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_1-1-2_慶祝母親節活動

報導主題: I Love You,Mom.

報導記者:王惠津 報導
活動日期 2014/5/9  
報導內容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又來到了,除了應景教學之外,還希望透過心意的傳達,讓勞苦功高的媽媽們,能歡度愉快的母親節。 

祝媽媽~~母親節快樂

影 像 寫 真

   


祝媽媽~~母親節快樂 

 
送給媽媽的珠寶盒,願媽媽笑口常開。

 
繽紛的色彩,是我們對媽媽的小小心意。

 
希望媽媽收到我的珠寶盒時,眉開眼笑。

103_1-1-2_推動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講座

報導主題:推動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外籍及

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講座


報導記者:王惠津 報導
活動日期
2014/3/17  
報導內容
 
  
   時間:103315日上午930 
地點:本校二樓辦公室 
主席:蔡文彬校長 
講師:廖文福先生 
講題:好爸媽勝過富爸媽~教養靠智慧 
 
一個人的角色價值是別人給的,父母常用自己的觀點去教養孩子,錯誤的思維,會一直延續下去。要訓練孩子的思考能力,而且是在生活裡粹煉出來的能力,讓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 
 
人會往你想要的方向前進…..用心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我們如此,孩子也是如此… 
生活中多用問號,少用驚嘆號和句點,先褒後貶再期許,養成孩子的親和力
堅持
包容
毅力與圓融的生活目標。 
 
教養孩子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方法,因為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性,但是他們有共同的原則就是:孩子需要愛與安全感。父母只要適性的順其自然發展,並從旁給予指導就可以了,生命自己會找出路
….. 

講師廖文福先生

影 像 寫 真

 
 


與會的家長與小朋友 

 
父母教養的守則

 
父母教養的迷思

 
聽君一席,勝讀萬卷書。

103_1-2-1_六年級家庭教育課程2

報導主題: 好話甜甜家庭教育.2

報導記者:李小鈴 報導

活動日期 2014/11/26

 

報導內容

   一、教學年級:六年級  
二、教學地點:各班教室  
三、教學時間:1031125  
四、教學理念:現今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在物質生活不虞匱乏的同時,卻失去了感恩的態度與對長輩的禮貌,而在人際關係中,又過度的以自我為中心,難以欣賞別人的優點。綜合以上現象,我們希望能藉由倫理教育課程的設計,重新建立孩子尊敬長輩、友愛同儕的倫理觀念。並引導學生藉由觀察家人的情緒,體認、包容家庭成員的不同情緒,學習與平輩、長輩相處的方法,進而認同與肯定自己的價值。 
五、教學目標: 
1.
強化學生的禮貌,養成對長輩尊敬的態度。 
2.
學習口說好話、身行好事、心想好意的態度。 
3.
學會觀察家人的心情並注意家人的心情感受,適時予以關懷。 
六、教學活動:  
(一)故事分享~破碗公、驕傲的狐狸 
(二)七嘴八舌~進行故事內容討論 
(
) 粉墨登場~…將學生分組進行破碗公故事角色扮演活動。  
(
) 好話甜甜圈~學習單書寫活動  
(
)班級好表現兒童票選活動~恭喜得獎前五名學生,各酌加班級智慧幣10萬以資鼓勵。 
*李茂鑫【17票】、謝宜軒【13票】、林婷儀【12票】、吳佳穎【11票】、石承右【11票】 
七、學習省思:  
(一)藉由故事引導學生說出對父母說話要恭敬有禮,父母有需要時,要歡喜的付出。 
(二)積極推廣有禮貌運動,引導小朋友了解對人有禮,自己也會被人喜歡,能體認好朋友的優點,從中學習,讓自己有更優異好表現。 
(三)引導學生了解當面對家人衝突時,能以積極、正向的態度來處理的重要性。 
(四)藉由班級好表現兒童票選活動,表揚學生優點,多看待同學的良善面,期望學生從中學習。 

 

班級好表現兒童票選活動

影 像 寫 真

    


好話甜甜圈~學習單精緻作品


七嘴八舌~進行故事內容討論


七嘴八舌~進行故事內容討論


七嘴八舌~進行故事內容討論

103_1-2-1_六年級家庭教育課程1

報導主題: 甜甜好話家庭教育

報導記者:李小鈴 報導

活動日期 2014/11/26

 

