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日期:103.11.18
活動對象:宜蘭國小教師
活動時數:1小時
主講人:呂孟珠老師(103.07.22 參加國民小學推動家庭教育知能研習)
活動內容:家庭教育宣導及實施方式與可用資源
活動計畫
簽到名冊
校長說明家庭教育之重要性
教師研習後,回校做宣導
介紹本校家庭教育網站
全新的繁體中文 WordPress 網站《宜蘭部落格教育平台 網站》
宜蘭國小家長成長班回饋單 及簽到冊 103.11.18
主題:做個放心的父母 講師:林信德校長
* 送給的禮物:1擁抱2說話3按摩4不要被迫分離的焦慮。 許舒茜
* 孩子需要講話、抱抱、按摩。 吳淑惠
* 所有的苦是自作自受,不管現在孩子怎樣,都要覺得很好、美好的。 張美蓮
* 笑是身心最好的良藥。 蕭采幸
* 不要從小讓孩子遭受疏遠的分離,被迫分離的焦慮。 黃雅靖
* 今天上課的內容,讓我學到及提醒我在過去有一些不對的教養孩子的方法,不斷的學習,增廣見聞,改變自己是最好的成長方法。 邱麗美
* 1孩子的哭是他有需求的表現。2教養孩子是個藝術、3每個孩子成熟的時間不同,孩子還沒有準備好就把它推出去面對世界是件很殘忍的事。4被迫的獨立是童年的創傷是一輩子的安全感。5不安全感影響成年後的親密關係,無法維持長久的男女關係,無法對性伴侶做出承諾,他們人際關係很疏離。 陳惠津
* 學習是永不折舊的投資。 陳俐璇
* 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1多和孩子說話。2多多抱抱小孩。3撫摸、按摩孩子。4孩子還沒準備好前不強迫獨立、分離。
童年的不安全感會影響成年後的親密關係,人際關係也會疏離。 陳愷姮
* 常和小孩:1多講話。2擁抱。3按摩。4不要有被迫分離的焦慮。 林華茹
* 讓小孩被迫的獨立是童年的創傷,是一輩子的不安全感。 吳佩真
宜蘭國小家長成長班回饋單 及簽到冊 103.11.11
主題:做個彈性的父母 講師:林信德校長
宜蘭國小家長成長班回饋單 及簽到冊 103.11.04
主題:做個接納的父母 講師:林信德校長
性別平等教育研習活動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宜蘭縣宜蘭國小 活動名稱:性別暴力防治行動 辦理日期:103.10.08 舉辦地點:會議室 參加對象:本校教職員工 活動簡述說明:宜蘭縣蘭馨婦幼中心黃淑鈴執行長說明1979(民國68)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以下簡稱CEDAW)內涵, | |
校長主持
教師專心聆聽與討論
說明1979(民國68)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以下簡稱CEDAW)內涵
| |
教師踴躍參加 |
活動名稱: 交通安全暨保腦教育要落實在每個家庭
活動日期:103.11.11
活動對象:四年級
活動時間:1小時
活動內容:學校邀請到創世基金會黃志錩講師到校宣導交通安全暨保腦教育,透過講師精彩的講解,四年級師生獲益良多,並能將正觀念帶回家庭,且落實執行。
透過講師的解說,我們了解到在學生死亡因素中,意外事件占了55%,而其中交通事故更佔了意外事件中的66%。
我們知道交通安全與生命財產息息相關,所以當下次出門前,一定要更加注意安全喔!
