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_1-2-1_四年級家庭教育教學成果

報導主題: 家庭教育~~~四年級 

報導記者:何鳳美 報導

活動日期
2015/11/16

 

報導內容

   主題:家庭教育  
一、教學年級:四年級的寶貝們  
二、教學地點:各班教室  
三、教學時間:10411  
四、教學活動:  
(
)主題計畫:
本學年的家庭教育,剛好綜合課程上有相關的議題,學年本著讓家庭教育能更完整、完備,因而配合綜合課的內容實施,且真幸運碰巧新南校長來校說故事給四年級學生聽,內容又大多與家庭教育有關,順道將其排入家庭教育課程中,真是太棒了:
(
)活動一:長知識了! 
閱讀並學習課本上有關於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例:分擔家事、孝順家輩等等,並完成學習單加深印象。 
(
)活動二:生活樂趣多~~~  
讓學生利用平時多多和家人相處,多參與家庭式的活動,像是:出遊、動手做等等活動,增加彼此間的情感也讓彼此能多多相互關照。 
(
)活動三:哇!看這裡、看這裡~~~ 
請美術老師配合並指導學生繪畫跟家庭有關的活動,在此深深感謝美術老師指導本班的繪畫,張張都很漂亮又有趣味:
(
)活動四:且聽且動容~~~ 
首先,感謝校長來校說故事給小朋友聽,校長生動的表現加上同學聽得津津有味,活動中絕無冷場,活動辦的相當成功,在此真是太感恩校長的指導,讓我們家庭教育的內容更充實,更有特色。  
五、學習省思:  
(
)不分古今中外,家庭教育常常是重要的一環,不論是學習待人處世或是應對進退等教育,通通皆由家庭教育養成,可知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及比例。 
(
)藉由故事書、文章及相關活動,使同學更加了解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對我們人生的影響,進而多多宣導及推動家庭教育的相關課程。  
(
)鼓勵學生多多關懷及服務家人及親戚,培養正確的相處及對待態度和行為。 
 

 


美麗的畫作^^=

影 像 寫 真

 
 


校長生動說故事:)


假日樂趣^^+


配合綜合課~~~


不免俗,分享學習單:)

104_1-2-1_三年級家庭教育教學成果

報導主題: 家庭與倫理親人的往來 (家庭教育


報導記者:吳佩珊 報導
活動日期
2015/11/12  
報導內容
 
  
   一、
主題名稱:家庭與倫理親人的往來 (家庭教育)  
二、
教學目標 
1.
了解對親人和長輩正確的稱呼 
2.
了解親人的往來,是日常生活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 
3.
培養主動問候他人的習慣,促進人際關係的互動。 
三、
教學流程  
(
) 引請動機: 
1.
你在家裡是怎樣稱呼親人的呢? 
2.
想想看,過年時你有沒有叫不出親人稱呼的經驗?你都怎麼處理? 
(
) 主要活動: 
1.
老師揭示親人關係與稱呼圖,並與孩子討論。討論內容如下: 
(1)
從親人的稱呼表中,你可以學習到什麼? 
(2)
在親人中,哪些人和爸爸有血緣關係?
哪些人和媽媽有血緣關係? 
(3)
堂、表兄弟姐妹是如何分別呢? 
(4)
在親人中,哪些人是和自己相同輩分的?哪些人是長輩輩分? 
(5)
適當的稱呼和問候,有什麼好處? 
2.
學生發表分享: 
(1)
孩童根據自己情況,發表自己家中有哪些親人。 
3.
牛刀小試: 
(1)
用抽籤的方式,隨機問孩子直系親屬之間關係問題。 
4.
延伸探討: 
(1)
如何增進親人間的交流呢? 
(2)
除了親人之外的長輩,你會如何稱呼他們?那又會如何問候? 
 
