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104.05.26 家長成長課程~從心扮演親職 回饋與簽到

宜蘭國小家長成長班回饋單 及簽到冊 104.05.26

* 開心,就是健康。 朱瓊玲

* 維持家庭角色的排序。讓孩子尊敬長輩;長輩尊重孩子。 蕭采幸

* 當孩子不聽話是因為父母在他心中已失去被尊敬的地位,父母要認清、接受、調整,來重新取得孩子對父母的信任。 陳俐璇

* 給予小朋友要有正確的觀念,讓他從小有好的習慣。 洪瑞梅

* 感謝校長今天教導的有關“你好嗎”的問候,更深入的問候,當我在玩的當中,覺得很好玩,是一種特別的體驗。 邱麗美

* 我的姐姐曾經告訴過我,父母就是父母,不要想和孩子做“朋友”!我怎麼想都覺得跟自己的個性不和。不過,我想,就像校長說的,像朋友是“玩起來”可以那樣, 平常該尊敬,該有的分寸不可少,我們還是可以和孩子做朋友的。 陳安琪

* 「孩子不聽話是因為父母在他心目中已失去被尊重的地位」,要找出他不尊重你的理由,才能對症下藥。「你今天好,不好」的活動很好, 可以讓我們思考好或不好的原因,讓我們活得更有自覺,更有意義 鄭淑芬

* “你今天好不好”活動很激勵人很多潛能,被迫要思考,激盪很多問題,也同時聽到不同對好的定義,在動態中大家增加了笑聲,也拉近了距離。 林玉雯

* ※要從生活中找出10個好的理由,和10個不好的理由,真不容易。※行為不糾正,小洞變大洞。※生活是一種藝術,沒有一定的規則和辦法,也沒有一定的標準。 吳育如

* 今天上課很開心。 林麗玉

* 透過問答活動的參與過程,可以聽人分享是很愉快的事,從別人的經驗也可以找到共鳴,謝謝校長和大家。 楊雅雯

clip_image002

2-2-1 104.05.19 家長成長課程~從心扮演親職 回饋與簽到

宜蘭國小家長成長班回饋單 及簽到冊 104.05.19

* 習慣:說晚安之前一定要讀一本書。 朱瓊玲

* 養成好的習慣,是可以一代傳一代。 張美蓮

* 讓孩子感受到他是被愛的,他是重要的。不要用情緒把孩子愈拉愈遠。 蕭采幸

* 1愈感受到父母的愛,孩子愈受教。2父母不把愛掛在嘴上,但一舉一動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3故是懂多少不重要,我們要的是親子共處的時間。4應該先給孩子,父母曾經有過的東西,而非刻意滿足孩子,父母當年沒有的東西。5親子共同做一件事,孩子長長久久都感受到父母陪伴的溫馨。 陳惠津

* 從幼小時培養親子看書是很重要的習慣。 林華茹

* 「穿一雙鞋,何止萬人鞋!』感恩的基礎來自心的平靜與安穩,情緒來臨時,使用方法讓自己平靜,清楚認清,情緒是有起伏,有規律,會消失的,一旦認清它會消失,情緒就不再是問題,唯有心靜,面對問題,才能不被問題打敗。 吳沛儀

* 「好習慣會成為傳家寶,壞的習慣也會一代傳一代』,所以要小心自己的壞習慣,自己不改就很容易傳給小孩。好習慣則要好好經營,傳給小孩,讓她能有好的資產在傳遞下去。 鄭淑芬

* 擔當等於能力嗎?給人舒服沒壓力也是一種力量跟能力。 許舒茜

* 我排除萬難,每天親自接送孩子上、下學,陪她做功課,陪她吃飯,聽她童言童語講著學校發生的事,讓孩子感受父母全心全意的陪伴,孩子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就不會再來。 林玉雯

* 和任何人相處,不只是和小孩,都應該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不要期待別人來幫助自己,但可感恩別人的關心。 楊雅雯

clip_image002

2-2-1 104.05.12 家長成長課程~從心扮演親職 回饋與簽到

宜蘭國小家長成長班回饋單 及簽到冊 104.05.12

* 父母親的愛,能夠使生命發光發熱,當孩子的貴人。 朱瓊玲

* 要認清生命的期待是什麼?人的麻煩是因為一直在尋找“第一因”。 張美蓮

* 看事情清楚,身心放鬆,做該做的事。 蕭采幸

* 1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福址。〈蔣中正〉2彎腰則氣不通。3平常沒有問題的孩子,是真的沒有問題嗎?4在嚴謹的品德教育下,做自我超越。5貴人:是能發現你的優點,且讓你朝優點前進。6幫助別人的心,要在自己無煩惱,無痛苦狀態下。 陳惠津

