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國小家庭教育課程教案
課綱主題 | 感恩五月天 | 設計日期 | 102.05.03 | |||||
課程名稱 | 母親節的由來、感恩的禮物 | |||||||
設計理念 | 希望透過主題教學活動了解母親節的由來,體會母親的辛勞,親手製作禮物卡片表達懷感恩之心,以拉近親子的距離,增加親子互動的機會,讓親子間的關係更加融洽親密。 | |||||||
教學對象 | 四年級學童 | 人數 | 8 | |||||
先備能力 | 對於母親節的致詞給予與感念母親的辛勞 | |||||||
教學時間 | 120分鐘 | |||||||
能力指標 | ||||||||
I-1-3-1熟悉如何運用個人與家庭資源(綜合2-3-1) I-2-2-1瞭解家庭如何透過分享愛、價值及傳統,來提供情感支持(健體6-1-2) II-1-2-1瞭解家庭資源的意涵 II-2-3-2瞭解家庭生活和社區的關係 II-2-4-2規劃並執行家庭休閒活動(家政4-4-5) II-2-4-1分析並反思家庭生活中的性別角色與分工(性別1-4-4) | ||||||||
課 前 準 備 | 老師 | 學生 | ||||||
1、準備母親節由來的故事 2、教師展示各種立體造型的功能性,並說明基本技法,請同學利用廢紙多加嘗 試練習,並體驗其活動內容。 材料準備 1.卡紙 2.著色用具 3.剪刀 4.膠水 5.色紙 | 1、事先了解母親節的意義與時間。 2、請學生蒐集家中的卡片、喜帖。 3、課前到文具店或書局觀賞各種造型的卡片。 | |||||||
教 學 活 動 內 容 | 時間 | 教學活動內容 | 教學資源 | |||||
40分
80分 | 【引起動機】母親節由來故事說明 1. 故事的主角是誰?(安娜) 【發展活動】 1.母親節的禮物,代表孩子的心意,有些禮物很貴重,但不一定實用;有些禮物價錢便宜,或是無形的祝福,卻包含著很深的意義。 2.中國的母親花又叫忘憂草,孩子捨棄化妝品和母親節大餐等禮物,決定送忘憂草給母親,顯示出子女最希望母親快樂忘憂,正是孝心的表現。 3.對母親愛的表達應該不是只在母親節,而是要落實在日常生活中,明白且實際的行動,加上勇於利用言語的表達,讓母親能隨時都感受到愛。 【綜合活動】 萱草-中國象徵母親的花 古時中國社會遊子在遠行前,會在母親居住的北堂前,種植萱草供母親欣賞,亮麗的花給予精神的慰藉,希望她能忘卻思子之愁,以表孝心。早在數千年前,萱草就已溶入中國的文化之中,代表忘憂,為中國象徵母親的花。 【教學評量】 給予學童發表自我想法與感恩致詞。 【引起動機】 1.老師展示立體卡片,並鼓勵學生仔細欣賞觀察,這些卡片有何不同之處? 2.老師示範一種基本結構的操作,讓學生聯想看看它像什麼? 可以變成什麼?並大聲發表。 3.老師說明不同結構的立體卡片形式、機能及製作方法和過程。 【發展活動】 1.開始製作時,注意剪刀、美工刀的使用方法。 2.學生可體驗紙張厚度,嘗試練習不同的基本結構。 3.設計卡片的造形,及決定其主題,並選擇 一種基本結構配合製作。 4.引導學生從立體結構的機能部分,衍生主題內容的趣味性,擴展想像空間。 5.考慮要運用何種材料、技法來裝飾卡片,使其更加生動活潑。 老師可提醒學生,可以應用鮮明的色彩將主題凸顯出來。 【綜合活動】 1.將製作完成的作品展示出來,供大家相互欣賞、分享。 2.欣賞他人作品的特徵和漂亮之處,亦像大家介紹自己作品的特點。 3.教師指導學生書寫信封套的格式和郵寄方法。 4.將自己製作的卡片寄予親友,傳達內心的話或邀請。 【教學評量】 1. 能否了解各種立體卡片的機能原理? 2. 是否熟練使用剪刀、美工刀…等工具? 3. 是否充分發揮想像力設計特殊造形,並用加以描繪裝飾? 4. 是否積極從事製作活動並加以完成作品? 5. 能否欣賞自己或他人創作之作品,並敘述看法? 6. 是否能正確的書寫信封套,並寄出卡片? | 圖書館內故事書
美工材料 、單槍投影機、教室內電腦 |
南山國民小學家庭教育課程成果
簡述說明:利用母親節的到來,表達對母親的感謝與摯愛,同時也利用卡片的製作來促進與家人之間的交流與感恩。 | |
成果照片1 | 成果照片2 |
成果照片3 | 成果照片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