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對象】:一年級 【教學目標】: 1.突破對性別角色的刻版印象。 2.了解作家事是全家的責任。 3.養成分擔家事的習慣。 【教學流程】: 一、準備活動: 1.製作紅公雞繪本 powerpoint 投影片。 2.準備投影機及相關電腦設備。 二、發展活動: (一)共同討論: 1.公雞和母雞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自然界中有哪些動物是媽媽動物帶小嬰兒? 3.有沒有爸爸雄物帶小嬰兒? 4.展示動物親子的圖片。 5.人類如何照顧自己的孩子? (二)閱讀「紅公雞」、故事內容介紹 1.老師逐頁導讀 2.提示小朋友注意插圖所表達的趣味 (三)分享和討論: 1.如果你是公雞你會孵這顆蛋嗎?為什麼? 2.可是公雞不會孵蛋,所以當紅公雞決定要孵這顆蛋,他遇到什麼情形? 3.紅公雞在孵蛋過程中,他擔心什麼?結果呢? 4.你的家庭中,通常男生(或爸爸)、女生(或媽媽)都做什麼家事?有沒有規定誰做?你會幫忙做嗎? 三、綜合活動 (一)演一演、看一看 1.擇故事一橋段,請學生做角色扮演 (二)想一想、說一說 *小組內先討論發表,再做全班分享 1.討論家中的家事應如何分配? 2.討論哪些工作需要分工合作,爲什麼? 3.討論哪些工作可以獨自完成,爲什麼? 4.對於家人辛苦照顧你,你有什麼話要對他們說?如何報 答他們? (四)寫一寫、觀摩觀摩 1.完成學習單 2.學習單書寫心得分享 3.作品展示 【教學省思】 時代不斷演進,觀念與時俱進。社會上出現了許多「女主外,男主內」的風潮,賺錢養家不再是男生的專職,女生也可以擔負起養家活口的責任,男生也可以負責家務。但詢問班上的同學,發覺大部分的家事都是媽媽、奶奶在做,家裡的「男生」很少在做家事。女生有可能要工作也要負擔大部分的家務,常常累到喘不過氣。其實,家是大家共有的,不應該分妳是女生就要負擔家務,你是男生就可以翹二郎腿,不必做家事。性別不應該是做家事的依據,就像故事裡的紅公雞一樣,養育小孩不一定只有女生,男生也可以做得很好。所以家事不應該分性別,身為家中的一份子,大家都有責任維護家的整潔。做家事,就從不分男女開始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