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_1-1-2_三下教案及教學活動報導

家庭教育教案

單元名稱

我與家人

設計者

林玲儀

教學時間

120分鐘

教學對象

三年級

配合現有教材

南一版國語

能力指標

【語文】C-2-1 能充分表達意見。

【家庭】4-3-2 了解家人角色意義及責任。

活動目標

1.認識家庭的意義及功能。

2.增進家庭的支持與溝通。

3.能關心長輩的想法。

教學活動

時間

教學資源

第一節 請原諒我

【引起動機】

1.影片請你原諒我。藉由影片中的主角

心麗的畫面, 一一倒敘出音樂盒被摔壞

的前後經過,及她寫便條給媽媽和弟弟

表達內心的感受,如何表現她勇敢認錯

的負責行為

【發展活動】

1. 學生先說說此影片主要傳達的意涵

是什麼

2. 發表對此影片的感想

3.說出自己在家裡發生過的類似經驗及

不同的解決方法

4.討論當情緒不佳,抒發情緒的恰當方

式有哪些?

(1)分組討論

(2)請小朋友將小組討論的抒發情緒方

式寫出來。

(3)教師提問:哪些抒發情緒的方式比

較恰當?

(4)請小朋友發表看法,大家一起討論。

【綜合活動】

1.教師歸納:家庭可以提供教養、保護、

溝通及支持的功能。但是當你有需要協助

時,可以求助專門機構。

2.完成學習單。

第二三節 阿公、阿嬷與我

【引起動機】

1.請學生說說照片中阿公、阿嬷在怎樣的

情況下拍的照片。

2.說一說阿公、阿嬷平時在家中都忙些什麼。

3. 說一說阿公、阿嬷的娛樂活動有哪些。

【發展活動】

1.請學生畫出與阿公、阿嬷一起活動的情形。

2.先想一想與阿公、阿嬷一起做過哪些活動

【綜合活動】

1.向同學介紹所畫出的圖。

10分鐘

20分鐘

影片

10分鐘

10分鐘

60分鐘

10分鐘

照片

圖畫紙

蠟筆

教學評量

口語表達、參與討論、完成學習單與圖畫。

      

 

教學活動照片:


報導主題: 語文領域/家庭教育請你原諒我三孝


報導記者:林玲儀 報導

活動日期 ﹕2013/5/3

 

報導內容 ﹕

本課藉由心麗腦海浮現的一幕幕畫面,倒敘出音樂盒被摔壞的前後經過,及她寫便條給媽媽和弟弟表達內心的感受,及表現勇敢認錯的負責行為
學生發表對此課的想法,並說出自己在家裡發生過的類似經驗及不同的解決方法,寫出抒發情緒的方式
.

 

clip_image002

觀看本課的補充影片請你原諒我

影 像 寫 真

 clip_image004
習寫學習單

clip_image006
說出不同的解決方法

clip_image008
說出自己在家裡發生過的類似經驗

clip_image010
心麗寫便條向媽媽和弟弟認錯

102_1-1-2_三上教案及教學活動報導

活動名稱

眉來眼去

設計者

三年級教師群

教學時間

40分鐘

適合人數

全班

配合現有教材

社會

能力指標

健康與體育健康心理

【6-2-4】學習有效的溝通技巧與理性的情緒表達

【6-1-4】認識情緒表達及正確的處理方式

六大議題家政教育

【4-2-3】用適當的語詞向家人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情感。

【4-2-5】激發對家庭或生活問題的好奇心及敏銳觀察力。

活動目標

1.能做到說話及聽話時,眼睛注視對方。

2.能清楚的說出自己的心情。

活動流程及內容設計

時間

活動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

情境敘述

放學後,安安跑回家,今天老師發下數學試卷,上面用紅筆寫著一個1兩個0,是一百分耶。安安拿著試卷衝進家大聲叫著:「媽媽!」沒想到安安的媽媽說:「安安你小聲些,這麼吵,弟弟剛才睡著你安靜不行嗎?」轉過身走進廚房做晚餐,安安放下書包跟著進廚房叫:「媽!」「拜託!安安,你沒看到我在忙嗎?你該去寫功課了!」媽媽不耐煩的說。

【發展活動】

1. 討論

(1)這種情況你遭遇過嗎?

(2)你的感受是什麼?

(3)自己可以做那些改變?

2. 歸納:好的傾聽應該怎麼做?

『傾聽技巧』步驟及提示

步 驟 提 示

我看著對方 * 友善的看著對方的眼睛

表現出專心聽的樣子 * 身體自然向前傾

聽清楚對方說什麼 * 點點頭

3. 應用討論的結果,實際作一次。

【綜合活動】

遊戲一、「我的眼睛會說話」

說明:右眼代表10位數,左眼代表個位數。第一位同學眨眼表示號碼,依此傳下去,由最後一位同學回答數字。

流程:1.示範。

2.分組。

3.抽數字牌。

4.遊戲開始

老師帶領學生討論:

1.眼睛的動作,可以表達些什麼?

2.除了眨眼,眼睛還有什麼其他的表達動作?

……第一節結束……

教學評量

1. 口語表達

2. 學習單

3. 實作

指導要點及注意事項

三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的長度在前20分鐘因此以遊戲的方式延續學習的歷程

備註

此年段學生正值具體運思期,可以根據具體經驗思維,以課堂上所學之技巧遷移至日常生活中應用。

活動名稱

好話輕輕說

設計者

三年級教師群

教學時間

80分鐘(2節)

適合人數

全班

配合現有教材

健康與體育

能力指標

健康與體育健康心理

【6-2-4】學習有效的溝通技巧與理性的情緒表達

【6-1-4】認識情緒表達及正確的處理方式

六大議題家政教育

【4-2-3】用適當的語詞向家人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情感。

【4-2-5】激發對家庭或生活問題的好奇心及敏銳觀察力。

活動目標

1.能清楚的說出自己的感受

2.學會情緒的表達

活動流程及內容設計

時間

活動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情境故事

隔壁的李大明哥哥上成功嶺,接受新兵訓練。懇親日那天爸爸和媽媽帶了他最愛吃的炸雞給他。但是他吃了一口就賴在地上,大聲哭叫著說:「這不是肯德基…..這不是肯德基……。」

10分鐘

1.請小朋友分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大明李爸爸李媽媽

2.肯德基是一種炸雞的品牌,小朋友覺得比其他品牌的炸雞好吃,因此吃到別種,就會有情緒上激動的表現。

3.以主角「李大明」的舉動為題進行討論。

【發展活動】

(一)教師帶領學生共同討論:

1.大明哥哥的舉動,曾經發生在你的身上嗎?

2.若是你給你的不是你要的,要如何表示出自己的不喜歡?

3.你要的沒給你,如何說出心中的話?

4.你看到別人哭哭啼啼的說話,有什麼感覺?

