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_1-1-2_小小整理王(五年級)

報導主題: 家庭教育:小小整理王

報導記者:張雅惠 報導
活動日期 ﹕2013/5/17  
報導內容 ﹕
 
  
   【教學對象】:一年級  
【教學目標】:  
1.了解自己所擁有的物品應如何分類。 
2.可以做到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教學理念】:  
本教學活動的設計理念,是希望小朋友能將自己的物品分類整理好,學會對自己負責,更重要的是能夠幫忙分擔一些家事,從小就能養成整理物品、做家事的好習慣。  
 
【教學流程】  
1. 引起動機:遊戲:「支援前線」 
「支援前線」的遊戲讓同學以小組競賽的方式來進行。例如老師說:「我現在需要6支鉛筆、5本國語課本、3個水壺和4包衛生紙,看看哪一組最快找齊老師要的東西」,使學生可以對自己擁有的物品具備基礎的認識。 
教師提問:1.教師說明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東西,是否可以很快找出呢? 
2.東西如果隨便亂放,可以很快找的到嗎? 
【活動一】:.帶他回家: 
一、找到對的位置 
(一)老師準備二十張詞卡,每張詞卡標示出學習單上的物品:如「鉛筆盒」等等。 
(二)請同學上台來將這些詞卡進行分類擺放,還可以幫它們畫一個家喔!如:放在家裡(畫出家的樣子)、放在書包裡(畫出書包的樣子)。 
(三)請二至三位同學進行分享為何要這樣分。 
二、自己動手 
(一)請同學動手分類將東西歸回自己的櫃子。 
(二)互相觀摩,看看誰的櫃子整理得最好。 
(三)經過了剛剛的活動後,我們要選出「最佳整理王」,請小朋友推薦票選出最佳整理王,並請整理王分享他是怎麼整理他的櫃子的。 
【活動二】乾淨的家 
講述故事「怎麼辦」、「花小兔&小豬」:探討看到垃圾及撿到物品時該怎麼辦? 
【活動三】這是誰的事? 
講述故事「這是誰的事」,探討玩完玩具時,該怎麼處理?以及自己的物品應該自己收拾好,看到環境髒亂也應該動手整理。 
【活動四】、發下檢核表指導小朋友完成自我檢核部份,家人回饋的部份則帶回 家完成。 
【教學省思】  
許多小朋友都沒有整理自己物品的習慣,他們都習慣把整理物品當作是大人的責任,跟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等到要找東西時,才在那邊呼喊著爸媽,跟爸媽求救。其實,自己的東西應該要自己負責將它收拾好,要用的時候才不會手忙腳亂,像隻無頭蒼蠅的亂跑亂跳。整理自己的房間、衣櫃、書桌,都是做家事的一環,爸爸媽媽並不是我們的僕人,沒有義務在背後幫我們收拾善後,所以小朋友應該從小就養成整理物品的習慣,進而養成做家事的好習慣,畢竟「家」是大家共有的,每一個人都是家裡的一份子,所以家事應該大家一起分擔,不是嗎? 

支援前線我們贏了!

影 像 寫 真

 
 


芷萱是分類王! 

 
認真整理櫃子當中…

 
鈺潔的櫃子是不是很整齊呢?

 
檢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