四、
教學省思  
每個人都有親人,親人各自都有不同的稱呼,也代表親人之間的長幼順序和不同的親疏關係,然而每個家庭也都有屬於自己的一本故事,無論發生什麼酸甜苦辣的事,都需要彼此同甘共苦,接納和珍惜,如此才能和家人維持良好的關係。 
另外,俗話說:「在家靠父母
在外靠朋友」,也就是說,除了家人之外,當遇到也需街坊鄰居朋友時,應合宜的稱呼和鄰居或其他長輩等問候,保持良好的關係,這鈽彈次一種禮貌,也是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在遇到許多事情時也可以互相關照扶持。
 


老師透過實際畫圖方式,讓孩子更加清楚。

影 像 寫 真


直系親人稱呼表。 

 
孩子們發表自己有哪些的親人。

 
對親人的稱呼。

 
主動向長輩們問候。

104_1-2-1_二年級家庭教育教學成果

報導主題: 家人相處之橋


報導記者:王雪香 報導
活動日期
2015/10/28  
報導內容
 
  
   【教學主題】:家人相處之橋(家庭暴力教學活動成果)  
【教學時間】: 2015/10/20  
【教學對象】:
二年級  
【學習目標】:  
1.
認識家庭的意義。 
2.
瞭解自己與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 
3.
能與家人和睦相處互相關懷照顧。 
【教學活動】: 
一、引起動機 
教師揭示準備好的全家福照片或圖片,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給學生認識。 
 
二、主要活動 
1.
教師請學童先想一想,「家庭」裡通常會有哪些成員?是不是每一個人都來自同一個家庭呢? 
*學童自由發表。 
2.
請學童與小組成員分享自己所帶來的全家福照片,並介紹家庭的成員給小組認識。 
3.
請學童上台發表自己與哪些家人同住?在家裡都做些什麼事情?最喜歡家庭裡哪一位成員?會不會和家庭的成員吵架?等等.. 
4.
情境營造:教師運用布偶來營造問題情境: 
*有一天小香放學回家後,功課也沒寫就開始玩同學送給他的新玩具,媽媽請他去洗澡吃飯他都不理,一直到爸爸下班回來了,一件份內的事情都沒有完成。爸爸知道後非常生氣,你覺得爸爸可能會怎麼做
 
5.
全班討論: 
*如果是發生在你家,你的爸爸會怎樣處理呢? 
*家人之間是否應該要互相體諒,互相幫忙? 
6.
指導學童完成學習單。 
三、歸納統整 
家人是生活中最親密的人,平時應該互相體諒幫助,多與家人分享自己的想法,感謝家裡的每一個人為家庭的付出,並且能做到完成自己份內的工作後,並主動幫忙做家事。 

本活動結束
 
【教學省思】:  
家庭暴力是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臺灣在近10年來才逐漸備受重視, 
各縣市政府於民國886月陸續成立家庭暴力防治中心。許多人認為家庭暴力是別人的家務事,即使想要幫忙,又擔心被人誤以為愛管閒事,也擔心因為通報而遭到報復。其實,許多隱藏在社區的家暴案件非常需要民眾協助發掘。如果您發現身邊有人遭受家庭暴力的跡象,請立即撥打24小時全國婦幼保護專線113 
您的一通電話,很可能幫助了一個家庭或拯救了一條寶貴的生命。
 


完成學習單

影 像 寫 真

 
完成學習單 

 
完成學習單

 
完成學習單

 
學習單分享

104_1-2-1_一年級家庭教育教學成果

報導主題: 我的家人~~家人的手(家庭教育)


報導記者:蔡昀軒 報導

活動日期
2015/11/18

 

報導內容

   【教學目標】:  
1.
認識自己的家庭成員 
2.
透過觀察家中成員的手,瞭解家人的工作情形及辛勞 
3.
培養「
家人應該互相照顧和幫助」的觀念 
 
【教學對象】一年級學生  
 
【教學流程】 
(活動一)說一說家裡的成員  
1)教師請小朋友會上台說一說家裡有哪些人?  
2)其他的小朋友幫忙數一數,上台的小朋友家裏有多少人? 
3)上台說一說家人的平常都在做些什麼事? 
(4)
配合閩南語課本第三課~心肝仔囝,課文念讀 
 
 
(活動二)家人的手 
(1)
教師說明並協助學生整理與思考不同年齡、性別、職業的人, 
他們的手是否有差異及可能的原因。 
(2)
家人的手和自己的手有什麼不同? 
想一想,家人的手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的? 
(3)
我們可以利用手做些什麼?和爸爸媽媽們一樣嗎?為什麼我們做不到? 
(4)
弟弟妹妹們可以做的事和我們一樣嗎?為什麼? 
(5)
大家小時候也都是什麼都不會,是誰把我們照顧到現在? 
我們應該如何感謝他們? 
(6)
教師請學生發表回家想對父母說的感謝話,並身體力行 
 