(二)教師歸納:說出自己感受的方法(句型)

*(使你不舒服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出你的感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好的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一些改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說明作業單二

第一節結束

16分鐘

9分鐘

5分鐘

(敎師可以用類似的題材作為變通)

句型 示例

*你做的__________(使你不舒服的事)

*讓我覺得________(說出你的感覺)

*他造成了_________(不好的影響)

*我希望___________(做一些改變)

教學評量

1.口語表達

2.學習單

學習單1 三年( )班( )號 姓名:( )

1. 遊戲中我是說話的人,

對方不聽我說話我的感覺是( )。

2. 遊戲中我是聽別人說話的人,

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麼我的感覺是( )。

(A)我的表情是東張西望,不理對方所說的話,眼神沒有停留在對方身上。

(B)我注意聆聽對方說話的內容,專心地看著對方,並偶而點點頭回應。

3. 我平常說話沒人聽:( )是 ,( )不是。【勾選】

4. 我不專心聽別人說話:( )是 ,( )不是。【勾選】

5.我覺得聽人說話時看著對方:( )1比較好,( )2不好 【勾選】

『傾聽技巧』步驟及提示

我看著對方 * 友善的看著對方的眼睛

表現出專心聽的樣子 * 身體自然向前傾

聽清楚對方說什麼 * 點點頭

學習單二 三年( )班( )號姓名:( )

一、句型示例

「這不是肯德基」的李大明,改用句型

* 爸媽你們帶來的炸雞(使你不舒服的事)

* 我覺得不好吃 (說出你的感覺)

* 吃後讓我胃很難過 (不好的影響)

*我希望你們下次可以帶「肯德基」炸雞給我(做一些改變)

二、語句練習

*(使你不舒服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出你的感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好的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一些改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遇到下列情況時你怎麼說?(情境練習)

1.當你吃到不喜歡吃的食物時

2.聽到 冤枉自己的話時

3.有人不經過你同意拿走你的東西

四、把感受用恰當的語句呈現

 

教學活動報導:


報導主題: 三忠家庭教育宣導


報導記者:周小麗 報導
活動日期 ﹕2013/10/21
報導內容 ﹕

配合藝術與人文課程,做家庭教育的繪畫比賽,大家先發表分享平日的家庭生活. 繪畫內容包羅萬象,有家庭休閒活動. 做家事. 爺爺奶奶 爸爸媽媽的子孫情懷,  
,
再選出前三名參加學校的競賽
.

clip_image002

家庭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將在日常生活中的點滴, 繪畫呈現出來.

影 像 寫 真

 

clip_image004
欣賞別人的作品, 再看看自己有無改進的地方, 並選出前三名作品.

clip_image006
第一名作品

clip_image008
第二 三名 作品

clip_image010
校長主任頒獎 ,我們得獎囉!

102_1-1-2_二下教案及教學活動報導

一○二學年度上學期公館國小家庭教育課程設計教案

壹、課程設計

單元名稱

豬奶奶與家庭樹

時間

三節課

教學對象

二年級

設計者

吳佳慧老師

主要領域

健康與體育

相關領域

□語文 ■健康與體育 □社會 □自然與生活科技

□數學 □藝術與人文 ■綜合活動

設計理念

透過孩子最喜歡的繪本故事,讓學生珍惜與爺爺奶奶等親人相處的時光。古人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讓孩子體會及時行孝的重要,並藉由身體力行,學習為長輩奉茶、擦手臉、搥背,傳達對親長的孝思。

瞭解家中人員的組成、稱謂,感受家人關係的重要性,進而表達感謝之意。同時鼓勵孩子身體力行分擔家務,也學習做事的方法,養成孝順勤勞的好品德。

基本能力指標

教學目標

I-1-1-1認識家庭成員的姓名、關係及適當稱呼(家政4-1-1)

I-1-1-2描述家庭對個人的意義與功能

I-2-1-1瞭解父母及家人多元的角色和責任

I-2-1-2主動和家人分享生活點滴(綜1-1-1)

I-2-1-3關心和愛護家庭成員(健體6-1-2)

II-1-1-1認識個人成長所需的家庭資源

II-1-1-2參與個人物品與玩具的購買

II-1-1-3整理個人的物品與玩具

II-2-1-1建立良好的家庭生活習慣(生涯1-1-1)

II-2-1-2參與家務工作

1以說故事方式進行討論,以實際孝親行動,表達情意,並配合賓果遊戲導入家務整理,從引導學生思考、討論、省思到實踐,

2.設計親子共讀等家庭作業,希望課程中的觀念能融入家長的生活中,以達家庭教育效果。.

主要活動內容概述

clip_image002

教學準備

教師

豬奶奶說再見》繪本

學生

 

貳、教學活動

教 學 流 程

時間

教學資源

與注意事項

家庭教育主題課程 ~~ 豬奶奶與家庭樹

活動一:豬奶奶說再見

1.老師講述《豬奶奶說再見》繪本

瑪格麗特.威爾德

藍.布魯克斯 繪圖

柯倩華翻譯

東方出版社出版

故事內容簡介:

豬奶奶和孫女豬小姐住在一起好多年。她們彼此作伴,一起分擔家務。有一天早上,豬奶奶卻沒有像平常一樣起床吃早餐。豬小姐非常擔心。第二天,豬奶奶勉強下了床,撐著虛弱的身子到圖書館還書,終止銀行的戶頭,還結清了各種帳目,並且將剩餘的錢塞給豬小姐,要她謹慎使用。豬小姐了解這是怎麼一回事,不禁想哭。
在豬奶奶的提議下,豬小姐陪著奶奶出門散步,祖孫倆用心觀察樹啊、光啊、雲啊、天空和水面上的倒影,甚至試著傾聽、嗅聞、品嘗週遭的事事物物。
最後一個晚上,在豬小姐的提議下,豬奶奶躺在床上欣賞豬小姐的大提琴演奏,並且讓豬小姐睡在自己身邊,讓孫女擁著自己入睡,直到天亮。

2.發表討論:

(1)請小朋友說說他們聽完故事的感想。

(2)豬奶奶生病前和生病後各了做什麼事?

(3)豬小姐如何陪伴豬奶奶?

(4)如果你是豬小姐,你可以做哪些事,讓豬奶奶覺得很安慰很開心?

(5)如何珍惜身旁愛你的親人?

3.作業:親子共讀並完成閱讀心得單:

發下每人一本《豬奶奶說再見》繪本,回家進行親子共讀並與家人討論後,寫下他們覺得最感動的語句及心得,並畫圖。

活動二:我的家庭樹

引起動機:將教師事先收集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照片貼在黑板上

1.指導學生認識家庭成員的組成和稱謂。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媽媽的關係)

2.教師提問:

(1)家庭組成是三代同住,或是只有假日會回去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各是住在哪裡?都怎麼稱呼他們?(國語、閩語、客語或其他暱稱)

(2)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相處的趣事。

(3)最喜歡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什麼?

3.家庭作業: 請小朋友回家問問有關爸爸媽媽小時候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相處的情形,並完成我的家庭樹學習單。

活動三:賓果遊戲–誰是家庭好幫手

1.引起動機:

還記得豬小姐每天做哪些事嗎?準備早餐麥片粥、茶、土司麵包、掃地、砍木頭、晚上和豬奶奶一起準備玉米燕麥晚餐…

2.我會做哪些家事呢?

教師發給每個小朋友一張九宮格的賓果色紙,並請小朋友填上自己會做的家事。例如:掃地、整理房間、摺衣服、擦桌子、洗碗……

3.進行賓果遊戲:

老師用號碼牌抽籤,再請抽到的小朋友說一項自己會做的家事,並請大家圈起來,最先連成三條線就賓果。

4.請這些勝利的小朋友上臺分享,說說他是如何做到這些事的?

