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時間:不定期
材料:國語日報、聯絡簿
實施方式:當天剪一則文章或新聞與家人有關係的,回家念讀給家長聽,分享心情及觀念,並針對該篇新聞或文章寫下三個提示及每日一問。
照片成果:
全新的繁體中文 WordPress 網站《宜蘭部落格教育平台 網站》
實施時間:不定期
材料:國語日報、聯絡簿
實施方式:當天剪一則文章或新聞與家人有關係的,回家念讀給家長聽,分享心情及觀念,並針對該篇新聞或文章寫下三個提示及每日一問。
照片成果:
學 校 名 稱 | 三民國民小學 | ||||
教 學 者 | 魏美怡 | 日 期 | 101年5月22日 | ||
年 級 | 一年級 | 節次/總節數 | 1節(40分) | ||
領 域 名 稱 | 綜合活動 | ||||
單元主題 | 我的小雞雞 | ||||
能 力 指 標 | 性別平等教育 1-1-2 瞭解自我身心狀況 2-1-1 保護自己的身體,避免受到性侵害 | ||||
教 學 目 標 | 1.認識男女生身體上的不同,並破除對男女生外表的刻板印象。 2.讓學生了解男女有別,要尊重別人,也要懂得保護自己。 | ||||
教 學 流 程 | 時間 | 教學資源 | |||
|
10分鐘
30分鐘 | 電腦 投影機 繪本花園網站 |
宜蘭縣三民國小100學年度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
活動成果(一 年 忠 班)
主題:我的小雞雞 時間: 101年5月22日 指導老師:魏美怡 | ||
說明: 詢問學生如何辨別男生和女生 | 說明:觀看繪本 | 說明: 破除學生對男女生外表的刻板印象 |
說明:比較男女生的不同 | 說明: 哪裡是隱私處? | 說明:指導學生遇到危險,如何保護自己 |
教學省思︰ 一年級的學生對於性別的認知還是比較表面性的,在上課過程中還是得一再舉例說明性別的差異不僅僅是外表,而且也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認識隱私處,並提醒孩子不舒服的碰觸都是可以拒絕的,而且教導孩子禮貌的表達自己的感受。面對危險情境,該如何反應也是學生最弱的一環,因此必須實際演練,讓孩子遇到危險情境能下意識的保護自己。 |
實施時間:101年母親節
地點:孩子們自行回家製作及設計驚喜,回饋給媽媽或阿
嬤。
實施方式:發下給阿嬤(媽)驚喜單,請孩子回去設計一個
給平常主要照顧者驚喜,並運用畫圖或寫作方式,寫下來。
照片成果:
學 校 名 稱 | 三民國民小學 | ||||
教 學 者 | 魏美怡 | 日 期 | 101年5月24日 | ||
年 級 | 一年級 | 節次/總節數 | 1節(40分) | ||
領 域 名 稱 | 綜合活動 | ||||
單元主題 | 霸凌知多少? | ||||
教 學 目 標 | 1.了解什麼是霸凌? 2.多說「請」、「謝謝」、「對不起」 | ||||
教 學 流 程 | 時間 | ||||
|
10分鐘
30分鐘 | 教學資源 |
宜蘭縣三民國小100學年度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
活動成果(一 年 忠 班)
主題:霸凌知多少? 時間: 101年5月24日 指導老師:魏美怡 | ||
說明: 玩握手遊戲 | 說明:最後大家都握著手 | 說明: 表達自己的感受 |
說明:說出在卡通~多拉A夢中,最討厭的角色是誰? | 說明: 說說看,什麼是霸凌。 | 說明:利用電子檔說繪本故事。 |
教學省思︰ 一年級的學生對於霸凌仍懵懵懂懂,但是對於霸到的人卻是很有正義感的,因此在小時候即灌輸孩子霸道的行為不可取,可以讓學生從小警惕自己的言行,而且也要引發學生的正義感,當遇到霸凌時能夠處理狀況而不被嚇到。課程中,發現一年級的孩子要多加強言語霸凌,因為他們有時候不經意中就會用言語傷害人。 |
宜蘭縣2012特殊需求兒童家庭歡慶母親節活動計畫
『新月心—慈母情』
一、 源起:
