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國小親職教育座談─品德教育宣導
講師:王孝龍組長 日期:100.3.1(二) 20:30~21:30
前言:
現在的新聞充斥著校園霸凌、網路霸凌…很多人都說著:現在的教育是怎麼了?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事實上,品德教育的落實是可以抑止問題的產生。但該如何落實、實踐,我想這應該不只是學校該去做;而是從生活當中,從家庭教育,從小做起。希望家長與我們教育人員都能一起力行。
品德教育文章:由明慧學校摘取
和孩子說反話適當嗎?
文/如真
【明慧學校】有一次,女兒體貼的行為的令人稱讚,我便語氣肯定的告訴她:「你好孝順喔!」只見她摸摸小腦袋瓜不解的說:「媽媽,我前幾天不乖惹你生氣的時候,你也說我『真孝順』,到底哪一個才是真的孝順啊?」
這話讓我跟她解釋了好一番,告訴她其中一個是媽媽沒守住心性的氣話。後來,我反思自己和孩子說話的方式,不禁一陣赧然。平時跟孩子說要做到「真」、「善」、「忍」的我,看一下自己和孩子說反話的背後,既不是「真」心話、也沒有「善」意,更沒達到心平氣和的「忍」。於是我跟孩子道歉,我說「媽媽說話的方法不對,下次不會再這樣說話了」。
是啊!小孩像一張白紙,做家長的如何說、如何做,孩子就像海綿一般的照單全收。和孩子說反話好嗎?當然不好!她會去學習大人說話不真誠的一面、刻薄的一面,這樣下去,表面看起來伶牙俐齒,反應靈活,實際上,已然失去孩童純真的一面。而當我意識到這後果時,便不再這樣和孩子對話了。
說話是一門藝術,也是一個人修養心性的體現,當我們懷抱著為對方著想的心去說話時,說出來的話語是從容的,是溫和的,是充滿善意的,那麼就容易感動對方;相反的,如果站在為己的立場來說話,話語中往往包裝著機心、矯情、憂心(怕謊言被識破),這樣不但無助於溝通,還會讓人我之間充滿權謀詭詐的氣氛,我想這樣的社會,是每個人都不樂意看見的。那麼,讓我們從自身做起,要求自己發自內心說好話,我相信即使是「忠言」,也不會「逆耳」!
品德教育從小做起
文/晨晨
【明慧學校】我上國中的女兒經常向我抱怨:大人都很勢力,對小孩總是另眼相待。我了解到底是怎麼回事,原來是女兒去商店買東西的時候,老闆看她是小孩,總會把劣質品賣給她或者只顧做大人的生意,把小孩冷落一邊。
記得我小女兒還在幼稚園的時候,有一次我們外出逛街,因為女兒口渴,我請老闆現做一杯木瓜牛奶賣給她,女兒喝了幾口就搖頭表示不喝了。我納悶的接起她手上的木瓜牛奶喝了一口,又苦又澀,簡直不堪入口,嚐起來就是那種劣質木瓜做成的,而我手上那杯木瓜牛奶也是跟同一個老闆買的,嚐起來又香又好喝。此時,不禁讓我聯想到老闆給我女兒的木瓜牛奶是用劣質品做的。
現在青少年問題層出不窮,追根究底是家長不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從小就教育他們要學尖一點,不吃虧、不讓人占便宜。我的孩子到同學家玩,都是餓著肚子回家;然而孩子的同學到我家來玩,只要超過用餐的時間,我都會讓他們填飽肚子。
古時候的人,款待客人或送別人禮物,總會把最美味的食物拿出來招待訪客或把自己覺得最好的東西送給別人;現在的人不是這樣,總會把自己不要的東西拿去給別人,好的東西自己留著享用。古時候的人注重倫理道德;現代的人注重自己的利益。
現在社會風氣的敗壞,從學校老師到家長都有責任。在物慾橫流的社會裡,學校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以課業成績來編班,把課業成績好的學生稱為資優班,課業成績不好的則變成牛頭班。從小家長及孩子就在心中下定義:好孩子一定要功課好。有幾個老師及家長真正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呢?
我最關心的是孩子的EQ,也就是情緒智商。有禮貌、守規矩、能關心別人、不自私、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孩子,才是我心目中的資優寶寶。
我們希望人間有溫情,何不從小就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呢?
結論:
舉學校的例子來說:小朋友都知道品德的美好,但往往會因為小時候的習慣未養成,而造成現在的壞習慣。學校與家庭是同等重要的,希望家長可以好的身教、言教,教導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