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內重大違規-個案進入二級輔導

常態國中部班群會議記錄

日期:101/10/2(二)

時間:16:30~18:30

主席:駿良、怡瑩     紀錄:咏欣

議 議 程

◎導師費說明 vs導師積分


◎G9 議題


親師有約- 家長個案管理

  1. 三級個案○○、○○、○○家長皆於10/2親師有約,○○家長未到而已。
  2. 課堂手機規則因老師而異,執行標準不一,造成困難;出缺席的紀錄也未確實而有缺漏。
  3. 希望以上的策略(手機、出缺席)可以持續,策略在親師有約時有很大的效果,家長立即執行請假動作,但仍需持續針對四位同學做紀錄處理。
  4. 手機使用原則:上課不能使用手機與用手機充電,(是否要沒收手機需討論)
  5. 若策略上有執行的困難,可直接找巧晴與駿良詢問。
  6. 自主空間指導語(打擾到我)因尊重的問題,而沒有效用。但○○、○○較可提醒,而○○較無意識,○○則是毫無效果。老師提醒方式可依個案而有不同,如○○的提醒方式需以肢體接觸,○○對肢體接觸較為敏感等,統一原則為需當場對事件做澄清。
  7. 目前出缺席未有紀錄的課堂在記錄表上以「-」登記,請老師填補。
  8. ○○家長對其他家長在等待較有反應,對於○○狀況家族老師感覺只需書面文件即可,其他的情緒反應在學校上,如腳踏車事件與課業情況下降等。家族老師目前先主動連絡一次,之後以給予書面文件方式通知。

◎請各家族回應於今天10/2就寢前回應期末行動學習活動初步構想


◎67年級牙齒檢查


◎10/11(四) PM7:00~8:00 12年國教說明會請老師們留下一同參與。


個案○○、○○進入二級輔導-校內重大違規

領域及班群老師策略

  1. 目前在領域有普遍的干擾情況,兩者皆善辯論,如○○認為老師好壞本來就可以做比較。老師可準備如何回應,針對論點可以更高明的戳破,但如果沒有把握時,可無需對話。
  2. ○○

    (1) 皆地下化,但老師積極與之對話,○○會有反應。

    (2) 當○○行為出現領域老師困擾,可以不用針對○○處理,直接「大暫停」,以我訊息表達,讓○○意識到並自我改善,若針對○○,易有反撲行為,被移情為權威之角色。

    (3) 讓○○講出真正的話後(顯性行為),再以○○認為的形象與之對話。(駿良老師預想的處理歷程)

    (4) 未有病識感。

  3. ○○

    (1) 性格為二分法或喜好分明,隱性動作:私下跟老師反映老師爛、學校好老師都走了、不看老師向老師舉中指。當違抗出現,可直接讓行為發生,如那直接去找○○老師啊!解決他移情的對象。

    (2) 抱怨時會用哲學性的思維去辯論,老師也可用哲學性的語言去回應,適時再就「戰爭」話題釐清目前狀況,持續以我訊息提醒。(駿良老師處理歷程)

    (3) 找到夥伴(○○)將隱性動作明顯化。

    (4) 目前正在反思、沉思自己的好戰性格,未在爭辯,並出現協助他人的性格,但還不定。

    (5) 需班群與領域老師一起做觀察:是否出現好戰性格或違抗行為?喜惡分明的表達是否降低?協助他人的動作是否變多?

    (6) 已有病識感。

◎本週班群活動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