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學年度上學期公館國小家庭教育課程設計教案
壹、課程設計 | |||||||
單元名稱 | 我的家人 | 時間 | 四節課 | ||||
教學對象 | 二年級 | 設計者 | 吳佳慧老師 | ||||
主要領域 | 健康與體育 | ||||||
相關領域 | □語文 ■健康與體育 □社會 □自然與生活科技 □數學 □藝術與人文 ■綜合活動 | ||||||
設計理念 |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觸的團體,也是最早學習的地方。孩子所認識的婚姻,受原生家庭影響頗大。在每一個不同的家庭裡,如果父母親的身教給小孩是一個好的學習典範,那麼以後孩子才會有更多機會經營美滿而幸福的婚姻;而如果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面對的是一個父母親離異的家庭,孩子會面臨更多的負面情緒反應及適應的困難(楊麗晴,2000)。 透過教育的歷程,有機會讓孩子學習如何從性別角色、兩性平等、互相尊重、幸福婚姻等等學習效法,一旦父母本身沒有做出正確的身教,孩子可能會誤以為正確而模仿,甚至積非成是,因此必須傳遞給孩子正確婚姻教育的課題。 本課程要傳達的理念是男生和女生可以一起玩,男生可以玩洋娃娃,女生也可以玩騎馬打仗。在遊戲的選擇中,不需要用刻板的印象來設限,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想玩的遊戲」。 | ||||||
基本能力指標 | 教學目標 | ||||||
【語文學習領域】 E-1-4 能喜愛閱讀課外讀物,主動擴展閱讀視野。 B-1-1 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 【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2-1-3 適當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2-1-5 願意瞭解不同性別者的各種意見。 | 1. 透過故事繪本來探究每個人的喜好和興趣可以不同。 2. 明白男女在喜好的事情上,有社會期待的不同。 3. 藉學習單釐清自己對於男女喜好事情的態度。 | ||||||
主要活動內容概述 | |||||||
教學準備 | 教師 | 分組、任務分組、安全注意守則。 | |||||
學生 | |||||||
貳、教學活動 | |||||||
教 學 流 程 | 時間 | 教學資源 與注意事項 | |||||
【課前準備】 準備《奧力佛是個娘娘腔》的共讀書及簡報資料。 【引起動機】 老師先發下學習單,讓小朋友猜一猜故事的主角是男生還是女生,老師提問:「有沒有看過一本書《奧力佛是個娘娘腔》?」你猜猜看奧力佛是男生還是女生?讓我們來猜猜看。 【發展活動】 讓我們來聽一個有趣的故事 《奧力佛是個娘娘腔》由老師講解,讓學生跟著簡報一頁一頁的翻閱。老師在說故事的時候,可以一邊說一邊問學生,學習單上的問題,讓學生可以思考一下,等故事結束以後再小組討論。 一、奧力佛喜歡做什麼事情? 二、你覺得男生可以玩娃娃嗎?為什麼? 三、你覺得女生可以愛打球嗎?為什麼? 四、學校的牆上原來被同學寫什麼字?後來改成什麼? 五、如果你是奧力佛的同學?你要怎樣對待他? 六、奧力佛在才藝比賽時表演什麼?最後優勝者是誰? 七、你喜歡做什麼事?這件事大部分是男生喜歡還是女生喜歡? 八、如果你是奧力佛,請問你喜歡自己嗎?為什麼? 九、請用腦力激盪,男生和女生喜歡的事有什麼一樣或不一樣? 十、請同學完成學習單。 【統整與總結】 本節課的重點是繪本導讀,除了讓學生讀繪本之外,老師也能夠利用說故事的技巧:聲音抑揚頓挫、表情多元誇張,故事停頓、提問、思考,並給孩子有思想和回答的機會,歸納而得有些男生也喜歡做女生的活動;有些女生也喜歡做男生的活動,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按照社會期望去生活,因此每個人都有責任改變社會的期望。 男生女生都會做 【課前準備】 準備「做三明治的材料」,事先並說明今天遊戲的內容。 【引起動機】 先將準備的東西排盤,並且提醒同學應注意事項,包括刀具的使用、盤子的收拾等。 【發展活動】做三明治 一、各組東西事先準備製作三明治的材料(可以請家長協助準備,例如:吐司、起司片、肉鬆、鮪魚、小黃瓜、蛋等等已經處理好的材料)。 二、教師可以先用健康與體育課程說明製作健康點心的好處,並且也要提醒小朋友在製作三明治之前,須注意到食物的保存,個人衛生及安全事項。 三、分組時以男生女生分組為原則,製作完畢後並分組分享,互相欣賞同學的成品並給同伴製作的點心一些正向的鼓勵。 四、最後要進行整理並清理桌面及座位。 【統整與總結】 老師請同學幾位分享今天作三明治的感言,同學表達在各組完成作品時,不但有親自參與的喜悅,更有完成作品的成就感。 | 15min 10min 15min 40min | 能了解校外教學目的,與應遵守事項。 踴躍發言。 | |||||
參、評量方式 請兒童發表內容,互相觀摩分享 | |||||||
教學活動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