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_3-1-1家庭教育活動

報導主題: 103新生親職講座

報導記者:吳佳慧 報導
活動日期 ﹕2014/9/25
報導內容 ﹕
   103.9.30新生入學日,是學校、家長與新生的大日子,今天起孩子將進入嚴謹學習的國小階段,校長、主任為家長講述12年國教的教育觀、家庭教育與孩子成長…等,協助家長明瞭未來學習的走向,與教育的觀念。

 

親師生一起合影於聰勤門前

影 像 寫 真

 

 


熱烈地出席反映家長對孩子的關照


親職講解,釐清教育新觀念


認真聽講協助孩子發展潛能


校長與主任

103-2-1-2公館國民小學家庭教育諮商輔導辦法

宜蘭縣公館國民小學提供家庭教育諮商輔導辦法

 

一、依據:

1.家庭教育法第十五條之規定。

2.宜蘭縣政府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一月十五日秘法字第0960007801號令。

二、目的

1.為使本校學生之家長建立正確之家庭教育觀念,增進家庭生活知能,以 落實家庭教育諮商輔導,早期介入危機及高風險家庭,減緩家庭問題惡化。

2.對於有重大違規事件或特殊行為學生之家長或監護人,提供家庭教育諮商輔導課程,以增進其家庭教育相關知能,協助其輔導子女改善行為。

3.建立危機及高風險家庭社區預防網絡,整合區域服務資源網絡。

三、對象

本校重大違規事件或特殊行為學生之家長或監護人。

四、實施方法

全校教職員工發現有重大違規事件或特殊行為學生時,應即通知實施輔導相關人員(導師及輔導教師),實施輔導相關人員接獲通報後,立即通知學生家長或監護人,並依其違規情節輕重,以下列方式提供家庭教育諮商輔導。

1.以電話進行家庭教育諮商輔導。

2.運用通訊方式提供改善之建議。

3.提供相關之書面或視聽資料。

4.派員至學生家中進行家庭訪問。

5.邀請學生家長或監護人到校實施個案諮商輔導。

6.邀請學生家長或監護人參加學校提供之家庭教育課程。

7.其他適當方式。

五、社會資源運用:

1.本校提供家庭教育諮商輔導時,得結合學生家長會辦理或請其協助輔導。

2.本校為發揮家庭教育功能,預防學生有重大違規事件或特殊行為之發生及加強輔導措施,得請求醫療、衛生、社政、警察、少年輔導機關、社會團體提供協助。

3.如評估為高風險家庭則依規定通報外。

六、實施內容

1.本校提供家庭教育諮商輔導課程之內容及時數如附表。

2.導師就核心課程中之親子支持、互動與溝通須實施至少2小時;輔導教師就核心課程中之偏差行為與協助須實施至少2小時,其他選擇課程可由學校親職講座課程或活動鼓勵家長參加。

課 程 內 容

時數

課程類別

課程名稱

重要概念

核心課程

親子支持、互動與溝通

家庭支持(經濟、情感)

良好之親子互動

良好學習環境

家人溝通技巧

關懷與接納子女

至少四小時

偏差行為與協助

子女之反社會行為

學校社區資源

子女交友情形

子女自律

子女對自己之行為負責

規律之生活

選擇課程

父母之職責

親職教育

正向對待自己之子女

子女管理自我之行為

孕育良好之生活與學習環境

由學校自行彈性訂定

家庭氣氛之營造

一致與適切之管教方式

完整之家庭功能

良好親子關係

感情融洽之家庭氣氛

家庭支持方案與資源

善用傳播媒體資訊

社會支援系統

舒緩社經壓力

學校安置系統

良好之親師關係

良好之社區環境品質

社區資源

兒童與青少年身心發展

兒童與青少年發展之需求

及早發現問題克服發展障礙

子女社會適應及自我調適能力

子女瞭解自我

發掘興趣與能力

發展自我概念

挫折容忍力

良好之生活適應能力

兒童與青少年壓力與抒解

壓力管理

健康之休閒環境

關心與同理子女

問題解決能力

子女課業輔導

兒童與青少年之次文化

社會增強方法

社會行為規範

人際關係能力

學習良好之社交技巧

同儕參與

親子共學

親子共讀之培養

家庭共同學習之概念

親子共學之方式、管道

重建家庭關係

促進責任行為減少非責任行為

增加家人相處時間

傾聽與表逹

情緒管理

正向自我對話

拒絕的技巧

傾聽子女之心聲

接納子女之情緒

家庭危機處理

問題解決之能力

尋找相關團體協助

減少家庭暴力

家庭成員正確之道德觀念

婚姻諮商

 

