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_1-1-2二上性別平等教育教案

性別平等教育教學單元活動設計

單元活動

愛家活動一起來

年級

二年級

教材來源

繪本南瓜湯 自編

教學
時間

2節,60分鐘

教學領域

彈性時間

教學
資源

磁鐵片、繪本[南瓜湯]、工作卡

教學目標

  1. 明瞭擔任家事是依個人能力及意願而非與性別有關
  2. 了解自己的能力與興趣,會積極的參與家事
  3. 了解父母的辛勞,體認家事分工合作的精神

教材分析

  1. 學生已有做家事的經驗
  2. 透過[扮家家酒]的活動方式,引導學生從做中學體驗做家事的樂趣
  3. 透過家事分工的探討,讓兒童了解到家事分工的因素及重要性

教學活動

時間

評量重點

注意事項

  1. 準備活動:
    1. 課前準備:

    請小朋友自行選定擔任家中的某個角色(爸、媽、哥、姊、弟、妹),並製作可掛胸前的角色卡。

    1. 引起動機:教師導讀繪本[南瓜湯]
      1. 鴨子為什麼生氣又離開家?
      2. 如果你是這三個小動物的朋友,你會怎麼幫助他們解決這件事?
      3. 老師請小朋友將角色卡掛在胸前,說明本班將要辦一個[家家酒]遊戲,假裝我們要大請客,在請客之前做哪些準備?

 

  1. 發展活動:大請客
    1. 家事分工:

    1. 請小朋友舉手發表,「請客」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2. 老師舉起一張工作卡,讓學生認養自己喜歡的工作。

    3. 當不同的角色同時爭取同一份工作時,老師和小朋友討論這份工作適合哪個角色(例如:爸爸或媽媽)來做?為什麼要由他來做呢?

    4. 協調由一位或兩位擔任這份工作,再把工作卡發給認養者。

    5. 依據角色所屬的性別不同,男女各分兩邊坐下。

    6. 老師將事先準備好的[角色工作分配表]貼於黑板。

 

 

 

 

 

 

40′

 

 

 

 

 

 

 

 

 

 

 

40

 

 

 

 

 

 

 

 

 

 

 

 

 

 

 

 

完成角色卡

 

 

學生專注聽講

 

 

 

 

 

 

 

 

 

 

 

舉手發表

 

 

 

 

 

熱烈討論

 

 

 

貼在正確的位置。

 

 

 

前二天指導並提醒學生完成角色卡。

 

 

強調家事分工依個人能力及興趣

 

 

 

 

 

 

 

 

 

 

教師將事先準備的工作卡,依學生所說張貼在黑板。

 

老師引導學生做觀念的澄清。

 

爸爸哥哥弟弟一邊;媽媽姐姐妹妹一邊。

指導學生張貼於正確的位置。

 

教學活動

時間

評量重點

注意事項

  1. 教師提問:(1)誰的工作量比較多?

    (2)弟弟如果想做媽媽的工作可以嗎? 為什麼?如果想做姐姐的工作可以嗎?為什麼?

    (3)如果你是家中的爸爸或媽媽你要怎麼分配大家的工作呢?是根據什麼理由來分的?

 

 

 

 

 

 

 

 

舉手回答

 

 

 

 

引導學生了解家事的分工要依據個人的能力與興趣而非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

 

 

 

家事工作分配表

角色

爸爸

哥哥

弟弟

媽媽

姊姊

妹妹

工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