* 一切的教育,品德為基礎。 林華茹

* 現在的生活,似乎皆處在忙,壓力之下而導致許多社會問題,身為父母的我,是不是應該更正視我們的下一代,也檢視我們自己,以更開廣的心接受去改變自己。 邱麗美

* 嚴謹的品德是生命教育的基礎,才有好的人際關係,也才能有誠實、謙遜、熱忱,就能站在別人立場看問題。 吳沛儀

* 「貴人是能發掘孩子的優點,並讓它發揚光大的人」,我在教育的場所有很多基會發掘小孩的優點,期許自己能用正面的語言與態度教育不管是學校或是家裡的小孩。 鄭淑芬

*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句話真的很有哲哩,為什麼活?為何活?如何活得精彩?對家庭、對社會、對自己,有什麼貢獻?如何快樂的活?活得很有意義! 魏育嫥

clip_image002

2-2-1 104.05.05 家長成長課程~從心扮演親職 回饋與簽到

 

宜蘭國小家長成長班回饋單 及簽到冊 104.05.05

* 不論外在環境如何改變,只要內在安定,沉穩面對,就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朱瓊玲

* 緣量別人,需要自我中心要淡化。 張美蓮

* 活在當下,不要執著。 蕭采幸

* 消滅自我才能成為一位無私的人要學會尊重別人。 吳佩真

* 1原諒,好緣亮。2活在當下,不要執著,做該做的事。3病是憎恨、恐懼、自卑的元兇。4男女大不同,學會尊重。5聰明的人往往沒有智慧。6仍有自我中心的人是仍沒有智慧的人。 陳惠津

* 對孩子慈悲,就是多對孩子講些有道理的話,而不是嘮叨。 陳俐璇

* 講話必須把每一個字講清楚,聽話必須把每一個字聽清楚,因差一字,整個意思都不對,造成誤會往往只差一字。 林筠淇

* 語言暴力的傷害比肉體傷害長久,所以我們平時講話要謹慎。 林華茹

* 1活在當下,不要執著,才有「好緣亮」,一旦人有恨、氣、怨、怒產生,就會成為「囚犯」,但可以用肯定、讚美、感恩、愛來消融那個圈牢,成為自在的人。 吳沛儀

* 最近班上有幾個學生正處叛逆期,所以時常冒犯我及其他師長,他們也做了一些不好的事,讓我心情很低落,但今天聽了校長「原諒」→「好緣亮」,我想我應該找到如何輔導他們的方法了,謝謝校長。 鄭淑芬

* 原諒他人,原諒的結果就是好緣亮,活在當下,想辦法讓自己活下來,不要留戀過去的風光,歸零,沉浸心靈。 黃雅靖

* 肯定別人—-謙虛的表現。 許舒茜

* 「原諒」→「好緣亮」,「原諒人」困擾我已經超過半年有餘,今天課堂上白板上的“囚”字,點出自己好傻,但是還是不知道何時能做到原諒。 林色鳳

* 感恩校長引導,感恩同學不同問題的提問,豐富大家的智識,對忙碌的生活更有技巧性去面對及解決。 林玉雯

* 1活在當下,做該做的事,不要執著過去,緬懷過去,無法解決現況!2原諒的後面就是“好緣亮”,學會原諒,好緣就亮了。 陳文惠

* 一天至少跟孩子10分鐘對話,問問孩子今天有什麼好事?有什麼好表現?有什麼好收穫?有什麼需要幫忙? 林麗玉

* 覺得校長講話好有智慧,會讓人覺得交談起來很舒服,要多學習校長的理路,想法可以圓融一點,不要走偏。 楊雅雯

clip_image002[4]

2-2-1 104.04.28 家長成長課程~從心扮演親職 回饋與簽到

宜蘭國小家長成長班回饋單 及簽到冊 104.4.28

* 要給孩子有自決力,不可讓孩子在童年受到強烈的情緒打擊。 張美蓮

* 自決力和貢獻的機會,是一個孩子成長必須養成和滿足的條件,這兩項都必須在家庭中完成。 蕭采幸

* 任何一個孩子都需要多一些正面的經驗,對他們的未來才會有美好的經驗。 吳佩真

* 心靈的提升最終可以看到人與人之間的網絡關係,因為有你才有我,人與人是相互依存的。跳出自我意志,淡化小我,完成大我。 周雅韻

* 用 “愛”來管教孩子,給予安全感,讓孩子感受到“被重視”,並對家裡有貢獻的機會。 陳俐璇

*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自我,人與人之間是相互的網絡,走的近的緣深,走的遠的緣淺,放下心中的我,看看大家的自我,應會更自在語豁達。 許舒茜