七、資料管理:

本校將有重大違規事件或特殊行為學生資料建檔,記錄並追蹤其家長或監護人接受家庭教育諮商輔導情形,檔案資料必須妥善保管並保密。

八、本辦法奉校長核可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承辦人:趙力行            教導主任: 劉屾垚           校長:彭芳玲

103 2-1-1宜蘭縣立公館國民小學高關懷學生名冊

 

密件

 

 

 

 

宜蘭縣立公館國民小學高關懷學生名冊102.3.18 起適用)

 

列案日期

 

年級

 

姓名

 

(請以姓氏○○表示,例:林○○)

 

特殊家庭背景

 

高關懷學生

 

指標

 

高關懷學生

 

輔導策略

 

103.9.23

 

 

周○○

 

¢單親

 

¢隔代教養

 

£原住民

 

£新住民子女

 

¢其他:

 

□有中輟之虞

 

□有嚴重行為問題

 

□有犯罪可能

 

□家暴事件(包括身體或精神虐待)

 

□性平事件

 

□霸凌事件(包括施凌者及受凌者等關係人)

 

□精神疾病或疑似精神疾病

 

□有特殊教育服務需求

 

■學生目前無立即危機,但需對家庭或學生提供進一步協助

 

()啟動通報機制

 

□性平機制

 

□校安通報

 

□社政通報

 

□藥物濫用通報

 

□自殺防治中心通報

 

()轉介服務方案

 

□區域性諮商中心 

 

□宜蘭高中心衛中心

 

□中介教育

 

□特殊資源中心

 

□家庭教育中心 

 

□其他服務方案名稱            

 

() ¢需安排認輔老師      

 

() ¢需安排高關懷課程

 

()□目前暫無積極介入處遇之需求

 

102.9.18

 

 

林○○

 

¢單親

 

¢隔代教養

 

£原住民

 

£新住民子女

 

¢其他: 多重障礙

 

□有中輟之虞

 

□有嚴重行為問題

 

□有犯罪可能

 

□家暴事件(包括身體或精神虐待)

 

□性平事件

 

□霸凌事件(包括施凌者及受凌者等關係人)

 

□精神疾病或疑似精神疾病

 

¢有特殊教育服務需求

 

■學生目前無立即危機,但需對家庭或學生提供進一步協助

 

()啟動通報機制

 

□性平機制

 

□校安通報

 

□社政通報

 

□藥物濫用通報

 

□自殺防治中心通報

 

()轉介服務方案

 

□區域性諮商中心 

 

□宜蘭高中心衛中心

 

□中介教育

 

¢特殊資源中心

 

□家庭教育中心 

 

□其他服務方案名稱            

 

() □需安排認輔老師      

 

() ¢需安排高關懷課程

 

()□目前暫無積極介入處遇之需求

 

102.9.18

 

 

黃○○

 

¢單親

 

£隔代教養

 

£原住民

 

£新住民子女

 

¢其他:曾為兒少個案

 

■有中輟之虞

 

□有嚴重行為問題

 

□有犯罪可能

 

□家暴事件(包括身體或精神虐待)

 

□性平事件

 

□霸凌事件(包括施凌者及受凌者等關係人)

 

□精神疾病或疑似精神疾病

 

□有特殊教育服務需求

 

■學生目前無立即危機,但需對家庭或學生提供進一步協助

 

()啟動通報機制

 

□性平機制

 

□校安通報

 

□社政通報

 

□藥物濫用通報

 

□自殺防治中心通報

 

()轉介服務方案

 

□區域性諮商中心 

 

□宜蘭高中心衛中心

 