5.教師歸納與分享。

從遊戲中小朋友開心的學習,也瞭解同學是如何做家事。大家都是家庭的一份子,家人們同心協力維持一個美好和諧的家庭環境,能促進家人的情感,讓生活更甜蜜幸福。尤其從小學習做事的方法,從細微處著手,不斷的觀察與模仿,學習每件事情進行的步驟。從做中學是不二法門。

20min

10min

10min

10min

30min

10min

10min

20min

10min

觀察評量

學習態度

課堂問答

口頭發表

聆聽態度

資料蒐集

參與討論

活動態度

參、評量方式

請兒童發表內容,互相觀摩分享

        

教案參考新北市101年度優良家庭教育教學方案大豐國小李詠嫺教師

 

教學活動報導:

報導主題: 家庭教育母親節系列一當媽媽初體驗PART I


報導記者:余芝蘋 報導

活動日期 ﹕2013/4/25

 

報導內容 ﹕

配合綜合活動及健康與體育的課程內容,二年級班群導師設計了一系列母親節活動,第一個登場的是當媽媽初體驗。這個活動最大的特點是,肚子內的氣球除了洗澡及晚上睡覺外,都不能拿下來,必須體驗24小時,到第二天來學校氣球沒破的才算通過考驗。

 

clip_image002

好孕到:老師將氣球綁上橡皮筋,固定在小朋友的肚子上,進行體驗活動。

影 像 寫 真

 clip_image004
各位大肚媽媽來張合照吧!

clip_image006
上體育課,踢足球,身上一顆球,地上一顆球,小心!球來打到球。

clip_image008
課間操時間,大太陽下跳健康操,還帶著一顆球,真累!

clip_image010
午餐時間,盛飯菜,手要伸好長,不過吃飯的時候,小朋友找到了臨時桌子,可樂了!

 


報導主題: 二年級愛家行動闖關活動


報導記者:余芝蘋 報導

活動日期 ﹕2013/2/19

 

報導內容 ﹕

開學第二天,二年級班群老師對小朋友的寒假作業"愛家行動"進行闖關驗收活動,本活動只有5,每一關都是請同學寒假在家練習的活動.

 

clip_image002[5]

緊緊相繫:打一個蝴蝶結

影 像 寫 真

 

clip_image004[4]
層層疊疊:脫下襪子摺好

clip_image006[4]
蝴蝶飛舞:垃圾袋打死結

clip_image008[4]
倒水高手:用量杯倒10C.C.的水

clip_image010[4]
一塵不染:拉袖子,洗抺布,擰乾,擦桌子,洗抺布,擰乾

102_1-1-2_二上教案及教學活動報導

一○二學年度上學期公館國小家庭教育課程設計教案

壹、課程設計

單元名稱

我的家人

時間

四節課

教學對象

二年級

設計者

吳佳慧老師

主要領域

健康與體育

相關領域

□語文 ■健康與體育 □社會 □自然與生活科技

□數學 □藝術與人文 ■綜合活動

設計理念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觸的團體,也是最早學習的地方。孩子所認識的婚姻,受原生家庭影響頗大。在每一個不同的家庭裡,如果父母親的身教給小孩是一個好的學習典範,那麼以後孩子才會有更多機會經營美滿而幸福的婚姻;而如果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面對的是一個父母親離異的家庭,孩子會面臨更多的負面情緒反應及適應的困難(楊麗晴,2000)。

透過教育的歷程,有機會讓孩子學習如何從性別角色、兩性平等、互相尊重、幸福婚姻等等學習效法,一旦父母本身沒有做出正確的身教,孩子可能會誤以為正確而模仿,甚至積非成是,因此必須傳遞給孩子正確婚姻教育的課題。

本課程要傳達的理念是男生和女生可以一起玩,男生可以玩洋娃娃,女生也可以玩騎馬打仗。在遊戲的選擇中,不需要用刻板的印象來設限,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想玩的遊戲」。

基本能力指標

教學目標

【語文學習領域】

E-1-4 能喜愛閱讀課外讀物,主動擴展閱讀視野。

B-1-1 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

【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2-1-3 適當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2-1-5 願意瞭解不同性別者的各種意見。

1. 透過故事繪本來探究每個人的喜好和興趣可以不同。

2. 明白男女在喜好的事情上,有社會期待的不同。

3. 藉學習單釐清自己對於男女喜好事情的態度。

主要活動內容概述

clip_image002

教學準備

教師

分組、任務分組、安全注意守則。

學生

 

貳、教學活動

教 學 流 程

時間

教學資源

與注意事項

【課前準備】

準備《奧力佛是個娘娘腔》的共讀書及簡報資料。

【引起動機】

老師先發下學習單,讓小朋友猜一猜故事的主角是男生還是女生,老師提問:「有沒有看過一本書《奧力佛是個娘娘腔》?」你猜猜看奧力佛是男生還是女生?讓我們來猜猜看。

【發展活動】

讓我們來聽一個有趣的故事

《奧力佛是個娘娘腔》由老師講解,讓學生跟著簡報一頁一頁的翻閱。老師在說故事的時候,可以一邊說一邊問學生,學習單上的問題,讓學生可以思考一下,等故事結束以後再小組討論。

一、奧力佛喜歡做什麼事情?

二、你覺得男生可以玩娃娃嗎?為什麼?

三、你覺得女生可以愛打球嗎?為什麼?

四、學校的牆上原來被同學寫什麼字?後來改成什麼?

五、如果你是奧力佛的同學?你要怎樣對待他?

六、奧力佛在才藝比賽時表演什麼?最後優勝者是誰?

七、你喜歡做什麼事?這件事大部分是男生喜歡還是女生喜歡?

八、如果你是奧力佛,請問你喜歡自己嗎?為什麼?

九、請用腦力激盪,男生和女生喜歡的事有什麼一樣或不一樣?

十、請同學完成學習單。

【統整與總結】

本節課的重點是繪本導讀,除了讓學生讀繪本之外,老師也能夠利用說故事的技巧:聲音抑揚頓挫、表情多元誇張,故事停頓、提問、思考,並給孩子有思想和回答的機會,歸納而得有些男生也喜歡做女生的活動;有些女生也喜歡做男生的活動,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按照社會期望去生活,因此每個人都有責任改變社會的期望。

男生女生都會做

【課前準備】

準備「做三明治的材料」,事先並說明今天遊戲的內容。

【引起動機】

先將準備的東西排盤,並且提醒同學應注意事項,包括刀具的使用、盤子的收拾等。

【發展活動】做三明治

一、各組東西事先準備製作三明治的材料(可以請家長協助準備,例如:吐司、起司片、肉鬆、鮪魚、小黃瓜、蛋等等已經處理好的材料)。

二、教師可以先用健康與體育課程說明製作健康點心的好處,並且也要提醒小朋友在製作三明治之前,須注意到食物的保存,個人衛生及安全事項。

三、分組時以男生女生分組為原則,製作完畢後並分組分享,互相欣賞同學的成品並給同伴製作的點心一些正向的鼓勵。

四、最後要進行整理並清理桌面及座位。

【統整與總結】

老師請同學幾位分享今天作三明治的感言,同學表達在各組完成作品時,不但有親自參與的喜悅,更有完成作品的成就感。

15min

10min

15min

40min

能了解校外教學目的,與應遵守事項。

踴躍發言。

參、評量方式

請兒童發表內容,互相觀摩分享

        