(活動三)完成『家人的手』學習單  
*
教師對於學生本節課的討論給予鼓勵並作總結,再請學生完成學習單。 
 
【教學省思】  
『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山坡上面野花多,野花紅似火………。』家,是你我最溫暖的避風港,『家人』也是跟自己最親近的人,因此,每個人都需要家人的關心與照顧,同樣的,每個人都應該做到關心自己的家人,讓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  
透過『家人的手』活動的進行,讓小朋友發表自己的家人平常在忙碌些什麼?也許是煮飯.送貨.種菜.修車子.掃地.蓋房子……等,也讓小朋友更能夠體會到家人辛苦的一面。進而能大方地表達對父母,對家人的感謝。用愛將家人的心緊緊的繫在一起! 

 


家人用雙手努力的工作,換來一家人的溫飽與幸福

影 像 寫 真

 
小朋友上台大方地介紹家庭成員


配合閩南語第三課心肝仔囝


我們都是爸媽的心肝仔囝


大方秀出我的學習單

104_1-1-1-104年度家庭教育委員會會議花絮

報導主題:104年度家庭教育委員會


報導記者:王惠津 報導

活動日期
2015/1/26

 

報導內容

   時間:104126日上午八時 
地點:二樓辦公室 
討論事項: 

由:本(103)年度推動學習型家庭方案實施計畫(草案)及相關附件資料,請
討論。 
決議: 
1.
針對本年度所訂定的家庭教育工作計畫內容及所舉辦的各項家庭教育教學活動,無異議通過,如期舉行。  
2.
每學期需4小時的家庭教育活動仍由學校輔導處策畫,由各班老師配合宣導,至於各項活動依計畫內容實施。  
3.
本學期的家庭訪問及班親會活動,請各班按照校務計劃實施。  
4.
本年度預計的實施方式:  
1)以家庭教育教學設計或課程融入方式,對學生進行子職教育等學習。  
2)舉辦親師座談會、新生家長座談會。  
3)舉辦親職教育專題演講。  
4)舉辦學生專題演講。  
5)定期或不定期實施家庭訪問和電話聯繫。  
6)加強與學生個別談話,了解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方式。  
7)建立家庭聯絡簿及網頁留言板,拓展親師溝通聯繫之橋樑。  
8)不定期於學校網頁公告訊息,提供親職教育文宣參考資料。  
9)辦理家庭教育教師知能研習,提升教師專業素質。  
10)配合節慶辦理各項活動,宣導家庭教育相關資訊。  
11)建置家庭教育部落格,供親師生參考使用。  

 


由校長主持會議

影 像 寫 真


莊主任針對各項活動進行解說


委員開會一隅


委員提出建議與看法


開會一隅

104_1-1-1家庭教育會議紀錄

宜蘭縣古亭國民小學104學年度第一學期家庭教育會議紀錄

一、時間:104年1月26日星期一上午8時00分

二、地點:二樓辦公室

三、主席:蔡文彬校長              記錄:王惠津

四、出列席人員:如簽到冊

五、主席報告:本學期的家庭活動計劃仍需各位盡心安排,本學期規劃多項活動,

希望各位老師能夠指導學生積極投入與參與。

六、討論事項:

案 由:本(104)年度推動學習型家庭方案實施計畫(草案)及相關附件資料,請 討論。

決議:

1.針對本年度所訂定的家庭教育工作計畫內容及所舉辦的各項家庭教育教學活動,無異議通過,如期舉行。

2.每學期需4小時的家庭教育活動仍由學校輔導處策畫,由各班老師配合宣導,至於各項活動依計畫內容實施。

3.本學期的家庭訪問及班親會活動,請各班按照校務計劃實施。

4.本年度預計的實施方式:
(1)以家庭教育教學設計或課程融入方式,對學生進行子職教育等學習。
(2)舉辦親師座談會、新生家長座談會。
(3)舉辦親職教育專題演講。
(4)舉辦學生專題演講。
(5)定期或不定期實施家庭訪問和電話聯繫。
(6)加強與學生個別談話,了解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方式。
(7)建立家庭聯絡簿及網頁留言板,拓展親師溝通聯繫之橋樑。
(8)不定期於學校網頁公告訊息,提供親職教育文宣參考資料。
(9)辦理家庭教育教師知能研習,提升教師專業素質。
(10)配合節慶辦理各項活動,宣導家庭教育相關資訊。
(11)建置家庭教育部落格,供親師生參考使用。