□中介教育

 

□特殊資源中心

 

□家庭教育中心 

 

□其他服務方案名稱            

 

() □需安排認輔老師      

 

()■需安排高關懷課程

 

()□目前暫無積極介入處遇之需求

 

102.9.18

 

 

黃○○

 

¢單親

 

£隔代教養

 

£原住民

 

£新住民子女

 

¢其他:曾為兒少個案

 

■有中輟之虞

 

□有嚴重行為問題

 

□有犯罪可能

 

□家暴事件(包括身體或精神虐待)

 

□性平事件

 

□霸凌事件(包括施凌者及受凌者等關係人)

 

□精神疾病或疑似精神疾病

 

□有特殊教育服務需求

 

■學生目前無立即危機,但需對家庭或學生提供進一步協助

 

()啟動通報機制

 

□性平機制

 

□校安通報

 

□社政通報

 

□藥物濫用通報

 

□自殺防治中心通報

 

()轉介服務方案

 

□區域性諮商中心 

 

□宜蘭高中心衛中心

 

□中介教育

 

□特殊資源中心

 

□家庭教育中心 

 

□其他服務方案名稱            

 

()□需安排認輔老師      

 

()■需安排高關懷課程

 

()■目前暫無積極介入處遇之需求

 

本表不敷使用請自行增加。

 

 

承辦人                     主任                      校長

 

102_3-1-1_祖孫週宣導

學校名稱:公館國小

活動名稱:祖孫週宣導

辦理日期(時數):102年10月15日(1 小時)

舉辦地點:集合場

參加對象(人數):1-6年級學生,139人

家庭教育內涵:關懷家人

活動簡述說明:劉主任宣導祖父母在現代家庭的價值,利用有獎徵答的方式,請學生回答祖父母在家裡如何照顧及幫忙家庭,請學生要知恩並回報。

活動照片:

imageimageimageimage

imageimageimageimage

102_1-1-2_家庭教育朝會宣導

學校名稱:公館國小

活動名稱:家庭教育朝會宣導

辦理日期(時數):102年09月13日( 1小時)

舉辦地點:集合場

參加對象(人數):1-6年級學生,139人

家庭教育內涵:家庭生活經營與管理

活動簡述說明:劉主任利用朝會時間宣導如何在家裡幫忙家務,期望學生不分男女、年紀大小都能幫忙做家事並進行有獎徵答。

活動照片:

imageimageimageimage

 

imageimage

102_1-1-2_六下教案及教學活動報導

宜蘭縣公館國小六年級下學期家庭教育教學方案

主題名稱

愛的行動

設計者

王添德、莊錫賓

參考資料

新北市101年度優良家庭教育教學方案徵選(新莊區民安國小林雅清,邱沛羚老師設計之教學方案)

六下國語課本(南一版)第三課魯冰花

六下國語課本(南一版)第十課祝賀你,孩子

教育部家庭教育專網之我和我的孩子:一本給家長的手冊(高年級)

年級

六年級

人數

30

節數

3

設計理念

課程設計的中心概念在於觸發學童關懷家人的心意,進而引導思考行動方法,運用各式媒材推動子職教育。課程媒材包含藉由教育部家庭教育專網之我和我的孩子:一本給家長的手冊(高年級)宣導手冊,及學童熟悉的日本卡通「櫻桃小丸子」,視障歌手蕭煌奇先生創作的歌曲「阿嬤的話」,以及YOUTUBE網站膾炙人口的「媽媽之歌」,無論是家庭生活互動點滴,亦或是代間關係的維繫和影響,都是家庭教育當中的關鍵課題。