clip_image002

2-2-1 104.04.21 家長成長課程~從心扮演親職 回饋與簽到

宜蘭國小家長成長班回饋單 及簽到冊 104.4.21

* 自我中心要變小,站在別人的立場著想,多找方法,沒有處理不好的問題。 林麗玉

* 建立一個好習慣,是從小要養成的。凡事要留空間,能寬容才能有空間。 張美蓮

* 調整心的安寧,身的安定,再慢慢的處理事情。 蕭采幸

* 凡事要留一個空間,而「寬容」是性情的空間。凡事不要以自我為中心,自我太滿則易受傷,遇挫折則不易改變。 周雅韻

* 一個好的行為建立可以很快,但一個不好得行為要改掉,卻是很困難,所以小時候建立的習慣是很重要的,我們家沒有電視可以看,從小就建立孩子好習慣了,但如果回阿嬤家,可以看電視了,就幾乎是馬鈴薯種石沙發上,電視的吸引力真的很大。改變一個行為比建立一個行為辛苦十倍,看電視需要家長陪,多去接觸大自然。 邱麗美

* 花時間陪孩子,多接觸大自然的環境,遠離暴力。發現問題實亡羊補牢永不嫌晚。 黃雅靖

* 改變習慣,會讓人很不習慣,杜絕壞習慣,亡羊補牢永遠不會太遠!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方式,所以別讓太小的孩子接觸電視。 陳文惠

* 父母陪伴孩子真的非常重要,陪伴做功課、講故事、做家事、看電視。噹忠作機會教育,讓孩子有正確的模仿觀念以及健全人格,也是好習慣養成。

 

clip_image002

2-2-1 104.04.14 家長成長課程~從心扮演親職 回饋與簽到

宜蘭國小家長成長班回饋單 及簽到冊 104.4.14

* 愛是生命的養料。 朱瓊玲

* 1修正生活中負面的語言。把“應該”改為“可以”。 2心要寬廣,接受、包容。 蕭采幸

* 每天以感恩的心為基礎,做應該做的事。 吳佩真

* 心和心的交流就是對小孩的教育,掌握孩子的心比掌握他的行蹤更重要。讓他認識自我開始→實現自我→超越自我→消融自我 。 周雅韻

* 體會別人的苦,便會產生感恩的心。 陳俐璇

* 先照顧自己的心,再感染身邊的人,最後再擴及更多人。 林筠淇

* 所有改變的開始,須等自己本身有所認知,此時語言的開導介入,才能發揮效用。 吳沛儀

* 和孩子的相處時間有限,要珍惜與提升互相的品質。父母間的管教方式,要相互配合,不要造成孩子無所適從。 陳安琪

* 喜怒無常情緒的父母,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 黃雅靖

* 今天的課,察覺自己的自我膨脹嚴重程度,每天愛生氣,導致情緒安定度超差,也間接影響身邊家人,願自己可以慢慢改變,才不枉校長的付出〈時間精神〉。 林色鳳

* 學習儘量不以自我為中心,在措辭上會小心使用不帶權威及強迫,而以委婉語氣替代。 林玉雯

 

clip_image002

2-2-1 104.04.07 家長成長課程~從心扮演親職 回饋與簽到

宜蘭國小家長成長班回饋單 及簽到冊 104.4.7

* 人心永遠不會知足,好還要更好更多,修行自己。 朱瓊玲

* 從小就要養成孩子做家事的習慣,學習責任,學習被信任。 林旻潓

* 放心,得信任孩子,才是讓自己〈母親〉真正的放鬆。 蕭采幸

* 讓小孩從小學習讚美別人,可以從「讚美日記」做起,多看他人的優點,心中自然充滿愛。 陳俐璇

* 被信任是人最重要的資產,當人刻意虛偽,在人的面前做一些事,自大沒有謙虛,這種人很不容易被信任,〈而且說的話以己不知如何分辨是真是假〉,有的人實實在在,務實謙虛客氣,這種人是被信任的。 林華茹

* 1世界最偉大的道哩,其實都是最「簡單」的道理。2不要期望改變別人,改變自己,看到的風景就會變得不一樣。 吳沛儀

* 種福不嫌多,但用於解脫。我們隨時再享福,喝一口清水,吸一口乾靜的空氣,走在不跌倒的街上……。所以,隨時培福、種福,因為福份會用盡,隨時要補充。 陳安琪

* 1「被信任是人一生最重要的資產」,要放開心胸信任孩子,孩子也才會信任父母。2「孩子說謊是在逃避他無法解決問題」,如果沒有給孩子一定的空間他就會說謊,找自己的空間,所以掌握他的心但要給他一定適度的空間自由飛。 鄭淑芬