報導內容

   一、教學年級:六年級  
二、教學地點:各班教室  
三、教學時間:1031125  
四、教學理念:現今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在物質生活不虞匱乏的同時,卻失去了感恩的態度與對長輩的禮貌,而在人際關係中,又過度的以自我為中心,難以欣賞別人的優點。綜合以上現象,我們希望能藉由倫理教育課程的設計,重新建立孩子尊敬長輩、友愛同儕的倫理觀念。並引導學生藉由觀察家人的情緒,體認、包容家庭成員的不同情緒,學習與平輩、長輩相處的方法,進而認同與肯定自己的價值。 
五、教學目標: 
1.
強化學生的禮貌,養成對長輩尊敬的態度。 
2.
學習口說好話、身行好事、心想好意的態度。 
3.
學會觀察家人的心情並注意家人的心情感受,適時予以關懷。 
六、教學活動:  
(一)故事分享~破碗公、驕傲的狐狸 
(二)七嘴八舌~進行故事內容討論 
(
) 粉墨登場~…將學生分組進行破碗公故事角色扮演活動。  
(
) 好話甜甜圈~學習單書寫活動  
(
)班級好表現兒童票選活動~恭喜得獎前五名學生,各酌加班級智慧幣10萬以資鼓勵。 
*李茂鑫【17票】、謝宜軒【13票】、林婷儀【12票】、吳佳穎【11票】、石承右【11票】 
七、學習省思:  
(一)藉由故事引導學生說出對父母說話要恭敬有禮,父母有需要時,要歡喜的付出。 
(二)積極推廣有禮貌運動,引導小朋友了解對人有禮,自己也會被人喜歡,能體認好朋友的優點,從中學習,讓自己有更優異好表現。 
(三)引導學生了解當面對家人衝突時,能以積極、正向的態度來處理的重要性。 
(四)藉由班級好表現兒童票選活動,表揚學生優點,多看待同學的良善面,期望學生從中學習。 

 

人物作品分享

影 像 寫 真

   

   


故事分享活動進行


故事分享活動進行


班級好表現兒童票選活動


粉墨登場角色扮演

103_1-2-1_五年級家庭教育課程

報導主題: 理財高手(家庭教育)

報導記者:林靜蓉 報導
活動日期 2014/6/27  
報導內容  
  
   一、教學目標:藉由實際的分析的金錢細項中,歸納實際的金錢用度,讓學生很清楚自身的職責,並藉由自己的規劃,正增強的肯定效度,讓學生能主動將錢花在刀口上,並體認勤儉及儲蓄的重要。 
二、設計理念 
1.
核心概念:盡本分 
2.
設計理念與教材分析: 
(一)使學生了解到自己應盡的本分職責,更能進一歩身體力行,由小愛擴大至宏觀的觀點。 
(二)父母更應在此時機,讓孩子享受自我負責的用錢方式,若能體會 
其家中的經濟狀況,亦能讓孩子分攤家務,學會體貼與責任。 
三、教學流程 
1.
問題討論 
2.
團體討論 
3.
記帳高手 
4.
延伸活動 :完成學習單 
5.
上台發表 
四、教學省思 
1.
透過記錄讓小朋友對家裡的經濟狀況有更清楚的了解,深感是家裡的一份子,要共同持家。 
2.
對於自己的需求部分能較節制些,學會為將來做準備呢
3.
能替全家人著想,有遠大的目標在指引著,凝聚家人的向心力。
 

報告自己記錄發現

影 像 寫 真

   


由家庭收支記錄發現問題,提早練習規畫 

 
收支記錄單

 
審核家裡的分配

 
小小理財高手就是你喔!

103_1-2-1_三年級家庭教育課程

報導主題: 好個乖寶寶(家庭教育)

報導記者:石瑩琦 報導

活動日期 ﹕2014/1/20

 

報導內容 ﹕

   一、教學主題:好個乖寶寶(家庭教育)  
 
二、教學對象: 三年級 
 
三、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平日對父母的態度有哪些是可以再改善的,使學生了解到還有改善之處。 
(2)學生已學習到對父母態度的不適當處,故能確實實踐對父母有禮。 
(3)讓學生從活動中討論、省思並學習改善方法,達到對父母有禮的目標。 
 
四、教學活動流程:  
【活動一】議題討論與分享 
(1)教師提問:在家中曾經對父母、家中長輩說過哪些話? 
(2)分組記錄曾說過的好話或壞話,並上台分享。 
(3)詢問孩子說了這些話會帶給父母什麼樣的心情。 
(4)請孩子想一想哪些話語會讓父母開心?哪些話語會使父母傷心難過? 
 