七、臨時動議:無

八、散會:(08時40 分)

104_1-1-1家庭教育工作推展小組委員簽到冊

宜蘭縣古亭國小104年度家庭教育工作推展小組委員簽到冊

開會日期:104年1月26日上午八時

開會地點:二樓辦公室

編號

職 稱

姓 名

職 別

簽到

 

主任委員

蔡文彬

校長

 
 

副主任委員

莊弘明

行政人員代表

 
 

委員

郭美婷

家長代表

 
 

委員

林啟煌

家長代表

 
 

委員

吳秀貞

身障學生家長代表

 
 

委員

鄭文展

社會專業人士

 
 

委員

賴美雅

教師代表

 
 

委員

蔡昀軒

教師代表

 
 

委員

陳秀玉

教師代表

 
 

委員

薛惠貞

教師代表

 
 

委員

(執行秘書)

王惠津

教師代表

 

104_1-1-1推動家庭教育工作實施計畫

 

宜蘭縣古亭國民小學104年度推動「家庭教育」工作實施計畫

 

家庭教育推展委員會通過日期:104年1月26日

  1. 依據:

一、家庭教育法第十二條。

二、宜蘭縣各級學校實施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實施要點。

三、104年度宜蘭縣家庭教育中心工作計畫。

 

  1. 目的:

    一、喚起家人對愛護家、珍惜家的感覺,以重建家庭價值。

    二、推動「父母慈、子女孝」的雙向互動。

    三、結合「祖父母節」祖孫共學等情誼。讓祖孫之間都能感受有彼此真好,

    展現「文化傳承」、與「文化反哺」的契機與樂趣

    四、透過欣賞教學活動宣導溫馨家庭、甜蜜夫妻,共同珍惜、掌握住幸福,擁抱愛

     

  2. 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規劃之原則:

    一、共同參與:由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根據學校不同需求及辦學特色討論

    選擇學校施行之課程主題及進行方式,由輔導室統籌,其他處室協同執行,

    全校教職員工共同參與,並於學校行事曆載明。

    二、廣徵意見:廣徵家長、教師及學生意見,瞭解其需求,並參考教育部、

    本縣及其他縣是出版之家庭教育課程教案參考彙編,做為學校本位安排家庭教育課程設計的依據。

    三、適性教育:為使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達到最大成效實施方式宜多元、彈性,

    符合終身學習的目標,並以學生經驗為出發點,因學生發展、家庭狀況、學校人力、

    物力之不同而規劃不同主題,以適應家庭生命週期發展需求。

    四、親師合作:學校會同家長會推展親職教育,並用各種方式鼓勵家長踴躍參加,

    以同步推展「家庭」終身學習的概念,協助學校教育,增進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成效。

肆、辦理時間:104年1~12月

 

伍、實施方式:

一、以家庭教育教學設計或課程融入方式,對學生進行子職教育等學習。

二、舉辦親師座談會、新生家長座談會。

三、舉辦親職教育專題演講。

四、舉辦學生專題演講。

五、定期或不定期實施家庭訪問和電話聯繫。

六、加強與學生個別談話,了解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方式。

七、建立家庭聯絡簿及網頁留言板,拓展親師溝通聯繫之橋樑。

八、不定期於學校網頁公告訊息,提供親職教育文宣參考資料。

九、辦理家庭教育教師知能研習,提升教師專業素質。

十、配合節慶辦理各項活動,宣導家庭教育相關資訊。

十一、建置家庭教育部落格,供親師生參考使用。

 

陸、辦理內容:

 