家庭教育可以說是培養以親情為基礎的人際關係技巧,提供學童省思重視相互尊重的機會,並且練習溝通技巧,最後能將意念化為行動,為家庭的和樂和諧貢獻己身之心力。

我們相信,良好的溝通是幸福家庭的首要指標,透過家庭教育課程的練習,將有效增進親子在家庭中的互動品質,期待家長的回應,能一同分享家庭教育開花結果的喜悅。

學生先備知能分析

1. 六年級學生已具有描述家人關係及家人互動情形的能力,可以開始思索自己在家庭中角色,分享改善與家人相處的經驗。

2. 高年級學童已具備基本的美勞技巧,也有觀察及表達情緒、描述狀況的能力。

教學資源

1. 媒體運用:透過學生熟習的卡通情節,淺顯易懂的教育部宣導歌曲,和詼諧逗趣的網路影片,探討家庭成員互動的方式。藉由討論過程,練習溝通技巧。

2. 體驗活動: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讓逐漸將生活重心由家庭生活轉向同儕團體的高年級學童,練習與扮演家人角色的同學相互擁抱,重溫親子擁抱的溫暖。

3. 學習單記錄:將範例和自身行動的五到方式記錄下來,讓學童有價值澄清的機會,透過書寫過程,發現平時忽略的內在想法。

教學方法

討論教學法、發表教學法、角色扮演法

對應家庭教育指標

九年一貫/高中能力指標

I-1-3-1瞭解家庭成員的發展樣貌,並正向看待家庭成員

I-1-3-2瞭解兒童的家庭責任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家政教育

4-3-1瞭解家人角色意義及其責任。

4-3-2運用溝通技巧與家人分享彼此的想法與感受。

4-3-4參與家庭活動、家庭共學,增進家人感情。

語文(國語文)學習領域

3-3-3-1能正確、流利且帶有感情的與人交談。

語文(閩南語)學習領域

5-3-2能運用閩南語寫出自己的感受與需求,並表達對他人的關懷。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

2-3-3覺察家人的生活方式,分享改善與家人相處的經驗。

十大基本能力:表達、溝通與分享

2-3-3-2分享與家人溝通的技巧及其經驗。

2-3-3-3分享改善與家人相處的經驗與方法。

教學架構與安排

clip_image001

指標

對應

教 學 活 動

時間

教學

資源

教學

評量

〔家政〕

4-3-1

〔家庭〕

I-1-3-1

〔語文〕

3-3-3-1

〔十大基本能力:表達、溝通與分享〕

2-3-3-2

2-3-3-3

〔語文〕

3-3-3-1

〔家庭〕

I-1-3-2

〔語文〕

3-3-3-1

〔家政〕

4-3-2

〔語文〕

5-3-2

〔綜合〕

2-3-3

〔十大基本能力:表達、溝通與分享〕

2-3-3-2

2-3-3-3

〔家庭〕

I-1-3-2

◎活動一:愛家舞一舞

第一節課

壹、準備活動
教師準備影片的連結和主題看板。

貳、發展活動
一、引起動機
進行「愛家舞一舞」帶動唱,揭示主題看板,問學童以下問題:
1. 5月15日是什麼日子?
2.為什麼要訂定國際家庭日?
3.愛家行動有哪幾種方法?
4.舉例說明這五種方法。
二、發展活動
(一)教師先播放「櫻桃小丸子–火鍋引起的騷動」短片。
(二)與學生進行討論:
1.櫻桃家發生什麼事?
2.丸子媽媽對於女兒的主張怎麼回應?
3.丸子姊姊對於妹妹的煩惱怎麼回應?
4.丸子爺爺為什麼哭了?
5.丸子爺爺對於孫女的堅持,怎麼做?
6.故事結局是什麼?
7.你對這家人的互動,感覺是什麼?

參、綜合活動
一、教師歸納:家庭生活充滿酸甜苦辣,不同事件每個人觀感不同,應該彼此尊重。
二、角色扮演:徵求志願者扮演丸子一家人,練習換個說法來溝通。
三、分享與討論:未扮演的同學對於改編的對話,提出肯定或建議

◎活動二:愛家行動首部曲

第二節課

壹、準備活動
教師準備「媽媽之歌」影片的連結和「愛家行動首部曲」學習單。

貳、發展活動
一、引起動機
播放YOUTUBE「媽媽之歌」,揭示中文歌詞內容,強調母親對於子女無微不至的照顧。
二、發展活動
(一)發下學習單,分組討論二則範例內容與愛家515行動的項目。
(二)各組上台解說二項討論出來的內容,並由其他組別提出肯定或建議。
(三)學生個別書寫愛家行動,再由組內討論出獲得最多認同的五項行動,上台發表。
(四)「手到」行動這一項,由(三)分享的同學進行家人角色扮演,練習愛的擁抱。最後全班進行愛的抱抱練習。