 

教學活動報導:

 


報導主題: 《家庭教育》家事是大家的事


報導記者:吳佳慧 報導

活動日期 ﹕2013/11/15

 

報導內容 ﹕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觸的團體,也是最早學習的地方。在每一個不同的家庭裡,如果父母親的身教給小孩是一個好的學習典範,那麼以後孩子會有更多機會經營美滿而幸福的婚姻,此次課程從繪本奧利弗是個娘娘腔,讓孩子討論家庭成員的角色與責任,再由家事參與的教育歷程,去學習、體驗如何從性別角色、兩性平等、互相尊重中與人相處

 

clip_image002

這次的任務是學習做點心

影 像 寫 真

 clip_image004
食材豐富的熱狗堡

clip_image006
細心的抹上果醬

clip_image008
將烤好的熱狗小心夾出

clip_image010
加入雞塊讓點心更豐富

102_1-1-2_一下教案及教學活動報導

公館國小一年級下學期家庭教育教案

主題名稱

你家我家,家!嘉!佳!

 

設計者

吳瑞瓊

參考資料

1.文建會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一個人的生日

蛋糕」http://children.cca.gov.tw/garden/animation.php?id=201201A0

2.一個人的生日蛋糕。岑澎維著(2006)。沙奇

(Saki)繪圖。台北:天下雜誌。

年級

一年級

人數

9人

節數

3 節

設計理念

現代的家庭由於孩子都生得少,因此每個孩子從小就有如父母的心肝寶貝般,天天細心呵護著,誠如內政部那句冠軍催生口號「孩子是我們的傳家寶」,而也正因為如此,造就了孩子以為父母對自己所作所為的都是理所當然的,同樣的也就無法養成孩子會感恩的心,經常會以傲慢無禮的態度來面對父母。
而一年級的孩子在筆者任教生涯來說,是最純真的也是最容易接受師長所設計的教學情境當中,因此我們設計了相關的課程,希望能引導孩子藉由同理心的體驗、溝通與分享等等相關活動,培養孩子能從基本的行為態度做起,養成其能面對家庭成員時會態度平和、相互關懷的好習慣,讓你家、我家都能洋溢著和諧與幸福。

因此,本活動設計理念包括體驗生命、理解他人、自我肯定,從而更會隨時向家人表達感恩之心。

首先,我們希望藉由「好“孕”連連護球運動」讓學生體驗生命的不易與珍貴,事實上,孩子每一次歡喜的慶生日時,同時也都是母親辛苦的懷胎十月之「母難日」。進而透過手指念謠中,能知道愛惜自己身體及感謝父母的細心呵護。

最後,透過「愛的大放送」和「幸福兌換券」等,讓孩子以實際的行動來表達自己的感恩情感,學會善盡一己之責與力量,會服務家中長輩,熱愛家人,使家家氣氛充滿和諧、歡樂與感恩。

學生先備知能分析

1. 知道自己家庭成員的姓名、關係。

2. 會說出自己家庭成員的適當稱呼。

教學資源

1. 電腦、單槍、CD音響、氣球、打氣筒。

2. 懷孕媽媽手冊、有關胎兒在媽媽肚子裡的VCD、胎兒心音錄音帶…等。

3. 文建會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http://children.cca.gov.tw/garden/animation.php?id=201201A0

4. 繪本「一個人的生日蛋糕」。

5. 學習單:

(1)「好“孕”連連護球運動」學習單

(2)「愛的大放送」學習單

(3)「幸福兌換券」學習單

教學方法

1. 資料蒐集法

透過蒐集懷孕媽媽的相關資料和家人的照片當中,使學生從中知道家人照片中的故事,也更加深認識家人的各項特色。

2. 討論及價值澄清法

從各個活動中,運用分享討論的過程中,讓學生經由教學者不斷的提

出問題,而學習者從回答問題中與同伴相互討論中,最後再由教師適

時的給予相關的正確價值澄清。

3. 手指謠遊戲教學法

透過輕鬆的手指念謠遊戲教學,讓朗朗上口的手指念謠意義,深耕於學生的腦中。

4. 體驗實作教學法

從實際體驗活動中體會到媽媽懷孕十個月生下自己的辛勞,也能知道自己是爸媽的心肝寶貝。

5. 繪本導讀教學法

從e畫閱讀動畫故事和紙本閱讀故事「一個人的生日蛋糕」,讓學生經由閱讀中,學會思考更因而產生同理心,學會到體貼父母長輩。

6. 學習單

運用學習單使學生瞭解活動的意涵,建立正確的觀念和態度,並能經由學習單把自己對家人的愛,勇敢的向家人表達。

對應家庭教育指標

九年一貫/高中能力指標

主題軸I:家人關係

I-1-1-1認識家庭成員的姓名、關係及適當

稱呼(家政4-1-1)

I-1-1-2描述家庭對個人的意義與功能

I-2-1-2主動和家人分享生活點滴(綜

1-1-1)

I-2-1-3關心和愛護家庭成員(健體6-1-2)

【國語文】

3-1-1-1 能清楚明白的口述一件事情。

3-1-1-5 能用完整的語句回答問題。

3-1-2-2 能先想然後再說,有禮貌的應

對。

3-1-2-3 能表達自己的意思,與人自然

對話。

【生活課程】

4-2 學習體會他人的立場、體諒別人,並與人和諧相處。

5-4 養成參與、欣賞展示及演出時的基本禮儀與態度。

【綜合活動】

1-1-4體會、分享生命降臨與成長的感

受。

【性別平等教育】

2-1-3 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

別的限制。

【家政教育】

4-1-1認識家庭的組成分子與稱謂。

4-1-2察覺自己與家人的溝通方式。

     

指標

對應

教 學 活 動

時間

教學

資源

教學

評量

國語文

3-1-1-1

3-1-1-3

3-1-1-5

3-1-2-2

3-1-2-3

生活課程

4-2

5-4

綜合活動

1-1-4

性別平

等教育

2-1-3

人權教育

1-1-2

家政教

4-1-1

4-1-2

一、你家我家

活動一:好“孕”連連護球運動(1節)

【課前準備】

1. 教師及學生事先蒐集有關你家我家媽媽懷孕時的照片或相關資料,如:懷孕媽媽手冊、有關胎兒在媽媽肚子裡的DVD、胎兒心音CD…等。

2. 教師將蒐集到的資料張貼於全開書面紙上,

再將其張貼佈置在班級的公佈欄上,提供學生閱覽明白此活動的主題。

【引起動機】

1.教師播放懷孕媽媽相關DVD或CD。

2. 播放完畢後,師生共同討論與分享:

(1)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和大家分享

你的感覺?

(2)你覺得大家出生後都會長得一樣嗎?能力

也都會一樣嗎?

