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教師專業成長

4-2-1_澳花國小102年度家庭教育教師知能研習成果

家庭教育活動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澳花國小

課程名稱:家庭教育教師知能研習

上課日期:102.10.30 1300~1600

上課地點:視聽教室

課程簡述說明:

由本校家庭教育種子教師哈勇諾幹擔任講師,說明家庭教育的法規、內涵及課程設計,透過互動的討論讓與會教師能更加了解家庭教育的意涵,並可自行規劃班上的家庭教育課程。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4

clip_image006

clip_image008

 

04教師專業成長

4-2-1_澳花國小102年度家庭教育課程研習參考資料2


家庭教育

課程設計

範 圍

主 題

設計者

小一

家人的手我們都是一家人

碧華國小/彭麗琴

壹、課程設計理念:

        家庭是個體社會化的主要社會情境。個體在家庭中透過與父母的互動開始其動作技能、語言、認知、情緒以及社交技能等方面的發展,並在這些能力的展現,以及父母的回饋中,建立起自我概念及自我價值感。

         兒童時期是人生最具可塑性的階段,各個學派的人格心理學家都非常重視家庭對兒童人格發展的影響。其中家庭系統理論特別強調家庭中的人際互動及家庭結構、家庭氣氛、家庭規則等對個體行為的影響。

        壓力並非成年人的專利,兒童也會發生,不同年齡的人,有不同的壓力。只是層次不同及難予正確表達出來而已,根據研究,小學一年級(約67歲)的學生,主要壓力源來自家庭與學校。小一學生初進團體生活,可能會對一種新環境感覺害羞,但通常很快的恢復過來。同時,這時兄弟姊妹的競爭是最普遍的,亦可能對其他小朋友產生忌妒,看到人家好,而自己又無法克服,只好埋在心裡,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種壓力。

        所以這時的兒童開始對父母、老師以及其他成年人有更多的要求,弱勢得不到,或稍有延遲,期望將更強烈。表現在外的行為,可能就是團體中令人頭痛的一份子。所以,教導他們如何表達和體認,將是個重要的課題。

貳、               教學主題與目標:

1.      本單元設計主題包含:「人際溝通與表達」。課程設計是以家人溝通為單元主題,共計2節課80分鐘,目的為協助小一學生認識家庭成員,並且培養「我們都是一家人,大家應該互相照顧和幫助。」的觀念。

2.      為達成本單元教學目的,本單元採用繪本閱讀、角色扮演以及討論等方式進行教學活動。並以觀察和演練的方式,運用學習單使學生可以透過單元的教學來學習如何面對家庭溝通問題。

3. 活動一「家人的手」以規劃製作成品的方式來進行對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物進行另一角度的觀察,並於展示後進行討論。教學策略>討論教學法及價值澄清法:經由不斷的質疑與討論,批判、修正自己與他人的想法,最後再由教師適時的給予價值澄清。

 活動二我們都是一家人」:透過聆聽故事及繪本閱讀的方式討論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與手足互動中的情形或相關的案例。

教學策略>繪本閱讀:閱讀他人相關作品可引導學生對於自身的狀況產生聯想,並做出比較;而實際的狀況也讓學生較能產生同理心,減少說教的意味。

教學策略>討論教學法及價值澄清法:經由不斷的質疑與討論,批判、修正自己與他人的想法,最後再由教師適時的給予價值澄清。

參、               教學對象:

適合對象為一年級學生,此時的兒童仍較以自我為中心,但是家中可能有新生兒或年幼弟妹,自我了解與自我概念正逐步從外在特質轉變到內在特質。

肆、               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一  家人的手

活動名稱

家人的手

設計者

彭麗琴

教學時間

80分鐘

適合人數

全班

配合現有教材

翰林版一上綜合活動

能力指標

綜合活動1-1-1描述自己以及與自己相關的人事物。

家政教育3-1-2了解自己所擁有的物品並願意與人分享。

                 3-1-5察覺週遭美化生活的物品。

                 4-1-1認識自己。

活動目標

1.      透過觀察家中成員的手,瞭解幼兒的可愛和無助。

2.      透過觀察,瞭解自我的成長需經由多人的照顧和幫助,培養感謝的心,進而主動照顧家中較為幼小的手足。

活動流程及內容設計

時間

設計說明

【課前準備】請學生回家摸一摸家人的手,並將家人的「手掌畫」畫在學習單上,帶到學校。

【引起動機】「手掌畫」大展。

1.    指導學生佈置手掌畫會場,進行手掌畫大展。

2.    請學生認一認自己家人的手掌畫,並發表怎樣認出自己家人的手掌畫。

【發展活動】

一、發現手的不同感覺:

1. 徵求自願或抽籤的學生蒙上眼,再隨機和同學或師長握手,並猜測握手的對象為何人。

2. 教師利用「家人的手」學習單,請學生發表與家人握手、摸手時的感覺。

  在家中進行手掌畫時,家人的手摸起來有什麼感覺?