參、綜合活動
老師歸納:
愛的行動要即時,鼓起勇氣回家練習操作,請家長在聯絡簿的小日記上簽名、回饋。

◎活動三:愛家行動二部曲

第三節課

壹、準備活動
教師準備「阿嬤的話」影片的連結和「愛家行動二部曲」範例檔,學生準備四開圖畫紙和繪圖工具。

貳、發展活動
一、引起動機
播放視障歌手蕭煌奇先生創作的歌曲「阿嬤的話」MV,教師強調親子或祖孫緣分的珍貴,生命無常,珍惜生命的每一刻。
二、發展活動
(一)結合教育部家庭教育專網之我和我的孩子:一本給家長的手冊(高年級)
教師以範例作品說明創作主題,講解比賽規定,圖畫需平面、手繪,文字內容則是敘明圖意或發抒創作理念。
(二)週末回家完成,作品製作完成,將佈置於班級布告欄,以宣揚愛家精神。
(三)展覽二星期後將作品帶回家和家人分享,無聲的「愛的小語」傳遞真摯的情感,並擁抱家人。

參、綜合活動
教師歸納:
維持和家人互動的習慣,練習正向的溝通方式,感恩我們身邊永遠的後盾,每一天都是開始愛的行動的好日子。

5

15

8

2

6

4

6

8

6

10

8

2

6

32

2

單槍投影機、電腦、主題看板

單槍投影機、電腦

角色扮演道具

單槍投影機、電腦

學習單

單槍投影機、電腦

範例學習單、

四開圖畫紙、繪圖工具

口頭評量

口頭評量

實作評量

口頭評量

口頭評量

觀察評量

口頭評量

實作評量

實作評量

 

 

 

 

 

 

 

 

 

 

image

102_1-1-2_六上教案及教學活動報導

宜蘭縣公館國小家庭教育教案

主題名稱

在外照顧自己

使用時間

3節

設計者

曾繁琦

使用班級

六年孝班

參考資料

六上綜合、六上體健

班級人數

14人

設計理念

我因為畢業旅行住在外面,我該做些什麼,才能讓家人安心?我不該做些什麼,才能讓家人安心?

金錢的花費什麼是需要的?什麼又是不需要的?出門在外多少錢帶在身上才是必要的?

你覺得媽媽每天回到家應該要花多少時間在做家務?為什麼你的計算會是這樣,給老師你的試算方式。

只有爸媽在做家務你覺得應該嗎?不應該的話,要有哪些人的協助才合理?為什麼?

學生先備知能分析

1. 比較家庭成員間的角色、權利及責任

2. 與家人分享生活經驗

3. 瞭解金錢與物品的價值

4. 規劃、執行與檢討自己的生活作息安排

教學資源

相關書籍 班級週記

教學方法

價值澄清 報告 實際體驗 實作

對應家庭教育指標

I-1-3-2瞭解兒童的家庭責任

I-2-3-3主動關懷家族成員

II-1-3-2瞭解傳播媒體對消費的影響

II-2-3-1瞭解家人作息,並參與規劃家庭生活活動(綜合2-3-3)

指標

對應

教 學 活 動

時間

教學

資源

教學

評量

I-1-3-2瞭解兒童的家庭責任

I-2-3-3主動關懷家族成員

II-1-3-2瞭解傳播媒體對消費的影響

II-2-3-1瞭解家人作息,並參與規劃家庭生活活動(綜合2-3-3)

單元一 討論出門在外需要攜帶的東西

我們利用綜合課的時間兩班討論這次畢旅需要攜帶的東西,老師並要我們討論不要攜帶的東西。不少同學都想帶手機,老師認為若是攜帶智慧型手機,往往價格就需要很高,若是不慎丟掉,會讓整個的行程都不愉快;另外,在遊樂區不斷的使用手機接收訊息,這不是浪費了自己遊戲的時間?

