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國小102學年下學期家長成長課程—–從心扮演親職
4-6月成長班回饋單
主題:從尋學前期的自己 1 4月8日
* 責備不能代替關心,不要以責備與命令當關愛。 朱瓊玲
* 現在由過去決定,無法改變。只能把握現在,投資未來。 蕭采幸
*過去不能改變,但現在的改變可以決定未來,未來是由現在決定的。 吳育如
*現在由過去決定,現在不能改變,但現在可以決定未來,所以從現在開始改變,未來就能改變。 程晉
*「現在」決定未來,把現在經營好,未來即會變好,把握當下,珍惜現在的因緣。 周雅韻
*今天受益良多,三到六歲的影響這麼大,會影響到成人的思維,今天起我要好好教育孩子,讓其未來在社會成為更有用的人。 魏育嫥
*未來是由現在決定。 林華茹
*做一個有智慧的長者,不囉嗦,當小孩需要什麼再給什麼,幫助心性成熟。
主題: 重尋學前期的自己2 103.4.15
* 體驗三到六歲幼兒期的冥想。遙遠的記憶,懵懂的感受,不是很真切。 吳育如
* 要了解各階段小孩的需求,滿足他們得好奇,陪伴他們一起度過這個成長的過程。 周雅韻
*回想的時候,有苦有樂,謝謝謝校長的課程,會不斷想小時候,想出很多事情。 魏育嫥
主題: 重尋學齡期的自己1 103.4.22
* 聽課後心靈很棒,也很平靜。 游秀敏
* 自我的力量來自於有能力,而力量來自於學習,不間斷的學習,才能提升自己心性的成熟。 蕭采幸
*要面對自己心靈上的創傷,才能治療自己曾經有過受傷的心。
張美蓮
*傷口是要讓它慢慢痊癒,而非去挖掘傷口始它擴散傷害。 程晉
主題: 重尋學齡期的自己2 103.4.29
* 感恩生命,活著就有希望,美夢成真。 朱瓊玲
* 擁有健康的身心,才有健康的人生。 蕭采幸
*懂知足的人就是幸福。 林華茹
主題: 創造新的青春期1 103.5.6
* 對於「親子蹺蹺板」是與親子相處間,要隨時保持彈性,需要愛心、細心、耐心和傾聽的觀察。 張美蓮
* 親子關係能夠互相珍惜,互相感恩,互相回饋,互相滿足。但需建立在量好的夫妻關係上,所以要自本身開始做起。 蕭采幸
*親子關係好,孩子成長好,對社會有幫助,社會風氣亦會溫良恭儉讓。 吳淑惠
*教養孩子,先讓自己的情緒暑於「正向」,再來談技巧。 吳沛儀
*親子關係的基礎為:互相珍惜、互相感恩、互相回饋、互相滿足。蹺蹺板原理就是要保持彈性及空間。孩子的成長發育需要有愛心、細心、耐心地持續照顧與觀察。 吳佩真
*感恩今天又有時間來聆聽校長分享的經驗,親子教育是我們現在夫妻最重要的課題,邊學邊做,邊做邊學。 魏育嫥
*任何事的發生都是不同的學習機會。 林華茹
主題: 創造新的青春期 2 103.5.13
* 放下命令,多點溫柔,孩子不是天性就不乖,只是他們需要更多更友善的幫助,協助孩子去理解這個世界。 朱瓊玲
* 家長需要以身作則,孩子的良好習慣,需要時間養成。 張美蓮
*身教是教養的基本,須從自己出發,才能當孩子的榜樣。 蕭采幸
* 言教的口說太多,身教的示範太少,要“以身作則“以身教代替言教,在日常生活中時時注意嚴行舉止,孩子接收到良好的習慣,父母及孩子都得到成長,親子關係更好。我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加油吧! 吳育如
*身教是潛移默化教育。 林華茹
*「專心一致」,學習的準則,成功的條件;「半途而廢」,學習的絆腳石,失敗的原因。 吳沛儀
*很多問題背後都有答案,謝謝校長。不斷找方法是心境成熟,才是成長。 魏育嫥
*「身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大人要做好楷模來給小孩學習,對他們在無形中潛移默化,不要認為不重要,它正默默的在影響我們。 周雅韻
*太晚得知這方面的資訊,今天上午的課程,校長上得很棒,希望有機會可以重頭上過。這次是因空大上課作業要交報告,授課老師要大家自行找課程來上,因考量時間,只有今天OK,謝謝!! 陳瑞文
主題:成人自己的新能量1 103.5.20
* 看人的角度、方式,要看優點,他就快樂。 朱瓊玲
* 背著「歷史」過人生,是最失敗的。人生就像皮箱,不提著時要學會放下,就會自在了。 張美蓮
*真心+尊重+包容,才能所向無敵。 蕭采幸
* 學習柔軟、感動、生忍、生存〈健康〉、溝通。人生失敗98%在脾氣。 朱智蕙
*讚美式激勵人心的原動力,只則只會讓人沒自信。 林華茹
*孩子的個別差異,在所難免,父母能做的是「陽光普照」,不有偏袒之心。 吳沛儀
*脾氣真的是致命傷,心情不好且受害者也會不舒服,而且沒辦法解決。每天照鏡子,開始學習並執行那七大項。 魏育嫥
*同哩,指責,鼓勵孩子是沒有成熟的大人,我們應也要注意他們的自尊,所以我認為指責之後處罰,處罰之後也要鼓勵。 周雅韻
*等待是挫折容忍力的培養。 吳淑惠
*一個人會失敗,98%敗在壞脾氣,所以我們要學習:1認錯 2柔軟 3生忍 4溝通 5放下 6感動 7生存。 許鳳玲
*對小孩要有適當的讚美、欣賞與肯定。 游秀敏
主題:成人自己的新能量2 103.5.27
* 多多陪伴孩子做一些他們喜歡做的事吧! 朱瓊玲
* 要給予孩子正向的鼓勵,少責備,多讚美。對孩子的叮嚀是一種慈悲的關懷。 張美蓮
*對人感恩,對事盡力,對物珍惜,對己自律。 蕭采幸
*家是講愛的地方,孩子回家需要的是媽媽,不是老師。※對孩子的叮嚀是一種慈悲的行為。※“笑、靜、婉、備”老人的四句箴言。〈微笑、沒有意見、委婉、備胎〉 吳育如
*1人生不求滿分,若能知道自己錯在哪哩,亦是滿分。2大人懂得比孩子多,因此要不厭其煩去修正孩子的缺失。 吳沛儀
*溝通的情況,要看使用的情境與技巧。負面的語氣與威嚇的口吻,將會刺激孩子的防衛機制與反感,唯有在小孩感到溫暖、安全與愉悅時,孩子才容易把你的話「聽」入心底。 陳安琪
*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 游秀敏
*對人感恩,對事盡力,對物珍惜,對己自制。情緒主導行為。 朱智蕙
主題:新的行事規則 103.6.10
* 用愛的陪伴來關懷孩子,每天找時間與孩子分享心事。 朱瓊玲
* 讓孩子知道自己並不是孤獨的,在背後有父母的陪伴。 張美蓮
*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蕭采幸
*把缺點化為特點,心就改變了!心改變了!人就改變了!◎只要是問題,一定有解決的方法。◎問題會讓你碰到,就是你成長的機緣。 吳育如
*「愛」是最天然的心理治療,適時的隊孩子擁抱、關懷,比給他高價的物質來得更有幫助。 周雅韻<span style="mso-bi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