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一我是怎樣的我?
活動名稱 | 我是怎樣的我? | 設計者 | 伍心怡 | |||
教學時間 | 40分鐘 | 適合人數 | 全班 | |||
教材 | 自編教材 | |||||
能力指標 | 綜合活動1-1-1描述自己以及與自己相關的人事物。 家政教育3-1-2了解自己所擁有的物品並願意與人分享。 3-1-5察覺週遭美化生活的物品。 4-1-1認識自己。 | |||||
活動目標 |
| |||||
活動流程及內容設計 | 時間 | 備註 | ||||
【課前準備】 人格特質卡 【引起動機】請同學試著自我介紹,在引導同學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才能完整地向人自我介紹。 【發展活動】 一、從形體上認識自己: 從形體上認識自己,包含自己的生理性別、髮型、身高、體型、外貌。 二、探索內心的自己: 探索自己擁有怎樣的人格特質並說明原因,透過向同學分享及回饋更清楚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
【統整與總結】 1.教師給予鼓勵並作總結。 |
5分鐘
15分鐘
15分鐘
5分鐘 | |||||
教學評量 |
| |||||
指導要點及注意事項 | 學生對於人格特質的了解不多,教師應適時給予指導,並事先準備一些較普遍性的人格特質讓學生參考,且應多樣化 | |||||
備註 |
活動二 我的家庭
活動名稱 | 我的家庭 | 設計者 | 伍心怡 | |||
教學時間 | 80分鐘 | 適合人數 | 全班 | |||
教材 | 自編教材 | |||||
能力指標 | 綜合活動1-1-1描述自己以及與自己相關的人事物。 家政教育3-1-2了解自己所擁有的物品並願意與人分享。 3-1-5察覺週遭美化生活的物品。 4-1-1認識自己。 | |||||
活動目標 | 1. 能描述家人給自己的感覺以及自己對家人的認識 2.能了解自己所擁有的物質生活以及愛與關懷 | |||||
活動流程及內容設計 | 時間 | 備註 | ||||
【課前準備】請學生回家訪問家人,了解家人的喜好以及和自己過去生活中最深刻的回憶。 【引起動機】導師示範如何分享訪問結果 【發展活動】 一、學生分享訪問結果。 二、我心中的家人是什麼?請學生選出兩個家人,用動物比擬,畫畫看並說說看心目中的家人像什麼動物,以及原因。 三、家庭給了我們什麼?與學生一起探索家庭給了我們什麼,從物質的需要到心靈的滿足,了解家庭給予我們無私的愛與付出,並試著將愛與溫暖分享給他人(社會上有些沒有辦法得到家庭的愛與關懷的人)。
【統整與總結】 1.教師給予鼓勵並作總結。 |
5分鐘
10分鐘 45分鐘
15分鐘
5分鐘 | |||||
教學評量 | 1.口語評量 | |||||
指導要點及注意事項 |
| |||||
備註 |
學習單一
我訪問的家人是我的___________
- 他的生日是:__________
- 他最喜歡吃的食物是:____________
- 他最喜歡的動物是:_________
- 我小時候,他最印象深刻的是:(口述)
- 如果我可以幫他實現願望,他希望我能: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座號:______
執行成果—我是怎樣的我?
學校名稱:南山國小
活動名稱:我是怎樣的我?
辦理日期:2014.11.20
舉辦地點:一年級教室
活動簡述說明:引導及鼓勵學生試著探索自我。
執行成果—我的家庭
學校名稱:南山國小
活動名稱:我的家庭
辦理日期:2014.11.20
舉辦地點:一年級教室
活動簡述說明:訪問家人結果分享及討論家庭給我們些什麼,並且能知道回饋家庭及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