【活動二】短片欣賞、討論與發表 
(1)老師播放故事短片(公益短片【一份帳單】) 
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LC2zZhjE7s 
(2)師生討論以下問題: 
1.幫忙做家事後,向媽媽要錢,你的感覺是? 
2.想一想,爸媽為你做了哪些「免費」的事情? 
3.為什麼爸媽養我們、照顧我們都不求回報? 
4.爸媽有事要你幫忙的時候,爸媽需要付你零用錢嗎?為什麼? 
5.爸媽這麼愛你,雖然你的年紀還小,但是,可以做哪些事情來回報爸媽?  
(3)經由師生共同討論後,再全體歸納出對待父母無條件愛子女,子女應該懷抱感恩的心,以和顏悅色的態度和父母說話。 
 
五、教學省思: 
藉由分組紀錄與討論,讓孩子們知道即使只是隨口說出的話,也有可能會不小心傷了父母親的心,期望他們能夠從影片情節與議題討論的過程中,體認到平時對父母、長輩的禮貌與敬愛還可以有哪些進步空間,並期望能進一步的透過省思、討論與實踐,逐步地將對家人的愛與關懷落實在自己的生活中。 

 

各組分享曾對父母或長輩說過的話

影 像 寫 真

    


短片欣賞


議題討論與分享


免費帳單學習單~


我是禮貌好寶寶

103_1-2-1_二年級家庭教育課程

報導主題: 我家的生活公約(家庭教育)

報導記者:蔡昀軒 報導

活動日期 2014/11/27

 

報導內容

   【教學目標】:  
1.
了解自己家庭中家規的類型。  
2.
培養對於家規的適應能力。 
3.
建立適當的家庭倫理。 
4.
遵守家中的家規。 
5.
能與家人進行討論,定出合理的家規。 
 
【教學對象】二年級學生  
 
【教學流程】  
(活動一)什麼是『家規』? 
1)教師提問:學校裡有哪一些校規或是班規嗎? 
2)你家有「家規」嗎?這些家規是由誰規定的? 
是每位家庭成員都要遵守的嗎? 
3)透過討論,讓兒童了解家規的意義,知道家規的功能。 
 
(活動二)家規面面觀 
1 請小朋友上台寫出自己家裡的家規  
2 討論:「你覺得有這些規定好嗎?為什麼?」 
「哪一些規定是你不喜歡的?為什麼?」 
「你覺得最難遵守的是哪些?為什麼?」 
「如果沒有遵守家規會有哪些後果?」 
3)結論:家規是家中成員的生活公約,遵守家規是能讓生活能夠更有秩序。 
 
(活動三)皆大歡喜~家規檢核表:完成『我家的生活 公約』學習單 
1 請小朋友將學習單帶回家請家長簽名。 
2 透過親子互動共同參與家規的修訂,家長也能從檢核表中得知兒童對於家規的落實與看法。 
3 從討論當中能制訂出更理想的家規。 
 
【教學省思】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小朋友對於國法可能一知半解,但對於校規跟班規,則能如數家珍,搶著發表呢! 
 
說到家規,小歆中肯的說著:『奶奶要我每科都考一百分,其實我也很想每科都能考一百分,但真的很難。』小廷說:『吃飯時,碗一定要端著吃。不然……。』小臻說:『爸媽在講電話時,不可以在旁邊吵鬧。』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為了讓小朋友盡興的說出自己的看法,老師準備了許多空白長條紙,請每個小朋友將自家的家規寫出來,透過討論後,大家發現了許多有趣的現象:原來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庭公約,而且家規多數是『爸媽規定,小朋友負責遵守!』『誰家的家規好嚴格,誰家的爸媽好仁慈喔!』 
 
藉由課堂上『家規』的討論,小朋友回家後決定~「化暗為明」有話勇敢說出來,讓爸媽知道孩子內心的想法。小朋友一致認為,只要能讓我的家庭更美好、讓我們的表現更乖、更棒,誰說家規一定就是家長規定的,我是家裡的一份子,我也能夠參與家規的訂定並能確實遵守喔! 

