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三民國民小學103年度家庭教育課程
學 校 名 稱 | 三民國民小學 | ||
教 學 者 | 鄭羽捷 | 日 期 | 103年11月11日 |
年 級 | 五 | 時數 | 4小時 |
領 域 名 稱 | 彈性課程 | ||
單元主題 | 我是家事大富翁 | ||
教 學 目 標 | 一、瞭解家庭 (1)比較家庭成員間的角色、權利及責任 二、關懷家人 (1)使用適當的方式表達對家人愛與關懷 (2)參與家庭活動(綜合2-2-3) 三、家庭生活經營與管理 (1)瞭解並實踐家務技巧 | ||
教 學 活 動 | |||
1.老師先播放繪本「朱家故事」說明故事內容並提問: ◎我們每天在家中會有哪些家事要做? ◎這些家事是由誰完成? ◎家事要怎麼分配比較好? ◎我都做哪些家事? 2.每4人分成一組,討論題目並將答案寫在小白板 3.每組請一人上台報告討論的結果 4.由老師帶領大家逐一檢討題目和答案
1.老師說明摺衣服和摺褲子的方式,並讓大家練習,同組同學互相教導 2.老師說明摺外套的方式,並讓大家練習,同組同學互相教導 3.分組上台闖關,摺最整齊,速度最快者獲勝 4.由老師檢視大家的成果,並說明摺衣服的要點,由學生發表摺衣服感言 5.發下「家事表」的紀錄學習單,記錄自己每天幫忙多少家事
三、綜合活動 1.由老師統整做家事與家人間的關係,並分享網路新聞(如附件一) 2.請學生回家每天幫忙一件家事,並在家事表上簽名,之後將收來做統計 |
宜蘭縣三民國小103學年度生命教育融入課程
活動成果(五年級)
主題:我是家事大富翁 時間:103年11月11日 指導老師:鄭羽捷 | |
說明: 朱家故事影片欣賞 | 說明:小組問題討論,寫於白板分享 |
說明: 練習摺衣服和褲子 | 說明: 進行摺衣服比賽,看誰快又整齊! |
教學省思︰活動前問了許多孩子,在家裡通常是誰做家事,可以發現大多是媽媽或是家 |
附件一:網路新聞稿
二成五的王子和公主 從來不做家事
更新日期:2011/05/14 09:45
記者沈育如/台北報導
明天是國際家庭日,教育部昨天公布「中小學生做家務」調查,發現有二成五的學生不會幫忙做家務,而且年紀越大,越懶得幫忙。調查還發現,家事當中,「倒垃圾」是唯一男生做得比女生多的項目,甚至有近七成學生,不會幫忙清潔家中衛浴。
問卷調查主持人、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主任周麗端表示,小學生喜歡與父母一起做家務,但到了高中階段,卻多數是由媽媽代勞,推究原因,主要是從小沒養成做家事習慣,或是父母希望以課業為重,讓高中生自然「懶得」幫忙。
周麗端表示,男女生對於「誰做家務」的看法也不一樣,女性傾向「父母和子女一起做」,但男性認為「誰有空誰就做」,而且多以「沒空」為由來逃避。
周麗端表示,從調查還發現,做家務也是「男女有別」,煮飯、飯後清理、整理衣物都是女性負責居多,但只有費力的「倒垃圾」,是唯一男生做得比女生多的項目。
即使會幫忙做家事,但周麗端指出,有近七成學生不會幫忙清潔衛浴空間,超過一半表示不會整理公共空間(客、餐廳),也不關心長輩生活,「更令人憂心的,是有二成五的學生,房間不是自己整理,連摺棉被都由家人代勞!」
周麗端表示,做家務可培養孩子責任感,學習生活技能與獲得成就感,但付出體力與機械性重複,常讓孩子卻步,她建議父母,可將家務轉化成全家活動或遊戲競賽,讓孩子從「玩樂」中養成做家務習慣。
調查也發現,學生做完家務後,最希望獲得的是稱讚與鼓勵,周麗端指出,許多父母在孩子完成工作後,會給予金錢當鼓勵,她並不反對,但不應該「論件計酬」,不應讓孩子養成「以金錢為前提」才願意幫忙。
家事紀錄表
姓名:
日期 | 家 事 項 目 | 簽名 | 日期 | 家 事 項 目 | 簽名 |
我的心得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