————————-             ——————————

3. 教師說明並協助學生整理與思考不同年齡、性別、職業的人,他們的手是否有差異及可能的原因。

  家人的手和自己的手有什麼不同?想一想,家人的手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的?

    我們可以利用手做些什麼?和爸爸媽媽們一樣嗎?為什麼我們做不到?

    弟弟妹妹們可以做的是和我們一樣嗎?為什麼?

    大家小時候也都是什麼都不會,是誰把我們照顧到現在?我們應該如何感謝他們?

二、我要謝謝你:

1.      教師請學生發表回家想對父母說的感謝話,並紀錄在「我要謝謝您」的學習單上。

2.      教師請學生思考,除了口說之外,還有什麼方式可以表達自己的感謝?為什麼?

【統整與總結】

1.教師給予鼓勵並作總結,請學生完成學習單。

 

 

 

10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5分鐘

 

 

 

10分鐘

 

 

5分鐘

配合綜合活動課程進行

 

 

 

 

 

 

重點在提醒學生發覺家人的手粗細有別

 

 

 

 

 

 

 

 

 

 

 

 

 

如果學童並非由自己父母親教養長大,則可將感謝對象改為實際教養的自己的他人

教學評量

1. 口語表達

2. 學習單

指導要點及注意事項

有些學童的家庭可能並非傳統家庭,教師上課時應注意避免刺激孩童

備註

 

活動二   我們都是一家人

活動名稱

我們都是一家人

設計者

<p style="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2pt;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class="M

04教師專業成長

4-2-1_澳花國小102年度家庭教育課程研習參考資料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可能與家庭教育相關之課程能力指標

 

                                              資料來源:嘉義大學林淑玲教授研究報告

題項

九年一貫課程中與家庭教育相關之能力指標

 

語文領域人際關係  

1

B-1-1 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

2

B-1-2 能確實把握聆聽的方法。

3

B-1-3 能聽出說話者說話的表達技巧。

4

B-2-1 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

5

B-2-2 能確實把握聆聽的方法。

6

B-3-3 能思辨對方說話的表達技巧。

7

C-1-2 能有禮貌的表達意見。

8

C-1-4 能把握說話主題。

9

C-2-1 能充分表達意見。

10

C-2-2 能合適的表現語言。

11

C-2-3 能表現良好的言談。

12

C-2-4 能把握說話重點,充分溝通。

13

C-3-1 能發揮說話技巧。

14

C-3-2 能運用多種溝通方式。

 

 

 

社會領域人類發展

 

7.生產、分配與消費

15

      7-4-2了解在人類成長的歷程中,社會如何賦予各種人不同的角色與機會。

 

社會領域環境生態

 

1.人與空間

16

      1-3-9分析個人特質、文化背景、社會制度以及自然環境等因素對生活空間設計和環境類型的影響。

 

2.人與時間

17

      2-1-1了解住家及學校附近環境的歷史變遷。

18

      2-1-2描述家族定居與遷徙的經過。

19

      2-2-1了解居住城鎮(縣市鄉鎮)的人文環境與經濟活動的歷史變遷。

20

      2-2-2認識居住城鎮(縣市鄉鎮)的古蹟或考古發掘,並欣賞地方民俗之美。

21

      2-3-1探索台灣社會制度與經濟活動的歷史變遷,並了解其價值觀念的形成。

22

      2-3-2探討台灣文化的內涵與淵源。

23

      2-3-3了解今昔台灣與亞洲和世界的互動關係。

24

      2-4-1認識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思想、文化、社會制度、經濟活動與政治興革。

25

      2-4-2了解今昔中國與亞洲、世界的互動關係。

26

      2-4-3認識世界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思想、文化、社會制度、經濟活動與政治興革。

27

      2-4-4比較人們對歷史的不同說法和不同解釋。

28

      2-4-5從演變與革命的觀點,分析歷史的變遷。

29

      2-4-6從直線前進與循環的觀點,分析歷史的變遷。

 

04教師專業成長

101_澳花國小_四-5_101年孝親教育及慶祝母親節活動成果

家庭教育宣導及研習活動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澳花國小

活動名稱:101年度孝親活動

辦理日期:101.05.10

舉辦地點:學校餐廳

參加對象:全體師生、學生家長

活動簡述說明:辦理孝親敬老活動,邀請學生家長及祖父母參加,透過活動遊戲、感人禮物、感恩卡片,擁抱家人的系列活動,讓學生了解敬愛親人及長輩的倫理,增進與家人的情感交流。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4

clip_image006

clip_image008

 