(3)引導學生說一說有關在自己家或其他家曾

看過懷孕媽媽的相關生活經驗。

【發展活動】

1.教師指導學生將氣球放進自己的衣服內,把

自己當成是懷孕的媽媽。

2.教師提醒學生今天是全天課,這一整天都要

抱著球在身上來上課、寫字,不管下課或上

廁所、吃午餐等等都不能拿出來,直到下午

彈性課程時才能放下,以體驗媽媽懷孕時各

項不方便的辛苦。

【統整活動】

1. 本活動安排在低年級全天課的第一節,請學生實際練習彎腰、撿東西、走路、等一些日常常做的一些動作。

2. 說一說,自己做這些日常的小動作有什麼感

覺。

第一節結束

活動二:你家我家的心肝寶貝(1節)

【引起動機】

延續上節的活動,請學生練習捧著肚子做動動

手、動動腳的運動。

【發展活動】

1.教師將「心肝寶貝」手指謠的內容板書於黑

板上。

手指謠內容:大拇哥、二拇弟、三中娘、四小

弟、小妞妞,來看戲,手心、手

背、心肝寶貝

2.指導學生跟著黑板念口訣。

3.全班齊念、分組念、接龍念。

4.教師展示手指謠的動作,指導學生跟著模仿

做。

5.一邊念童謠,一邊配合內容來比出指頭做動

作。

(※本活動安排低年級下午的彈性學習活動課程,其重點乃是藉由念謠的內容,讓學生理解到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

6.老師發下「好“孕”連連護球運動」學習單,

指導學生將今天的感想與心得填寫在學習單

上,並畫出自己今天最深刻的感覺來。

7.習寫完畢後,上台展示發表自己的學習內容。8.老師統整歸納:

(1) 媽媽要懷孕10個月後在極度的陣痛中才能將孩子生下,因此,在你每一次歡喜的慶祝生日時,也都是「母難日」。

(2) 能夠平安健康的長大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所以要好好的愛惜自己的身體,也要尊重別人的身體,不可以隨意去侵害別人。

(3)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父母提供和協助我們很多事情,(教師引導學生舉例發表父母幫助我成長的事實中或是令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因此我們要心存感恩,在日常生活中,不論任何時刻,只要我們能力所及都要去關懷父母,也要隨時對他們有禮貌和表達感謝之意。

※教師發下「愛的大放送」學習單,並說明交

代學習單的內容,指導學生回家完成並於下

節課帶來。

※請小朋友畫下家人被服務完後的表情。

第二節結束

活動三:故事–「一個人的生日蛋糕」(1節)【課前準備】

學生完成之「愛的大放送」學習單

活動一:教師請學生展示發表自己完成的「愛的大放送」學習單,說說自己對家人表現的服務,家人的表情是如何?你的感覺如何?

【引起動機】

故事『一個人的生日蛋糕』

【發展活動】

1.教師連結電腦網路以ppt的方式進入文建會

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播放故事「一個人的

生日蛋糕」動畫。http://children.cca.gov.tw/garden/animation.php?id=201201A0

2.故事動畫播放完畢後, 教師請學生說說看,

故事接下來的發展會怎樣?結局是什麼?

3.接著教師展開「一個人的生日蛋糕」繪本,

導讀繪本,請學生仔細聆聽,看看和自己猜

設想的發展結局一樣嗎?

故事大意:小咪今天過七歲生日!她穿上最漂

亮的衣裳、戴上閃亮亮的項鍊,一想到晚上的

生日派對,小咪就忍不住翩翩起舞。正當生日

派對一切準備就緒時,卻發現哥哥不大對勁,

爸爸媽媽匆匆忙忙帶著哥哥去醫院,留下不知

所措的小咪。一個人的小咪,要如何度過這個

變調的生日夜?爸爸、媽媽送哥哥去醫院,
沒辦法幫她慶祝生日。雖然,阿媽不會唱生日

快樂歌。小咪還是在阿媽的陪伴下,吹了蠟

燭、許了願、切了生日蛋糕,還體貼的留下幾

塊蛋糕給爸爸、媽媽和哥哥回來可以吃。

4.故事後,教師提問與討論:

(1)你喜歡故事結局嗎?為什麼?

(2)說一說,從小到大讓你最難忘的一個生

日?是你自己的生日?還是其他家人或朋

友的呢?

【總結活動】

教師統整:小咪能夠將心比心的體貼父母的辛

勞與不得已的苦衷,不但不會責怪爸媽和哥哥

不能幫自己慶生,你呢?是不是也可以像故事中的小咪一樣呢?試試看,在自己生日的這一天,做個愛心早餐給家中父母長輩吃,或是其他的事情為自己過個不一樣的生日。

第三節結束

15分

15分

10分

5分

5分

30分

10分

30分

全開書面紙、DVD、CD等

DVD、音響

打氣筒

氣球

「好“孕”連連護球運動」學習單

「愛的大放送」學習單

8開圖畫紙

繪本『一個人的生日蛋糕』

資料蒐集

專心觀賞

心得經驗發表

參與活動

參與活動

學習單

和上台展示發表

聆聽態

能發表

自己的

想像

仔細聆聽

口頭回答

附件

學習單

clip_image002

愛的大放送學習單

一年 班 姓名:

※ 放送方式:奉茶、按摩、搥背、洗腳……….

奉茶:用茶包加入熱水泡一杯好茶,恭敬的端給媽媽(或爸爸),並說:「媽媽,辛苦了,請喝茶!」等媽媽喝完茶將茶杯洗淨收好。

按摩、搥背:用雙手幫媽媽(或爸爸)捏揉肩膀,按摩完畢,再用拳頭輕輕捶背部,一邊做要不時的問:「媽媽,這樣的力道可以嗎?」「會不會太大力?」「要不要輕一點?」

※ 洗腳:

1.準備用具:臉盆、肥皂、毛巾、(乳液)。

2.洗腳步驟:一盆溫水(水面要蓋過腳背)_

將媽媽的腳移入盆內,用水潑濕(問:「這

樣的水溫可以嗎?」)_抹上肥皂,依序洗

腳踝、腳背、腳底、腳趾頭,洗時並要輕

輕按摩_放入水中將腳洗乾淨,用毛巾擦乾

_換洗另一隻腳(可做進階服務:在腳上抹

上乳液,輕輕按摩)

3.將心中對媽媽的愛與感謝,在洗腳的過程

中表達出來,透過溫柔的動作及按摩讓媽

媽感受得到。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

一、我服務對象是: 時間:

    
 clip_image003 clip_image004
 

二、服務後,我的感想是:

 

教學活動:

 


報導主題: 《家庭教育》老人安全麥跌倒,自咱學生開始做


報導記者:吳佳慧 報導

活動日期 ﹕2013/5/1

 

報導內容 ﹕

隨著人口的日愈老化,為了提升孩子對老人的關懷,很榮幸的,一年級的小朋友有機會參與陽明大學規劃的:老人模擬體驗活動,在體驗中同理家中長者行對的不便,進而能提供長者安全的生活空間。 
日期:102.5.1 
時間:2節課 
實施方式:衛教宣導、環境搜查表、體驗學習
 

 

clip_image002[4]