項目

教育

範疇

實施時間

課程或活動主題及說明

參與人員

課程或

活動地點

備註

親職教育

104.03.06

親師座談會~

倡導「當所有的孩子都好,我的孩子才會更好」的教養理念。

1~6年級

各班教室

學務處

教務處

總務處

子職教育

兩性教育

倫理教育

104年1-12月

課程融入教學~

各年級家庭教課程育融入教學活動

1~6年級

各班教室

教務處

婦女教育

104.03.14

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教育專題講座~

好爸媽勝過富爸媽

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

教師會議室

學務處

總務處

子職教育

兩性教育

104.03.28

校慶重大議題海報展~

含交通、生命、環境、健康促進、兩性、國防、家庭六議題

1-6年級

古亭大樓穿堂

教務處

親職教育

老人教育

104.03.23~

104.03.27

校慶暨園遊會~

親子或祖孫牽手樂無窮趣味競賽

全校師生家長.社區人士

綜合球場

各處室

家庭資源與管理

104.03.28

校慶園遊會設攤宣導~

宜蘭縣政府地方稅務局稅務宣導及有獎徵答

全校師生家長.社區人士

綜合球場

宜蘭縣政府地方稅務局

子職教育

104.03.24

生命教育宣導~

正確用藥專題講座

3年級

視聽教室

學務處

子職教育

104.04.22

生命教育宣導~

拒菸反毒專題講座

5年級

視聽教室

學務處

倫理教育

104.05.04~

104.05.08

母親才是生日主角~

母親節卡片製作

1-6年級

各班教室

教務處

子職教育

兩性教育

104.06.03

性教育宣導~

避孕生理教育

6年級

視聽教室

學務處

兩性教育

104.06.10

教師週三進修研習~

性別平等教育研習

全體教職員工

教師會議室

學務處

親職教育

104.06.13

親職教育專題講座~

落實生命的『品味』

全校家長

視聽教室

學務處

總務處

親職教育

104.10.17

親職教育專題講座~

預約富足人生

全校家長

視聽教室

學務處

總務處

子職教育

104.10.06 

生命鬥士巡迴演講~

5年級

視聽教室

學務處

子職教育

倫理教育

老人教育

104.07.01~

104.08.31

暑假作業~

學習愛家行動及祖父母節活動

學生及學生家長(祖父母等)

學生家

教務處

 

柒、經費來源:

一、教育部教育優先區補助款。

二、本校家長會經費。

三、其他相關經費及自籌款。

 

捌、本計畫呈 校長核准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承辦人: 教務主任: 會計主任: 校長:

學務主任:

總務主任:

103_1-1-2-六年級性別教育成果

報導主題:青春進行曲(性別平等教育)


報導記者:林靜蓉 報導

活動日期
2014/12/10

 

報導內容

   升上六年級,隨著青春期的到來,面對生理上的變化,小朋友心理上一定會有疑慮或煩惱,希望在教學過程中能幫孩子更認識自己,學習如何以健康正確的方式與異性互動。 
活動一:知「性」時間,認識生理的變化 
活動二:愛與性,生命的起源,愛的表達 
活動三:珍愛青春,勇敢說「不」

 


認識自己的情緒

影 像 寫 真


檢視自己與異性合適的互動


情緒的落點位置


轉個彎,海闊天空


或許你有更好的想法

103_1-1-2-五年級性別教育成果

報導主題:五年級性別平等教育


報導記者:陳良益 報導

活動日期
2014/12/10

 

報導內容

性別平等教育  
一、教學年級:五年級學生  
二、教學地點:各班教室  
三、教學活動:  
活動一:(健康與體育)
肯定自我、悅納自我  
男生和女生除了身體外表的差異,人格特質也有一些不同。  
在我們生活中卻存在許多男女的刻板印象,透過教學討論與影片欣賞打破學生既有的刻板印象,  
以肯定自我的價值。  
 
活動二:(綜合活動)家庭生活放大鏡
 
藉由日常活動中常見的家事問題出發,藉由兒童分享參與家事時的感覺,討論目前家事分配的狀況與原則,並檢視以前對家事責任歸屬的刻板印象,引發學生對家停生活與經營的省思  
四、學習省思:  
(
)學生提出男女常有的刻板印象,用影片以及全班共同討論澄清刻板印象。  
(
)以自身經驗出發,討論家事分配問題,學生參與度十分熱烈,每個人的家庭分工情形十分多元,從中檢視哪種分工情形比較合適。

 


性別平等教育

影 像 寫 真

 


透過影片來探討男女生可以作哪些事


以體育選手的例子來討論男女生的表現


觀看影片打破性別刻板印象


家事工作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