 

04教師專業成長

101_澳花國小_四-5_101年孝親教育及慶祝母親節活動計畫

本校每年皆會利用母親節的期間,辦理親職教育與感恩活動,讓學生學習感恩

週遭的親友,並能主動表達關懷之情。

宜蘭縣南澳鄉澳花國民小學辦理101年孝親楷模暨

慶祝母親節活動計畫

一、計畫緣起:為有效促進邊陲部落共識與團結,加強家庭和諧,宣揚孝親教育、增進部落互動,並提倡正當休閒活動永續部落傳統文化之傳承,藉由母親節結合學校、公所及村辦公室擴大辦理此活動。

二、計畫內容及對象:學生及母親(或隔代教養祖母、阿姨等)約136人,參加對象(含教職員、家長委員),及附幼稚園學生,人數約172位。

       內容:1、活動預計於510日下午1330-1630實施,以各班文化技藝、原住民傳統歌舞或個人技藝隨興表演等,(各班至少一個節目)。

             2、節目表演穿插學生向母親獻上康乃馨並向母親說「我愛您,母親節快樂」,進而達到孝親尊師的教育目的,發揚原住民優良傳統。

活動流程表:

 活動時間

           

      

1330-1340

長官來賓致詞及指導

 

1340-1530

班級表演

 

1540-1600

及向母親獻康乃馨

 

1600-

整理場地

 

三、本計劃奉核定後實施,如遇颱風或下雨改在社區活動中心實施。

四、活動時間:訂1015101330-1630舉辦。

五、活動地點:宜蘭縣南澳鄉澳花國小餐廳。

六、辦理單位:歡迎參辦單位派員蒞臨指導參加。

    指導單位:宜蘭縣政府

    主辦單位:宜蘭縣澳花國民小學

    協辦單位:南澳鄉公所、、陳議員孝仁、澳花村辦公室、澳花國小家長會、台電和平施工處、和平電力有限公司等。

七、經費概(預)算:如附件1

十、預期效益:

   1、有效增進部落團結共識,永續文化傳承。

   2、促進家庭和諧及幸福交流,讓愛心及尊敬長輩教育落實。

   3、提昇原住民內涵並愛惜子女,小孩藉由活動更愛父母親。

   4、提倡正當表揚活動,帶來家庭健康快樂。

   5、給邊陲弱勢部落注入一絲活水,激發孝親觀念。

 

04教師專業成長

101_澳花國小_四-4_101學年度社區大掃除計畫

本校每年都會利用歲末的時間,安排社區大掃除的活動,

讓孩子和家長共同 清潔社區環境,建立美好環境人人有

責的觀念,並讓孩子懂得愛惜居住的環境,主動維持乾

淨舒適整潔。

澳花國小101學年度社區大掃除計畫

壹、 依據

一、依據本校校務發展計畫,創造優質的校園文化與氣氛。

二、依據本校校務發展計畫,落實全面的健康與環保事項。

貳、 目標

一、學校領域課程結合社區資源,課程與生活融合。

二、教學與活動結合,引導學童體驗學以致用,透過活動課程,培養學童愛鄉愛土之情懷。

三、推展服務、環境、生活教育,培養學童愛整潔、守秩序、勤服務、惜資源的好習慣。

參、活動方式

一、活動時間:1011228日(五)(AM08:00~12:00

二、活動地點:澳花村部落。

三、參加對象:本校全體師生。

四、主辦單位:教導處。

五、協辦單位:總務處、家長會、澳花村辦公室。

肆、實施內容

一、每班利用現有的掃具(掃帚、畚斗、垃圾袋、鐵夾子),打掃、撿拾公共區域之垃圾。

二、工作分配:協請學校的愛心志工及教師將全體學生分成六組,到村子各鄰的區域進行打掃,清掃結束後,返回學校用餐。

負責區域

指導人員

備註

第一鄰

鄭青芳

上村指揮:陳虹霖

上村拍照及機動支援:尤偉安

下村指揮:鄭嘉毅

下村拍照及機動支援:顏宗聖

垃圾集中處理:田寶雄、王孝龍

第二鄰

李俐瑩

第三鄰

林淑真

第四鄰

王聖喤

第五鄰

尤明‧芭雅希

第六鄰

張育晟

學校

莎運伍幹、林蕙雯

 

 

伍、預期成效

1.培養學生正確的環境保護認知、情意與技能

2.養成學生知福感恩的態度

3.維護社區整體環境的清潔與美觀

4.塑造一個乾淨美麗的舒適學習環境

陸、本辦法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