 

侃侃而談~我家的家規

影 像 寫 真

   


共同討論~家規的合理性


腦力激盪~家規面面觀


五花八門~家規大觀園


化暗為明~內心話勇敢說

103_1-2-1_一年級實施家庭教育課程

報導主題: 家人的手(家庭教育教學成果)

報導記者:王雪香 報導

活動日期 ﹕2014/11/24

 

報導內容 ﹕

   【教學主題】:家人的手(家庭教育教學成果) 
【教學時間】: 2014/11/20 
【教學對象】: 一年級 
【教學目標】: 
1.透過觀察家中成員的手,瞭解幼兒的可愛和無助。 
2.透過觀察,瞭解自我的成長需經由多人的照顧和幫助,培養感謝的心,進而 
主動照顧家中較為幼小的手足。 
【教學活動】: 
【課前準備】請學生回家摸一摸家人的手,並將家人的「手掌畫」畫在學習單上,帶到學校。  
【引起動機】「手掌畫」大展。 
1. 指導學生佈置手掌畫會場,進行手掌畫大展。 
2. 請學生認一認自己家人的手掌畫,並發表怎樣認出自己家人的手掌畫。 
【發展活動】 
一、發現手的不同感覺: 
1. 徵求自願或抽籤的學生蒙上眼,再隨機和同學或師長握手,並猜測握手的對象為何人。 
2. 教師利用「家人的手」學習單,請學生發表與家人握手、摸手時的感覺。 
在家中進行手掌畫時,家人的手摸起來有什麼感覺? 
—————- 第 一 節 結 束 ——————— 
3. 教師說明並協助學生整理與思考不同年齡、性別、職業的人,他們的手是否有差異及可能的原因。 
家人的手和自己的手有什麼不同?想一想,家人的手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的? 
我們可以利用手做些什麼?和爸爸媽媽們一樣嗎?為什麼我們做不到? 
弟弟妹妹們可以做的是和我們一樣嗎?為什麼? 
大家小時候也都是什麼都不會,是誰把我們照顧到現在?我們應該如何感謝他們? 
二、我要謝謝你: 
1. 教師請學生發表回家想對父母說的感謝話,並紀錄在「我要謝謝您」的學習單上。 
2. 教師請學生思考,除了口說之外,還有什麼方式可以表達自己的感謝?為什麼? 
【統整與總結】 
1.教師給予鼓勵並作總結,請學生完成學習單。  
【教學省思】:家庭是個體社會化的主要社會情境。個體在家庭中透過與父母的互動開始其動作技能、語言、認知、情緒以及社交技能等方面的發展,並在這些能力的展現,以及父母的回饋中,建立起自我概念及自我價值感。兒童時期是人生最具可塑性的階段,各個學派的人格心理學家都非常重視家庭對兒童人格發展的影響。其中家庭系統理論特別強調家庭中的人際互動及家庭結構、家庭氣氛、家庭規則等對個體行為的影響。壓力並非成年人的專利,兒童也會發生,不同年齡的人,有不同的壓力。只是層次不同及難予正確表達出來而已,根據研究,小學一年級(約6~7歲)的學生,主要壓力源來自家庭與學校。小一學生初進團體生活,可能會對一種新環境感覺害羞,但通常很快的恢復過來。同時,這時兄弟姊妹的競爭是最普遍的,亦可能對其他小朋友產生忌妒,看到人家好,而自己又無法克服,只好埋在心裡,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種壓力。所以這時的兒童開始對父母、老師以及其他成年人有更多的要求,弱勢得不到,或稍有延遲,期望將更強烈。表現在外的行為,可能就是團體中令人頭痛的一份子。所以,教導他們如何表達和體認,將是個重要的課題。

 

手掌畫大展

影 像 寫 真

   

   


學生發表與家人握手、摸手時的感覺


教室布置—手掌畫


學習單—家人的手


學習單—我要謝謝你

103_2-2-1古亭國小 103年度辦理家庭教育諮商或輔導課程表

2-2-1古亭國小 103年度辦理家庭教育諮商或輔導課程表

日期

主題

對象

地點

家庭教育內涵

實施

方式

參與人數

備註

02.21

與家長有約-

班 親 會

全校

師生

各班教室

親職教育

座談會

150

 103親師座談會實施辦法.doc

成果

03.15

 推動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講座

1~6年級弱勢族群學生

二樓辦公室

子職教育

專題演講

40

 成果

03.29-

親子交流

校慶園遊會

全校

師生

操場

親職教育

運動大會暨園遊會活動。

700

 古亭國小102年家長會盃盃體育聯賽實施計畫.doc

成果

06.05

家長親職知能成長班—只要性別齊視不要性別歧視

教師、家長、社區人士

二樓辦公室

性別教育

專題演講

40

 
 

