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三民國小103年度家庭教育課程及成果
教學主題 | 感謝我的家人 | |||||||||||||||||||||||||||||
教學對象 | 二年級 | 教學總節數 | 6節 | |||||||||||||||||||||||||||
設計者 | 三民國小陳綺娟老師 | 教學者 | 三民國小陳綺娟老師 | |||||||||||||||||||||||||||
設計 理念 | 課程設計的起緣是因為上了生活課中『家』的單元,發現可以延伸課程加入『感謝家人』的課程內容,因此利用早自習的時間進行這次的課程,首先我們先讓小朋友去想想家人對他們的付出,並練習製作小書,將家人對他們的關懷畫在小書中;接著再讓他們製作卡片及唱歌,唱出對家人的感謝。 | |||||||||||||||||||||||||||||
能力 指標 | 1-2 透過各種媒材進行探索活動,喚起豐富的想像力,並體驗學習的樂趣。 4-1 使用合適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5-1 相信自己只要能真切的觀察、細心的體會,常可有新奇的發現。 | |||||||||||||||||||||||||||||
教學 目標 | 1.透過在家中和家人相處,能發現家人對自己的付出。 2.能學習完成自己的繪本小書。 3.能透過欣賞去發現同學繪本小書的優異處。 4.能完成給家人的感謝卡。 5.能學會演唱─有你的地方是天堂。 6.學習改編歌詞,並上臺演唱。 | |||||||||||||||||||||||||||||
|
活動流程 | 評量說明 (形成性、總结性、評量基規準) | |
一、引起動機 老師藉由小朋友的小書繪本,再和小朋友討論家人對他們的付出,請小朋友說說可以用哪些方式表示我們的感謝,小朋友:幫忙做家事、小卡片、送禮物…,老師和小朋友討論這些方式中哪些適合;哪些不適合,原因何在。 二、發展活動 老師請小朋友討論全班多數人最想表達的感謝方式,結果做卡片獲得多數人讚成,接著老師引導可以再有其它的感謝嗎?可不可以唱一首歌送給家人,經過小朋友的同意,老師教小朋友唱「有你的地方是天堂」。 除了學會唱這首歌,老師將歌詞挖空,讓小朋友兩兩討論進行歌詞改寫,再讓小朋友上台演唱,將他們對家人的感謝唱出來。
三、綜合活動 接著,老師發給小朋友材料,讓小朋友做卡片,並將完成的卡片帶回家送給家人。 | 形成性評量: 1.實作~感謝卡 2.作業~歌詞改寫 3.表演~有你的地方是天堂 | |
教學紀錄、省思 | ||
小朋友做卡片很容易,可是寫卡片很難,他們雖然可以想到很多想要感謝家人的話,但是要下筆寫下來就會錯誤百出,所以他們寫完的內容都要一個一個看仔細,才能讓家人感受他們的用心。 大多數的孩子都很喜愛唱歌,所以多學習一首歌對他們來說是很開心的事,這首歌也是一首簡單、溫馨又充滿愛的歌,所以小朋友為了回家唱給家人聽,所以很積極主動的練習,常常可以聽到他們在哼唱這首歌,唱到最後,隔壁班的小朋友也學會了。 雖然小朋友愛唱歌,可是改編歌詞對他們來說好像有些難度,所以改編後的歌詞字面上的意思看起來有些奇怪,老師要花一些時間和小朋友討論,他們才能完成這項作業。因此下次的教學,我也想把歌詞改編或童詩改編加進來,讓他們有多一點學習的機會,可以動動腦發揮創意。 |
教學花絮 | |
說明:小朋友用心的做卡片。 | 說明:小朋友用心的做卡片。 |
說明:小朋友練唱有你的地方是天堂。 | 說明:小朋友兩兩討論改編歌詞。 |
說明:小朋友兩兩討論改編歌詞。 | 說明:小朋友上臺演唱所改編的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