由生教組代為致贈感謝狀 學生踴躍發言
學生踴躍發言
獎品—安全帽一頂
宜蘭國小家長成長班回饋單 及簽到冊 103.10.21
主題:做個 思考的父母 講師:林信德校長
* 利他是幸福的敲門磚,真誠的讚美,具體的讚賞,真的會回饋到自己,受用無窮。 朱瓊玲
* 做個覺察的父母,隨時保持高度的覺察和清醒的心,才能察覺在教養過程中的些微差異對子女的影響。 林旻潓
* 與孩子相處時是要有察覺心,要多讚美孩子的優點。 張美蓮
* 讓孩子感受到愛,才能快樂且有自信。 蕭采幸
* 1面對情緒,放慢腳步。2肯定、讚賞,肯定孩子。3跟孩子是對立場不同,不代表反對。 黃雅靖
* 教育子女時,自己的內心也要一直保持著覺知,清楚的、成熟的心理狀態來教。看孩子的角度會決定我們對孩子的方式,而我們的方式會影響孩子的表現。 周雅韻
* 利他的愛、慈悲、包容。倫理=道德。教養孩子開玩笑話和不真實話不說。多讚賞孩子。 朱智蕙
* ⊙如何提高自己的覺察力?⊙看人的角度會決定對待人的方法,對待人的態度決定對方的表現。⊙永遠保持面向陽光的方向,就會更好更有希望。 吳育如
* 過去的我常處在不知不覺得過程度過,透過天的課程,提醒我要有覺醒清醒的心,面對自己、小孩及家人及如何更提升自己。 邱麗美
* 時時覺察自己的心,學習看事情的角度,多讚賞小孩,孩子需要的是了解與關懷。 簡麗貞
* 1不要太衝動,不要受制約及習性的影響。2聽清楚每個字,留意對方的非口語訊息。3養育子女有時是不知不覺得過程。4保持高度覺察和清醒的心,才能察覺些微差異。 陳惠津
* 草木朝著陽光的方向成長,人朝著被讚賞的方向生長。 陳俐璇
* 如何覺察?用心、有耐心去聽清楚孩子說的每個字,並察覺在教養過程中些微差異對子女的影響。 陳愷姮
* 覺察如何養成步調慢一點。利他的愛是一種慈悲。 林筠淇
* 覺察情緒才能有良好的相處品質。 林華茹
宜蘭國小家長成長班回饋單 及簽到冊 103.10.28
主題:做個會善觀的父母 講師:林信德校長
* 「語言的羞辱」是對孩子的傷最大。「運動」和「閱讀」是防止大腦老化。孩子是可以多「教」不要多「考」,會有壓力。 張美蓮
* 把時間用回孩子身上,保持溝通暢通,和孩子可以建立更親密的關係。 蕭采幸
* 遇挫折是本分,順利是福份。有因才有果,忍受、感恩。遇到挫折要用平常心,本份要不抱怨,要解決,不要再更壞了。 黃雅靖
* 今天聽洪蘭教授演講的CD,感觸及收穫良多,特別是:1「運動」、「閱讀」 對孩子是最好的。2孩子問問題,父母一定要幫他解問題,而不是推忙。3帶孩子要像放風箏一樣。4教學最重要是要引發孩子的興趣及他的學習動機。 邱麗美
* 了解孩子,才是愛孩子的基礎,學會從孩子的角度看事情。 簡麗貞
* 閱讀可用有限的生命去學習無限的知識,多鼓勵孩子閱讀的樂趣。 陳俐璇
* 1教養孩子是藝術,沒有公式,每個孩子都有差異,不能套公式教,因人而異。2遊戲童年能創造快樂人生,儲備未來成就。 陳愷姮
* 當大人在購物時,大部分看的是商品,而孩子看的卻是別人的大腿,所以角度的不同,影響事情的看法。 林筠淇
* 碰到挫折是本份,順利是福份,是本份不要抱怨,是福份要感恩。 林華茹
* 道德彌補智慧的缺點,智慧無法彌補道德的空白。 吳佩真
* 教養孩子是藝術不是科學,如同「放風箏」的技巧,抓得愈緊,孩子無法放心去做事,收放的那條線,緊握但仍要放手鬆線。 吳沛儀
* 在課堂上聽了洪蘭教授的聽講,受益很多,知道了解自己的孩子才算是愛孩子,鼓勵多運動和閱讀。 洪瑞梅
* 從孩子角度看事情,要因緣觀,感恩心。 林麗玉
* 沒有教不會的孩子,是看你引導的方式對否,聆聽孩子的話語,做個懂孩子的父母,感恩一切因緣。 陳文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