成果

08.09

家長親職知能成長班

教師、家長、社區人士

二樓辦公室

親職教育

專題演講

28

成果

09.01

家長親職知能成長班

家長

玉山圖書館

親職教育

專題演講

41

 成果

09.01

祖父節

一年級

新生

玉山圖書館

親職教育

致贈鮮花一束

60

 103親師座談會實施辦法.doc

成果

09.12

與家長有約-

班 親 會

全校

師生

各班教室

各班教室

座談會

150

103親師座談會計畫

成果

10.01

家庭訪問

全校

師生

各家庭

親職教育

家庭

訪問

380

公告

10.16

家庭教育劇

全校師生與家長

體育館

倫理教育

影片賞析

380

成果

11.01

家長親職知能成長班

全校

師生

二樓辦公室

親職教育

專題講座

50

成果

103_2-1-2宜蘭縣古亭國小家長家庭教育諮商輔導辦法.docx

宜蘭縣古亭國小家長家庭教育諮商輔導辦法

一、 依據:

1. 家庭教育法第十五條之規定。

2. 95年3月14日府教終字第0950031698號函。

3. 本校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

二、 目的

希望透過提供家庭教育諮商輔導之課程,提升教育職能,增進個人的學習與家人互動,

進而提昇家人的情感及溝通管道,以創造和諧的家庭氣氛,並增進其家庭教育相關知能,

協助其輔導子女改善行為。進而改善親子關係,輔導子女。

三、 對象

本校重大違規事件或特殊行為學生之家長或監護人。

四、諮詢服務時間

103年1月至12月每週二及週五下午2點至4點。

五、服務地點

古亭國小輔導室(9301022~-267)

六、實施方法

(一)、以電話進行家庭教育諮商輔導。

(二)、提供相關之書面或視聽資料。

(三)、派員至學生家中進行家庭訪問。

(四)、邀請學生家長或監護人及實際照顧學生之人參加家庭教育課程

其他適當方式。

(五)、為發揮家庭教育功能,預防學生發生重大違規事件或特殊行為並加強輔

導措施,得請求心理諮商、醫療、衛生、社政、警察、少年輔導機關或

社會團體之協助;必要時,得轉介至諮商輔導專業機構。

(六)、將有重大違規事件或特殊行為之學生資料建檔,記錄並追蹤其家長或監護

人及實際照顧學生之人接受家庭教育諮商或輔導情形,檔案資料應妥善保

管並保密。

七、實施內容

課 程 內 容

時數

課程類別

課程名稱

重要概念

核心課程

親職教育

正向對待自己之子女

子女管理自我之行為

孕育良好之生活與學習環境親子支持、互動與溝通

家庭支持(經濟、情感)

良好之親子互動

良好學習環境

家人溝通技巧

關懷與接納子女

至少四小時

偏差行為與協助


 

子女對自己之行為負責

規律之生活

子女之反社會行為

學校社區資源

子女交友情形

子女自律

選擇課程

父母之職責

親職教育

正向對待自己之子女

子女管理自我之行為

孕育良好之生活與學習環境

結合新生入學配合家長座談會辦理

家庭氣氛之營造

一致與適切之管教方式

完整之家庭功能

良好親子關係

感情融洽之家庭氣氛

依情形彈性訂定

家庭支持方案與資源

善用傳播媒體資訊

社會支援系統

舒緩社經壓力

學校安置系統

良好之親師關係

良好之社區環境品質

社區資源

兒童與青少年身心發展

兒童與青少年發展之需求

及早發現問題克服發展障礙

子女社會適應及自我調適能力

子女瞭解自我

發掘興趣與能力

發展自我概念

挫折容忍力

良好之生活適應能力

兒童與青少年壓力與抒解

壓力管理

健康之休閒環境

關心與同理子女

問題解決能力

子女課業輔導

兒童與青少年之次文化

社會增強方法

社會行為規範

人際關係能力

學習良好之社交技巧

同儕參與

 

親子共學


 

親子共讀之培養

家庭共同學習之概念

親子共學之方式、管道

重建家庭關係

促進責任行為減少非責任行為

增加家人相處時間

傾聽與表逹

情緒管理

正向自我對話

拒絕的技巧

傾聽子女之心聲

接納子女之情緒

家庭危機處理

問題解決之能力

尋找相關團體協助

減少家庭暴力

家庭成員正確之道德觀念

婚姻諮商

八. 本辦法經本校家庭教育委員會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