* 適度的掌控孩子心,要像放風箏一樣,鬆、緊適中。 黃雅靖

* 每個人智慧成熟度不一,對是非善惡判斷能力也不一,故接觸正及善的人及團體很重要,如此才能不斷自我成長、進步。 林玉雯

* 心有多大→片雲點太青。讓心安定→所有事都是最好的安排。 林筠淇

 

clip_image002

2-2-1 104.03.31 家長成長課程~從心扮演親職 回饋與簽到

宜蘭國小家長成長班回饋單 及簽到冊 104.03.31

* 碰到所有的逆境,都是來協助自己成長。 張美蓮

* 真正的快樂,是身心都自在。 蕭采幸

* 感恩真正涵義:知恩念恩報恩,三個加起來才是感恩。 吳佩真

* 1如果別人沒禮貌,我們不受影響,仍然柔軟到可以禮貌回應。2當我生病,磁場弱時,身體的負能量最強,別人害怕接近。3最弱時仍能和顏、讚美。4善是好事沒有做太多,說太多是驕傲。5現在的一切是結果,原因來自過去的加總,果報不多不少剛剛好。6不讓我擔心,就是最大的慈唄。 陳惠津

* 1人際關係的發展建立在小時候的遊戲。2作福不嫌多,但用於解脫。 林筠淇

* 作福不嫌多,但用於解脫,則福報永在,其法為守戒、修善、長智慧。 吳沛儀

* 任何的逆境,都是讓自己成長的機緣,凡是知恩、念恩、報恩,常懷感恩心。 陳安琪

*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接受它這是需要透過學習的功課,我無法預期下次發生事情,“心”如何處理,我只知道透過不斷內省及經驗累積,至會自然會湧現。 林玉雯

clip_image002

2-2-1 104.03.24 家長成長課程~從心扮演親職 回饋與簽到

宜蘭國小家長成長班回饋單 及簽到冊 104.03.24

* 別只把寬容給外人,也要多一些寬容給家人。 朱瓊玲

* 讓孩子親近大自然,體驗接觸泥土帶來的感動!童年用遊戲串連,人生就有快樂的記憶!走出戶外吧!深呼吸,綠生活,微笑跟大自然打招呼。 陳文惠

* 1教育孩子的方式,要把“應該”改為“可以”來教養。2只要有“開始”就不會有“來不及”的現象。 張美蓮

* 只要有開始就沒有來不及或太晚的問題。對自己心性的提昇,對孩子的教養,對婚姻的經營,對人際關係的培養。 蕭采幸

* 還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多讓孩子接觸大自然很重要,快樂的童年是人一生生命的泉源,有快樂的童年的人才會有正向的人生觀。 吳育如

* 從遊戲中培養EQ,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周雅韻

* 幸福的童年是由安全與自由形成的。 吳佩真

* 1用感恩的心,做該做的事,在放鬆的狀態下。2在危急時也在放鬆狀態。3背著過去歷史過日子很辛苦,不如放下。4不要執著,要善解,用良善解釋一切的安排。5內省智慧和人際智慧是企業中最重要的。 陳惠津

* 孩子需有快樂的童年,從遊戲中培育各種未來的能力。 陳俐璇

* 會玩的孩子EQ更好,努力讓孩子跟我們小時候的童年一樣快樂,一樣接觸大自然,給孩子能回憶的童年。 許舒茜

* 一切的發聲都是最好的安排。 薛秀慧

* 第一堂課,大自然教育,自在,輕鬆。 林色鳳

* 孩子快樂的童年是奠定未來健全人格的基礎,這是一堂正向能量的課程,我期待把這種能量延伸到各種關係的互動,尤其是對小孩子的教育。 林玉雯

* 陪伴孩子很重要,如何陪伴是值得深思,如何創造一個快樂童年,陪伴孩子去接觸大自然,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培養他們對土地的感情,對土地有認同,有歸屬感,前陣子教他們唱一首歌“在這塊土地有疼”〈台語〉,他們非常喜歡〈背後〉,希望他們不只是喜歡這首歌而已,而是真正去了解這塊土地〈台灣〉,愛這塊土地,享受這塊土地。 邱麗美

* 孩子的創意,來自快樂的童年!!回想自己童年快樂的回憶,確實也增加了對挫折的忍受度,所以要抓住與孩子互動的機會,與他們度過快樂的童年。 陳安琪

* 1「童年的快樂是小孩成年後面對挫折的處理良方」,提醒我要想方法創造小孩的快樂童年,方法是讓他多親近大自然。2「父母相愛是孩子最好的性教育」,這是很好的提醒,要隨時察覺與丈夫之間的相處,因為對小孩之後的兩性相處,有很大的影響。3「人生的教室在窗外」向外體驗,「小時候不會玩的人,長大只會玩電玩」,童年一定要讓小孩玩得夠。 鄭淑芬

 

clip_image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