撫育孩子對父母而言是一種甜蜜的負擔,但是要撫育一個特殊孩子,父母則需要無盡的勇氣面對社會異樣的眼光與生活中數不盡的挫折、痛苦與茫然……。
為了鼓舞支持特殊孩子的家庭,新月教育基金會抱著回饋社會及支持特殊孩子家庭的心情,特別在母親節前夕與宜蘭特教資源中心合作,辦理『新月心—慈母情』活動,開闢一個表演的舞臺結合特殊兒在學校所學的才藝活動,讓宜蘭縣的特殊兒童也能秀一下,感激一路辛苦照顧,陪伴成長的父母。
二、 目的:
(一)藉由母親節溫馨節日,協助特殊兒童不畏困難的學習與表演,表達對家長照顧、陪伴的感謝。
(二)秉持回饋社會、關懷弱勢的理念,以及對特殊兒童權益的重視與愛護,做為鼓舞家長持續前進的動力。
三、 主辦單位:宜蘭縣政府教育處。
四、 承辦單位:宜蘭縣特教中心。
五、 協辦單位:國立宜蘭特殊教育學校、國立羅東高工、國立頭城家商、
宜蘭縣各國中、小學。
六、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新月教育基金會。
七、 參加表演對象:宜蘭縣各國中小學暨學前特殊需求學生。
八、 報名方式:各校表演節目單,於101年4月15日前email至eland.baby@gmail.com社工師蘇寶蕙、張祉翎。
九、 活動日期及地點:101年5月5日〈六〉下午1時30分至3時40分(暫
訂),蘭城新月老樹廣場。
十、 活動內容:除邀請本縣國中小特殊需求學生表演外,並結合環
保議題,安排有獎徵答或摸彩活動(暫訂)。
十一、 集合方式:由各校自行安排。
十二、 參加本活動之陪同老師,請各學校給予公差假。
十三、 活動流程:
活動時間 | 活動名稱 | 主持人及協同者 | 活動場域 |
13:00~13:30 | 相見歡(報到) 致贈康乃馨 | 特教資源中心 | 老樹廣場 |
13:30~13:50 | 致歡迎詞(邀請縣長夫人及教育處長) | 特教資源中心、 新月教育基金會 | 老樹廣場 |
13:50~15:00 | 感恩活動~Show一下 (各校活動表演) | 同上 | 老樹廣場 |
15:00~15:40 | 環保愛地球~ 大家一起來 (有獎徵答) | 同上 | 老樹廣場 |
15:40~ | 自由活動 | 家長 |
一、目的:
1.增進家長知能,讓即將大班升小一特殊需求孩子之家長了解孩子相關就學權益。
2.透過家長與老師彼此交流,分享教養孩子的經驗,協助孩子適應新的就學環境。
二、指導單位:教育部。
三、主辦單位:宜蘭縣政府教育處、台北榮總員山分院。
四、承辦單位:宜蘭縣特教資源中心、宜蘭縣三民國民小學、宜蘭縣玉田國民小學。
五、協辦單位:財團法人昭華教育基金會。
五、研習時間:101年03月07日(星期三)下午13:30~15:30。
六、辦理方式:專題講座。
七、研習地點:三民國小視聽教室。
八、參加對象:1.三民附幼大班升小一之學生家長。
2.三民國小及玉田國小學生家長。
九、報名方式:紙本報名或電話報名03-9882271轉90 黃素娟老師。
十、注意事項:研習會場手機請改成震動模式、避免私下聊天交談以示對講師的尊重。
十一、時間與內容:
宜蘭縣101年度特殊需求學生家長知能研習
時 間 | 課 程 內 容 | 主 持 人 | 地 點 |
13:00~13:20 | 報 到 | 工作人員 | 視聽教室 |
13:20~13:30 | 引 言 | 徐博正校長 | 視聽教室 |
13:30~14:30 | 教養新思維-學習放手 | 員榮專科醫師 | 視聽教室 |
14:30~15:30 | 家有情緒噴火龍- 如何幫助孩子適應新環境 | 員榮專科醫師 | 視聽教室 |
15:30~15:50 | 座談討論 | 相關工作人員 | 視聽教室 |
十二、講師介紹:
員榮專科醫師:待聘。
十三、經費來源:宜蘭縣101年度特殊需求學生親職教育實施計畫『家長與醫療的對話-陪伴孩子成長』。
四年級社會課帶領孩子認識傳統節慶,節慶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共同生活經驗,為了使課本生活化擴充生活經驗,再加上最近的傳統節氣—冬至,於是決定邀請家長一起到班搓湯圓,避免活動流於形式化,在活動前請學生就「冬至」瞭解討論出真正的意含,並為我們的活動取名字,旻恆說:「湯圓長得圓圓的,有團圓的意思。」映茹接著說:「我們可以大家圍成一圈,跟大家聊天,應該很溫馨吧!」在七嘴八舌情況下,終於將我們班冬至活動取了個貼切的名字「搓湯圓 話團圓」