穿著老人體驗服,戴上老花眼鏡

影 像 寫 真

 clip_image004
雖然有拐杖幫忙,體驗服還是好重

clip_image006
戴老花眼鏡吃東西一點都不容易

clip_image008
連簡單的滾球活動,仍需要他人協助

clip_image010
每一個人都會老,大家要互相顧牢牢

102_1-1-2_一上教案及教學活動報導

公館國小一年級上學期家庭教育教案

活動1:分分看

活動名稱

「分分看」

設計者

吳瑞瓊

教學時間

40分鐘

教學對象

一年級學生

能力指標

健康與體育

1-1-4養成良好的健康態度和習慣,並表現出整體的舒適感。

綜合活動

3-1-1察覺生活中的有用資源與其對生活的影響。

3-1-2瞭解自己所擁有的物品並願意與他人分享。

活動目標

1.了解我所擁有的物品應如何分類。

2.可以做到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活動流程及內容設計

時間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遊戲:「支援前線」

「支援前線」的遊戲讓同學以小組競賽的方式來進行。例如老師說:「我現在需要6支鉛筆5本國語習作3個水壺和4包衛生紙,看看哪一組最快找齊老師要的東西」,使學生可以對自己擁有的物品具備基礎的認識。

教師提問:1.教師說明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東西,是否可以很快找出呢?

2.東西如果隨便亂放,可以很快找的到嗎?

【發展活動】

一、找到對的位置

(一)老師準備二十張詞卡,每張詞卡標示出學習單上的物品(也可以含 物品之圖片):如「鉛筆盒」等等。

(二)請同學上台來將這些詞卡進行分類擺放,還可以幫它們畫一個家喔。如:放在家裡(畫出家的樣子)、放在書包裡(畫出書包的樣子)。

二、分類練習

(一)讓同學進行二至三人的練習。

(二)請同學按照老師的分類表,將自己的所有學習單上詞卡剪下來並進行分類。

(三)請二至三位同學進行分享。

三、自己動手

(一)請同學動手分類將東西歸回自己的櫃子。

(二)互相觀摩,看看誰的櫃子整理得最好。

下一節課我們要來看一看誰的櫃子是最棒的喔!

回家完成學習單一『物品歸位』。

【統整與總結】

在每位同學使用詞卡分類的同時,他們可以有個人判斷的機制,什麼東西應該留在家裡?什麼東西應該帶到學校?進而使小朋友學習整理自己的東西,而且學習分辨東西應如何分類。

——————————————-第一節結束——————————————

10分

10分

10分

10分

讓學生在遊戲中知道自己有哪些東西。

老師透過分享同學的分類與整理的活動統整出可供大家學習的優點。使學生可以學習如何去做。

教學評量

口語表達。學習單。

指導要點及注意事項

教師授課可使用獎勵的方式,鼓勵學生多多參與並能注意學生的安全。

      

活動2 「物品歸位」

活動名稱

「找到家了」

設計者

吳瑞瓊

教學時間

40分鐘

教學對象

一年級學生

能力指標

健康與體育

1-1-4養成良好的健康態度和習慣,並表現出整體的舒適感。

綜合活動

3-1-1察覺生活中的有用資源與其對生活的影響。

3-1-2瞭解自己所擁有的物品並願意與他人分享。

活動目標

1.能分辨哪些東西是我的?哪些東西是共有的。

2.能整理自己的東西,也能整理共有的東西。

3.在學校及在家裡都能夠養成勤整理的好習慣。

活動流程及內容設計

時間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

經過了前一節課的活動後,這節課要選出「最佳整理王」,請小朋友到老師這邊拿小圓圓貼紙,一個人可以有3個喔,我們來選一選心目中的「最佳整理王」。請挑選到的小朋友告訴我們,他的櫃子是怎麼整理的。

【發展活動】

一、手偶表演

(一)花小兔&小豬

花小兔弟弟在教室裡看到一樣玩具—小汽車。他隨手撿了起來:「咦!怎麼有小汽車!一定很好玩」就想拿來玩。小豬弟弟走過來….

小豬弟弟說:「花小兔弟弟,你怎麼有小汽車可以玩?」

花小兔弟弟說:「是我撿到的呀!」

小豬弟弟說:「老師說撿到東西要交給老師,不可以隨便拿來玩的」

花小兔弟弟說:「管他的,又不一定知道是誰的。」

(二)手偶表演的延伸問題

1. 請問,小豬說的對不對?為什麼?

2. 在學校校園裡和教室裡,你曾經撿到什麼東西,你怎麼辦?

3. 請你上台表演一下手偶,一個人一個手偶,想想你會撿到什麼東西?怎麼樣處理呢?

10分

5分

5分

老師透過分享同學的分類與整理的活動統整出可供大家學習的優點。使學生可以學習如何去做。

從手偶表演中協助孩子澄清東西的所有權。

一、手偶表演(二)

(一)怎麼辦?

花小兔弟弟在教室裡看到一個空的可樂鋁罐,於是,他用力一踢,踢到了小豬,小豬被嚇了一跳「花小兔,你在做什麼?」,花小兔弟弟趕緊說:「對不起,我是不小心的啦!」說完便一溜煙跑掉了….

請問:這時的小豬看著這一個空罐子,他該怎麼辦?

1.這個空罐子是誰的?應該是誰要撿起來?現在怎麼辦?

2.請問你曾經在學校教室裡撿到什麼東西?請問你該怎麼做?

……請小朋友發揮想像力,看看有可能在教室發現什麼東西?那麼這些東西該放在那兒?該由誰來整理?

請小朋友想想,看看有可能在家裡發現什麼東西?那麼這些東西該放在那兒?該由誰來整理?

二、從學校到家裡

(一)想想看

1. 你會在家裡撿到什麼東西,把它寫下來或畫下來。

2. 撿到的東西該怎麼辦?(物歸原主)。

3. 家裡的東西是誰的?該歸誰整理?該歸誰使用?

(二)完成學習單二『找到家了』。

【統整與總結】

一、老師統整在一個班級裡,有人總是喜歡亂丟東西,有的有人撿到,有的就找不到了;一樣的在家裡,會有人亂丟東西嗎?怎麼辦呢?請各組學習單完成以後,將同學所蒐集的資料,請一兩組同學來分享,並由老師歸納整理。

二、回家作業:想一想自己讀書的地方,東西有沒有亂丟?應該誰要來整理?下一節課來分享。

——————-第二節結束————————————–

5分

5分

10分

老師透過故事中的情形說明教室為同學所共同擁有的場所,大家對於教室的東西都應有共同的責任—維護、整理、歸位、以及相互提醒,進而培養責任感。

教學評量

1.口語表達 。 2.學習單。

指導要點及注意事項

教師授課應多使用鼓勵的方式,並且鼓勵每位同學具體發表,說出自己的想法。

備註

 
      

活動二

活動名稱

小鬼萬歲

設計者

吳瑞瓊

教學時間

40分鐘

教學對象

一年級學生

能力指標

健康與體育

1-1-4養成良好的健康態度和習慣,並表現出整體的舒適感。

6-1-2學習如何與家人和睦相處。

綜合活動

5-1-1分辨日常生活情境的安全與不安全。

3-1-2瞭解自己所擁有的物品並願意與他人分享。

活動目標

1. 藉由整理書桌習慣,建立兒童養成環境整潔觀念和習慣。

2.了解自己的物品需要負責整理,並能協助他人整理環境。

活動流程及內容設計

時間

設計說明

【引起動機】

指導小朋友將作品張貼在黑板上,並進行作品欣賞觀摩。

【發展活動】

一、故事大王

(一)教師口述故事

大綱:(詳細故事內容請參見附件)

