔導室

親職教育

專題演講

4

如表後照片

103/9/12

倫理教育

本校高關懷學生家長

本校教室

倫理教育

座談會

3

如表後照片

 

 

 

103/4/21本校高關懷學生家長<父母應負的教育責任–專題演講>

 

 

 

103/5/26本校高關懷學生家長 <正向教養~愛孩子,就從瞭解她開始–專題演講>

 

 

103/6/16本校高關懷學生家長<情緒管理~從父母本身做起–專題演講>

 

103/9/12 本校高關懷學生家長<倫理教育座談會>

 

宜蘭縣家庭教育中心

103年度三民國小辦理親職教育系列計畫

壹、依據:

一、家庭教育法。

二、教育部102年12月6日臺教社(二)字第1020181270號函。

三、103年度宜蘭縣家庭教育中心工作計畫。

貳、目的:

一、推動社區家庭共學,以不同年齡階段之兒童及其父母為對象,規劃適合親子一起參與的成長課程,學習閱讀、互動、親子溝通等內容,達到全家共學的目標。

二、推動身心障礙者家庭教育,提供適合身心障者及其家屬之家庭教育活動,以增進其家人關係。

叁、辦理單位:

一、指導單位:教育部、宜蘭縣政府

二、主辦單位:宜蘭縣家庭教育中心

三、承辦單位:宜蘭縣三民國小

肆、辦理日期:103年4月至103年6月。

 

伍、辦理地點:三民國小輔導室

陸、參加對象:三民學區及社區家庭(含身心障礙者家庭)之父母、主要照顧者或親子。

柒、辦理方式:

* 4~6月每月一次,每次3小時規劃系列活動,有:專題講座、讀書會、研習、報紙上家庭生活報導……等型態,並以團體討論方式進行。

 

 

 

 

 

 

 

 

推動社區家庭共學,以不同年齡階段之兒童及其父母為對象,規劃適合親子一起參與的成長課程,學習閱讀、互動、親子溝通等內容,達到全家共學的目標。

推動身心障礙者家庭教育,提供適合身心障者及其家屬之家庭教育活動,以增進其家人關係。

捌、課程規劃及講師:

日期

主題

內容

講師

備註

04/21(一)

13:00~16:00

家長應負的責任

一、老師運用PPT分享重點

二、家庭與生活好文章分享

三、團體討論、經驗分享

張麗蕙心理師

 

05/19(一)

13:00~16:00

正向教養~愛孩子,就從瞭解她開始(上)

一、老師運用PPT分享重點

二、影片欣賞

三、團體討論、經驗分享

四、介紹下個月想討論的書籍。

蘇寶蕙

社會工作師

 

06/16(一)

13:00~16:00

情緒管理~從父母本身做起

  1. 老師運用PPT分享書籍重點

二、團體討論、經驗分享

蘇寶蕙

社會工作師

 

…………………………………………………………………………………………

親職教育研習活動報名表

學校名稱:宜蘭縣三民國小

學生班級:

學生姓名:

參加者姓名:

Ο 我願意三場均參加這次親職教育活動研習。

我只能參加其中一或兩場:

Ο 4/21(一) Ο 05/26(一) Ο 06/16(一)

 

本計畫陳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1

 

 

三民國小

103年度職教育系列計畫經費概算表

編 號

項 目

單位

數量

單價

小計

備 註

01

鐘點費

9

1600

14400

外聘講師每人每節1,600元,內聘人員每人每節800元。

02

資料印刷費

15

150

2250

核實報支

03

雜 支

1

999

999

總經費的6%編列

合計

新台幣壹 萬 柒 仟 陸 佰 肆 拾 玖 元整

各項經費支應不足時,得互相勻支。

 

承辦人:      單位主任:    會計:     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