除了取名之外,跟冬至有關的俚語:「冬節圓一吃,又擱加一歲」,問問孩子們,多一歲可以做哪些事情呢?柏志:「不只長身高,還要長智慧。」萱茹:「更孝順爸媽,少調皮搗蛋。」志勇:「幫忙作家事」我們就以此概念延伸出「幸福湯圓」,不管是搓、煮、沾、切、佈置均不假家長之手,由孩子全程佈置完成,接著準備一段貼心小語,一邊餵家人吃、一邊將感謝的話語一一說出,最後再給家人大大擁抱,表達一年來的照顧之情,從活動中讓孩子逐步體驗家人辛勞,並能反芻。
整個活動高潮迭起,首先,班上有一半的孩子是單親及隔代,意外的是當天來了10幾位家長,將教室擠得暖暖的,有很多家長是專程請假來參加,讓我們心更是暖暖的,看著孩子們忙進忙出,有的煮湯圓、有的搓湯圓、更有些努力的將煮好的湯圓傳遞到組上,專注的為「湯圓」裝飾的美侖美奐,不久一盤盤色香味俱全的「幸福湯圓」上菜了!收拾好桌上多餘的物品,接著重頭戲上場,邀請家長們一一坐到講台上,請孩子們將所準備好的「幸福湯圓」餵給家人吃,並對著他們說出心裡話,看著頻頻拭淚的家長,感受當時氣氛溫馨極了!台下仍有孩子的家長因工作忙,無法參與,為了彌補缺憾,就由老師上場,請他們餵我吃湯圓,並給他們大大的擁抱。活動結束後,請家長回饋他們均站在正向的角度給予班上孩子肯定,更能感受到老師對於教學活動用心、熱情及對孩子耐心展現
,事後邀請孩子們回饋對於「搓湯圓 話團圓」此活動心得:思妤說「好感動,因為可以透過這個活動把對爸爸的感謝給說出來!」妧芸:「活動準備的很累、很忙因我們犧牲好多下課時間,但相當值得,經過這個活動讓我更瞭解冬至真正的意義。」若慈:「雖然我的家人都沒到,但我看到我們煮湯圓大家都吃得很開心,就覺得很不錯。」
葛琦霞老師說:「體驗是寫作的第一步」,讓孩子能將此次體驗活動過程及感想透過文字寫下,於是將活動照片準備12張,印於A4紙上,請孩子從中選4張剪下貼在作文紙上,並完成創作。
用感恩心、回饋親恩~製作「嘴裡甜甜、心理綿綿」之御飯糰
五月是感恩的季節,與孩子討論如何以我們的能力,慰勞勞苦功高的母親們,表達一點她們為子女付出及照顧之恩。經過激烈的討論後決定,除用小小卡片寫下「想對媽媽說的話」、最重要的是能動手做點心(事後決議製作「御飯糰」),讓媽媽們品嘗孩子們用心及感謝之意,更強調「愛要說出來」,所以選擇五月一日(勞動節)補假的這個天時地利均能配合的時機,公開四孝寶貝們對媽媽(照顧者)的愛。
當天的流程為寶貝們家長一到,全班要有精神的說:「母親節快樂」,一邊動手製作「嘴裡甜甜、心理綿綿」之御飯糰,當御飯糰DIY告一個段落後,請寶貝們邀請自己的媽媽到講台上,坐上擁有全套服務的身心靈按摩椅(媽媽聲控按摩手及寶貝訴說想對媽媽的話),紓解做家事及嘮叨的辛勞。
我們著手秘密在校寫感恩話語,請孩子回家邀請媽媽到校參與活動,想不到當天好多家長共襄盛舉,當天孩子們興奮的用生澀手法畫黑板、佈置教室、七手八腳想將御飯糰努力擠壓包裹成形的模樣,及想為媽媽打造獨一無二合媽媽味口的御飯糰,縱使臉上沾滿了飯粒手上油膩膩,孩子們都盡心盡力表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當一對對媽媽坐上擁有全套服務的身心靈按摩椅時,那種甜蜜及害羞的表情著實是一種享受,同時也因整個感恩過程太感動,使得媽媽們及孩子們都頻頻拭下,我想是幸福的眼淚吧!事後,邀請孩子分享過程,妤珊說:「平常我說不出的話,在當時我都說出來,真的很感動。」宣暄:「很害羞,因為第一次在公開場合跟媽媽抱在一起,不過感覺還真不錯。」佳容:「我伯母從沒來過學校,她這次為了我特地趕來,我覺得她們是很重視我,雖然我的媽媽不在身邊,也感到很幸福。」透過體驗活動深化孩子柔軟、感恩的心,期盼經過此次母親節感恩活動「用感恩心、回饋親恩」達到良善親師溝通及孩子更懂得感恩回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