兄妹倆人(小三跟小一)爸媽工作都很晚才回家,平常由阿嬤協助打理生活瑣事。哥哥和妹妹兩個人平常習慣就不好,一回到家,衣服、襪子就丟滿地。書桌也不整理,玩過的玩具也不收……。

有一天哥哥發現他的蠟筆不見了,認為是妹妹拿去用,就找妹妹要。妹妹也一臉無辜的說根本沒拿哥哥的東西,反倒懷疑是不是哥哥將她的KITTY娃娃偷偷藏起來。倆兄妹因此吵得天翻地覆,連阿嬤都沒辦法解決。

等到爸媽回家後,兄妹倆爭著要告狀,但是誰也不承認自己有錯。正吵得不可開交時,媽媽發現家裡的小狗-嘟嘟不見了。全家人找了老半天,最後才發現嘟嘟病懨懨的躲在床底下。

原來哥哥和妹妹東西總是亂丟不收好,結果被嘟嘟咬去床底下玩,嘟嘟還因為吃了幾支蠟筆,弄得拉肚子要去找醫生呢!

(二)引導學生討論發表。

例如:

*你覺得故事裏誰有錯?為什麼?

*自己的東西找不到時,該怎麼辦?

*玩玩具要注意哪些事?

*東西亂丟會有哪些後果?

*怎樣才能避免東西不見?

*看到喜歡的物品,不管是誰的,都可以拿來使用嗎?

*如果別人喜歡或需要你的東西,你願意借給他嗎?

*掉在地上的物品,撿起來就變成你的嗎?

*公共的物品,可以亂丟不用珍惜嗎?

*自己的物品要整理好,如果看到環境雜亂,你會主動幫忙嗎?

【統整與總結】

一、教師引導總結:

物品的使用要注意安全,養成用完隨手歸位的好習慣。不論是自己或公共的物品都要懂得珍惜,學會與他人分享。並希望小朋友好的習慣要繼續維持,沒做到的要多加油。

二、發下檢核表讓小朋友完成自我檢核部份,家人回饋的部份則帶回家完成。

—————————————–第四節結束———————————-

5分

8分

12分

10分

5分

除上台同學說明外,教師可以引導其餘同學給予正向的回饋或提供意見。

亦可採用繪本「小鬼萬歲-調皮鬼玩具亂丟」,進行全班共讀討論。

教師在講述故事時,可以用誇大一點肢體動作表現。亦可視學生反應加入適當情節。

檢核表完成後可張貼供全班小朋友參閱。

教學評量

1.分組作品。

2.檢核表。

指導要點及注意事項

1.提醒小朋友物品使用要注意安全,學習愛惜物品。

2.好習慣的養成是長期的,久了就變成性格,會影響人的一輩子。

備註

 
       

六、附錄:

1. 學習單一『物品歸位』–分分看

2. 學習單二『找到家了』

3. 檢核表

4.故事–『可憐的小嘟嘟』

學習單『物品歸位1』

clip_image001

在上課的時候,下面所列的東西應該放在哪裡呢?想一想!把她剪下來貼到應該放的地方。

放在書包裡

   

放在學校小櫃子裡

   

放在座位抽屜

   

放在家裡

   

clip_image002
學習單二『物品歸位2』

      
  clip_image003
 
  clip_image004
 
 clip_image005

請你寫出家裡常見亂丟的東西,你覺得應該由誰來整理?請在你認為的答案裡圖上顏色。

常見亂丟的東西

通常是誰的?

應該誰整理?

最後是由誰整理的

這樣對不對?

襪子

○ 爸爸

○ 媽媽

○ 我

○ 其他

○ 爸爸

○ 媽媽

○ 我

○ 其他

○ 爸爸

○ 媽媽

○ 我

○ 其他

○ 對

○ 不對

書包

○ 爸爸

○ 媽媽

○ 我

○ 其他

○ 爸爸

○ 媽媽

○ 我

○ 其他

○ 爸爸

○ 媽媽

○ 我

○ 其他

○ 對

○ 不對

茶杯

○ 爸爸

○ 媽媽

○ 我

○ 其他

○ 爸爸

○ 媽媽

○ 我

○ 其他

○ 爸爸

○ 媽媽

○ 我

○ 其他

○ 對

○ 不對

衣服

○ 爸爸

○ 媽媽

○ 我

○ 其他

○ 爸爸

○ 媽媽

○ 我

○ 其他

○ 爸爸

○ 媽媽

○ 我

○ 其他

○ 對

○ 不對

可憐的小嘟嘟

有一對兄妹,哥哥叫冬冬,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妹妹叫娃娃,是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因為平常爸爸和媽媽工作忙都很晚才回家,所以大部分在家的時間都是阿嬤在照顧他們兩個。阿嬤總是跟在他們後面收拾東西,就連亂丟在地上的玩具跟換下來的衣服和臭襪子,也都是阿嬤在收拾的。阿嬤很疼冬冬娃娃,總是叫他們乖乖讀書,認真寫作業,考試有個好成績,其他的就什麼都不用管,當然也不捨得要他們幫忙做家事。

今天是星期三,學校只上半天課。冬冬回家後,急急忙忙的吃了午飯,就趕著要把回家功課寫完。寫了好久,好不容易才把數學作業寫完,可是還有一張圖畫作業要完成。看著牆上的時鐘,已經快兩點半了,再不快點,眼看著跟同學約好三點到學校打球,一定會遲到的啊!

偏偏越急就越找不到東西,東翻西找的才從一堆書當中找到圖畫本,但是媽媽一個星期前才幫他買的粉蠟筆就不曉得被塞到哪去了。找著找著,冬冬的心裡就開始急了起來……

「阿……嬤……!我的粉蠟筆你收到哪裡去了啦?」「你來幫我找啦!」冬冬大聲的叫著。

「什麼是粉蠟筆啊?你的東西不是都在房間裡嗎?你再找找看,書桌和櫃子都找過了嗎?」阿嬤慢條斯里的說。

冬冬隨便的看了一下房間,就大叫著:「我找不到啦!阿嬤你來找啦!」

阿嬤只好放下手邊的家事,陪冬冬一起找。冬冬跟阿嬤找了一、二十分鐘,整個房間裡都翻遍了,書桌的抽屜也都一個個的找過,就是沒看到那盒粉蠟筆。這時,冬冬突然想到,粉蠟筆會不會是娃娃拿去用了?