因此,老師希望大家討論表決出不要攜帶的東西,並且再第一天晚間確實做到給家人的平安回報。

單元二 要用多少錢才夠

社會課當中提到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經濟能力、物品價格、物品品質。並且要有適當的消費態度,學會量入為出、減少不必要消費,並養成記帳習慣。

記帳的方式要記錄自己的收入與支出的項目及金額,了解自己的消費情形。記帳內容要包括:日期、消費項目、收入、支出、結餘等。

單元三 收拾乾淨

老師希望同學出門在外也要學習自己收拾飯後的餐具,以及個人的寢具。這不但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讓人覺得有家教的舉動,也希望這樣的生活習慣能帶回家去,分擔家人的家事負擔。

40分

40分

40分

校外教學攜帶物品通知單

個人的金錢使用記錄

當日的餐具及個人的寢具

價值澄清

討論

實作 學習

實作 學習

        

宜蘭縣公館國民小學六年級校外教學(畢業旅行) 攜帶物品通知書

敬愛的同學家長您好:

學校六年級的校外教學(畢業旅行)即將在下週二舉行,相信學生自己及同學間都很期待,希望將美好的影像及回憶一起裝進相簿裡,也希望能夠購買回許多的紀念品回憶當日的美好。因此許多同學跟老師要求攜帶時下流行的3C商品,包括數位相機、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等可供攝影的器材。

因為這些提供攝影的器材,在價位上動輒上萬,甚至一隻智慧型手機高達兩萬餘元,而這些並非老師及貴子弟能夠負擔的範圍,這些器材掉了也實在是一筆龐大的金額,因此老師希望貴子弟能夠盡量不要攜帶,老師會盡可能的協助拍攝各組同學的活動照片。這裡只需要同學另外攜帶一張公共電話卡,方便在晚上與家裡報平安,並勿攜帶過多的金錢,兩班導師與同學的共識為每位同學僅可攜帶500元,以免帶過多的金錢造成浪費,在此感謝家長的配合。

………………………………………………

宜蘭縣公館國民小學六年級校外教學(畢業旅行)攜帶物品通知回條

家長姓名: 學生姓名:

緊急連絡電話:

宜蘭縣公館國小六年級導師謹上

報導主題: 六年級校外教學(畢業旅行)的學習


報導記者:林群馨老師、曾繁琦老師 報導

活動日期 ﹕2013/10/23

報導內容 ﹕

家庭教育
這一次的校外教學我們除了有在外學習到了天文及科學的知識之外,我們還在老師的指導之下學習到了家事方面的工作,例如:衣服的收拾摺疊、起床後寢具的收拾、餐具的收拾及整理。並且在事前老師跟我們討論是否需要攜帶手機,以及昂貴的電子產品,也跟我們討論出門在外的金錢使用,以及記帳的方式,希望我們把這些都帶回到家裡,學習讓我們辛苦的家長能夠減輕負擔。

clip_image002

吃完東西要記得整理餐桌。

影 像 寫 真

clip_image004
看看我們整理的多麼乾淨,碗筷及殘渣都分開來放。

clip_image006
兩班同學一起用餐,一起合作收拾。

clip_image008
連桌面也要擦得一乾二淨。

clip_image010
在學校時就先學習收拾自己的行李,包括衣服的摺疊。

週記 1021005

畢業旅行已經過去了,雖然不想讓大家一直沉浸在這樣的歡娛當中,但是希望你在這篇週記當中,記錄下一些快樂的回憶。

另外,老師有幾個問題想問大家,請大家仔細回答,首先是老師不讓大家帶手機,請問在這次的旅程中有造成什麼樣的不方便嗎?除了不能「打卡」以外,是不是沒有一些牽掛,玩得也放心許多?如果你是老師你的做法會是什麼?再來是許多同學都只花了一、兩百元,但老師看大家又買飲料、買冰、又買泡麵、餅乾的,卻也不會花費太多,所以限制五百元會不會造成你的阻礙?如果你是老師你的做法會是什麼?

所以這次的週記,老師一共要寫三項,看清楚、聽明白是哪三項內容,不要再狀況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