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礁溪鄉三民國小103學年上學期家庭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 |||
單元名稱 | 先左腳再右腳 | 適用年級 | 一年級 |
教學時間 | 80分鐘 | 設計者 | 李素月 |
能力指標 | 4-1-1 認識自己 4-1-2 察覺自己與家人的溝通方式 4-1-3 認識家庭的組成份子與稱 | ||
教學目標 | 1.兒童能體認親人生病的時候,需要家人細心的照料。 2.兒童能主動負責照顧年長的家人。 3.兒童能體認親情無價。 | ||
設計理念 |
| ||
教學活動 |
二、主要活動:
(一)、細說祖孫情: (1) 請小朋友有和爺爺、奶奶一起住的人請舉手? ( 2 ) 請說一說,你小時候,爺爺、奶奶幫你做過哪些事?(洗澡、餵飯、穿衣服等等。 ( 3 )請說一說,有跟爺爺、奶奶一起做過哪些事?
(二)、故事PPT觀賞—老師播放影片,請小朋友專心觀看。
我們來看看這一個故事,故事中小朋友和他的爺爺一起做了哪些事?請你們多多留意,待會兒老師會問你們。
(三)、教師提問: 故事看完了,讓我們一起來動動腦吧! (1)小包和他的爺爺一起做了哪些事?你們可以說一說嗎? (小包學走路,玩積木。去兒童樂園玩。照相。唱歌錄音。看煙火。)
( 2 ) 小包的爺爺生病了,小包的心情如何呢? (他吃不下飯,也睡不著,非常想念爺爺。)
(3) 爺爺生病後,小包如何照顧爺爺? (他玩積木給爺爺看。餵爺爺吃飯。講故事給爺爺聽。帶爺爺學走路。) (4) 小包的爺爺病好了,小包的心情會如何呢?請小朋友說一說? (非常愉快。) (5)小朋友你小時候也是接受長輩的照顧,現在你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什麼事? (打電話問候。陪他散步。幫忙穿線。幫忙看很小的字。跑腿。)
(四)、兒童討論分享 (1)在家中我能做那些幫助家人的事情 (2)畫下與家人相處的情形。 (3)分享畫作並口頭發表我與家人相處的情形。
教師歸納:
1.兒童能體認長輩生病時,需要全家人一起來照顧。兒童能回饋長輩對他的愛。珍惜與長輩相處的時光。 2.請學童在家中,就自己所能,陪伴或照顧爺爺、奶奶,體驗自己也能幫助家人的樂趣。
本單元結束※ |
宜蘭縣三民國小103學年度家庭教育融入課程
活動成果( 一 年級)
主題: 先左腳再右腳繪本活動 時間: 103.11.11 指導老師: 李素月 | ||
說明: 看完故事與老師熱烈討論老師所提出的問題。 | 說明: 老師撥放影片、孩子認真的看影片聽故事 | 說明: 孩子完成「我最棒的活動單」 |
說明: 老師介紹故事書,希望孩子看完影片後,還能取利用時間閱讀該本故事書。 | 說明: 孩子與同學分享自己會做的家事,及自己最棒的事。 | 說明: 孩子認真的完成活動單。 |
教學省思︰ 孩子對自己的父母都非常熟悉,但對父母的爸爸、媽媽就不一定熟悉,有的甚至會是陌生的。尤其是祖父母生病時,孩子甚至會感到害怕,而不敢接近。因此特過這本「先左腳再右腳」的繪本,以主角跟爺爺間的互動,及當爺爺生病後主角的心情起伏,來讓孩子去思量自己與爺爺的情況跟故事的小男孩的異同。進而讓孩子反思自己在遇到’相同情境時可以如何應對。借此來增進祖孫間的情誼,應該有良好的發展。 |
活動單 |
活動單 |
活動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