娃娃!我的粉蠟筆呢?我要用。」

「我沒有拿呀!」娃娃一臉無辜的說。

「不是你還會有誰?快點還我啦!」冬冬不耐煩的說。

娃娃哭喊著:「我沒有拿啦!阿嬤!哥哥欺負我啦!」

阿嬤唸了冬冬幾句,叫冬冬要讓妹妹一點,不要總是對妹妹那麼兇。冬冬聽了也不高興,對著娃娃罵了句「討厭鬼!只會告狀!」就生氣的回自己的房間,也不想去學校打球了。

隔沒多久,娃娃想玩他的KITTY布偶,卻發現布偶不見了。房間、客廳都找過了,就是沒看到他心愛的KITTY布偶。想到剛剛哥哥找不到粉蠟筆,還說是他拿的。娃娃覺得,KITTY布偶一定是哥哥故意偷藏起來的。

娃娃敲著冬冬的房門:「哥哥,你把我的KITTY藏到哪裡去了啦?」

冬冬生氣的打開門說:「我才不像你那麼幼稚,還玩KITTY!我沒拿你的KITTY啦!」

「我都找過了,布偶一定是你故意拿走的!」

「說沒有就沒有!你要我講幾遍!我沒……有……拿!」冬冬生氣的關上門。

想到布偶不見了,娃娃傷心的哭著去找阿嬤。阿嬤把冬冬叫了出來,問冬冬布偶的事。冬冬説他沒拿妹妹的布偶,他的粉蠟筆還不是被妹妹拿走了,不然怎麼會找不到。而娃娃邊哭邊說,哥哥誤會他拿了粉蠟筆,還把他最喜歡的KITTY布偶藏了起來。倆兄妹爭吵了很久,誰也不承認自己不對,弄得阿嬤也分不清楚到底誰對誰錯。

好不容易到了晚上九點多,爸爸跟媽媽終於回來了。兩個人急著跟爸媽說今天發生的事,要爸媽幫忙評評理。他們都說沒拿對方的東西,可是卻說對方拿了自己的東西。眼看著又要吵起來了……

這時媽媽發現,平常總是會熱情的搖著尾巴到門口迎接爸爸媽媽回家的小狗嘟嘟怎麼不見了?

嘟嘟呢?」媽媽問。

娃娃冬冬都說下午就沒看到嘟嘟了,不曉得嘟嘟跑到哪去了。全家人東找西找的,幾乎要將整間房子都找遍了,最後才在媽媽房間的床底下找到病厭厭的嘟嘟。同時也發現冬冬的粉蠟筆跟娃娃的KITTY布偶和幾隻臭襪子,也在那裡。粉蠟筆被咬得碎碎的,嘟嘟整個嘴巴都弄得五顏六色的,旁邊地上還有吐出來的粉蠟筆呢!

原來冬冬娃娃東西總是亂丟不收好,結果就被調皮的嘟嘟咬到床底下去玩,這次還因為吃了幾支蠟筆,弄得腸胃發炎,又是吐又是拉肚子的,還要去找醫生看病打針呢!

 

 

活動報導:


報導主題: 家庭教育…..最佳整理王


報導記者:吳瑞瓊 報導

活動日期 ﹕2013/10/23

 

報導內容 ﹕

這次的家庭教育配合綜合領域課程,讓小孩知道嘉市不是父母的工作,需要大家一起分擔,也讓孩子學習掃地、扭抹布、摺衣服,物品歸位,學習整理自己的東西。

 

clip_image002

抹布的水要擰乾,才能去擦桌子

影 像 寫 真

 

 

clip_image004
利用上課時間驗收孩子摺衣服能力

clip_image006
雖然我們年紀小,但是掃地也難不倒我們喔!

clip_image008
練習整理自己的東西

clip_image010
每人3票,選出班上的整理王

102_4-2-1_家庭教育專業知能研習

宜蘭縣公館國小102年度教師家庭教育專業知能研習課程計畫

一、依據:

(一)宜蘭縣各級學校實施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實施(95年3月14日府

教終字第0950031698號函)。

(二)本校家庭教育計畫。

二、目標:

(一)提升本校教師家庭教育專業知能與教學技巧。

(二)藉由專業研習,讓教師了解如何設計家庭教育課程以及將課程目標融入家庭教育課程。

三、活動日期:102.12.05(週四) 7:50~08:50

四、活動地點:宜蘭縣公館國小校史室

五、實施對象:公館國小教師

六、實施內容:

時 間

課 程 內 容

講師

07:50-08:10

家庭教育課程綱要簡介

劉興仁老師

08:10-08:50

家庭教育課程教案分享

劉興仁老師

七、本計畫經 校長核准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承辦人:劉興仁 教導主任:劉屾垚 校長:彭芳玲

1021205家庭教育研習簽到 - 11021205家庭教育研習簽到 - 2

 

研習照片:

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

102_2-2-1_10/20新住民親職教育活動


報導主題: 10210/20新住民親職教育活動


報導記者:彭芳玲 報導

活動日期 ﹕2013/11/25

 

報導內容 ﹕

公館國小很注重新臺灣之子的教育,也期待這些新住民的父母對臺灣的民情風俗有所了解,因此精心安排和後埤社區發展協會合作的社區探索活動,讓參與活動的人了解社區和學校的關係,社區支援性角色以及在地的飲食特色。

 

clip_image002

養生紅麴糕是我們大家今天的傑作,哦耶!

影 像 寫 真

 

clip_image004
告訴你哦,社區只要有活動,大夥不分你我,就像一家人般都來理事長家幫忙。

clip_image006
學校彭芳玲校長、社區發展協會張樹欉理事長及張永德總幹事致歡迎之意及社區介紹,教導劉屾垚主任做課程解說。

clip_image008
講師是吳淑娥理事長夫人,上午在詳細課程後,爸爸媽媽們大展身手上午親自實做紅麴糕,下午則是不黏牙的在地物產花生糖。

clip_image010
社區為大家準備了豐盛的午餐,讓今天參與的所有,感受到融合、溫馨、熱情…

 

102_2-2-1_10/13新住民親職教育活動Part I


報導主題: 10210/13新住民親職教育活動Part I


報導記者:彭芳玲 報導

活動日期 ﹕2013/11/25

 

報導內容 ﹕

公館國小很注重新臺灣之子的教育,也期待這些新住民對臺灣的民情風俗和生活藝文有所了解,因此精心安排兩次的深度接觸,讓參與活動的人了解社區、家庭和學校的關係,學校及社區支援角色以及提昇親職家庭的生活品味及品質。

 

clip_image002[4]

校長歡迎+感謝劉講師帶來了精彩的活動(蝶古巴特DIY)

影 像 寫 真

 clip_image004[4]
新住民踴躍參加親職教育講座,老師活潑帶動大家,陌生感頓時消失。

clip_image006[4]
我們的劉主任身負十八般武藝,也是活動的助教哦!

clip_image008[4]
有沒有看到,我好專心呢~~

clip_image010[4]
美麗的作品完成囉,好開心哦!

102_2-2-1_102.09.06班親會暨親職教育講座

學校名稱:宜蘭縣公館國小

活動名稱:102.09.06班親會暨親職教育講座

辦理日期(時數):102年09月06日( 1小時)

舉辦地點:視聽教室

參加對象(人數):家長,46人

家庭教育內涵:家庭生活經營與管理

活動簡述說明:由本校劉主任針對「如何陪伴孩子有效學習?」主題作演講,說明陪伴孩子有效學習的方法,家長們都覺得受益良多。

說明:由劉主任主講

image

說明:過程比結果重要

image

說明:學生就寢前要準備什麼?

image

說明:要養成孩子規律的生活習慣

imag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