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_1-1-2_三民國小家庭教育相關教案活動+照片(四年級)
宜蘭縣三民國小101學年度家庭教育融入課程
活動成果(四 年 忠 班)
主題: 永遠的蘋果樹
時間: 102年5月30日 指導老師: 陳宜珮
| ||
|
|
|
說明:播放「蘋果樹」繪本之簡報。
| 說明:共同討論問題,學生回答。
| 說明:學生上台分享到目前為止,對父母做得最好、最令他們開心的一件事是什麼?
|
|
|
|
說明: 學生的學習單內容
| 說明:學生的學習單內容
| 說明: 教師歸納並希望學生思考要以什麼樣的「愛」去回饋父母?
|
教學省思︰
課程內容激發出孩子內心的思索,尤其是聽完故事分享之後,每個人都熱烈舉手,想要分享自己和父母之間的感情,大部分的孩子都能體會父母就像那棵蘋果樹,無怨無悔的對自己付出。學生在老師的指引下,也知道父母並沒有義務對自己這樣子,只因為愛!觀念澄清之後,學生更明白要如何對待父母。
事後的學習單回饋,能看出學生課後認真思考過這些問題,而父母的反應也相當熱烈。
|
宜蘭縣三民國民小學101學年度家庭教育融入課程
學 校 名 稱
| 三民國民小學
| ||
教 學 者
| 陳宜珮
| 日 期
| 102年5月30日
|
年 級
| 四年級
| 節次/總節數
| 2
|
領 域 名 稱
| 綜合
| ||
單元主題
| 永遠的蘋果樹
| ||
教學目標
| 培養學生體會並感恩家人,養成體貼孝順長輩的態度。
| ||
教 學 活 動
| |||
一、教學準備
教師事先準備「蘋果樹」繪本之簡報
二、主要活動
(一)老師展示一棵大樹的圖片,接著請學生發表樹的功能或對人類之貢獻。
(二)繪本欣賞與討論
1.播放「蘋果樹」繪本之簡報。
(三)問題討論
1.看完這本書後,你的第一個想法是什麼? I
2.你覺得這顆蘋果樹好像誰?為什麼?
3.從出生到現在,父母為我們做了些事?那是他們的義務嗎?
4.你的父母對你曾經有哪些要求嗎?合理嗎?如果不合理,你的反應如何?如果合理,你會達到嗎?
5.俗語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你同意這句話嗎?為什麼?
6.到目前為止,你對父母做得最好、最令他們開心的一件事是什麼?
(四)教師歸納
那棵樹,就好像我們的爸爸、媽媽,我們就好像那個小男孩,小時候,我們總是圍繞在爸爸、媽媽的周圍玩耍,漸漸地長大後,會離開父母的身邊,而且不常回來。
而且,每次回來,就是不快樂的時候,不然就是有什麼需要的時候。而父母都會把他們身上最好的、最符合我們需要的東西交給我們,這時我們總是拿了東西,轉身就走,留下渴望我們留在他們身旁的父母,凝視著漸小的背影。雖然如此,他們在心中,卻是不斷地說著「希望他會快樂,祝福他一路上順利、平安。」當我們累時,他們就仲出雙于懷抱著我們,讓我們安穩地在他們的懷中休息,不受吵鬧。我們對他們予取予求,不但如此,而且還都「美夢成真」。但是他們卻都無怨無悔,而且不求回報。
父母並沒有義務對我們這樣子。只是因為愛!我想只有愛的力量才那麼大。而我們摸摸自己的心,我們是以什麼樣的「愛」去回饋給他們呢?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動不動發脾氣?把在外受到的委屈都發洩在他們身上?當他們孤單的時候我們在哪裡?當他們需要我們時候我們在哪裡?值得大家好好思考。
三、綜合活動
(一)學習單習寫
(二)教師說一則故事:牽母親的手,
並予歸納:讓孩子了解為父母讓父母感動不用花錢,只要有心肯行動就可以o請他們回家其父(母)槌背或做一件事o並完成學習單最後之部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