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學年 | 六上 | |||||||
單元主題 | 生活EQ家 | 教學年級 | 六 | |||||
教學設計者 | 林玉娟 | 教學時間 | 共2節 | |||||
教學者 | 林意蒨 | 預定日期 | 103年 11月 | |||||
能力指標 | 綜合活動 | 1.2-4-1覺察自己與家人溝通的方式,並體驗經營家庭生活的重要。 | ||||||
綜合活動 | 2.2-3-3規劃改善自己的生活所需要的策略與行動。 | |||||||
家政教育 | 3.4-3-2了解家人角色意義及其責任。 | |||||||
社會 | 4.5-4-5分析人際、群己、群體相處可能產生的衝突及解決策略,並能 | |||||||
設計依據 | 六年級已進入青少年階段,常有自己的想法,不再像小時後凡事都聽家長的。然而,家人之間常缺乏有效的溝通,很少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以致彼此產生誤會,逐漸造成家人之間的疏遠。所以,本學習活動透過和家人分享家庭生活兩難問題,知道家人各有各的想法及其原因,以了解家庭中各家人的角色,並學會良性溝通的重要性,願意和家人分享彼此的想法與感受。 | |||||||
學生起點行為 | 能重視家庭生活,舉凡家人溝通的互動方式、家事責任分攤、金錢使用分配、角色責任等等,有效解決家庭生活中的大小問題。 | |||||||
教學目標 | 1.1知道家人有不同想法的原因。(認知) 2.1能培養同理心,尊重家人的想法。(情意) 3.1學會和家人溝通的技巧。(技能) 3.2培養和家人溝通想法的習慣。(技能) | |||||||
教學目標 | 教學活動 | 教學時間 | 教學資源 | 教學評量 | ||||
1.1、2.1 3.1、3.2
1.1、2.1 3.1、3.2
1.1、2.1 3.1
1.1、3.2
1.1、2.1
1.1、2.1 3.1
3.1、3.2
|
老師請小朋友說一說和家人相處時,如果在生活上遇到問題,會和家人如何溝通呢?有沒有事情還沒說完就被否決的經驗?或是他們覺得你不懂事,而你覺得他們根本不了解你?如果有誤會,你們是如何說清楚講明白的呢?
教師問:每位家人對生活上的相同事件常會有不同的想法,平時你們家人間會分享彼此的想法嗎?藉著這個學習單,你是不是覺得和家人更親近?並察覺是不是要多和家人溝通呢? 1.教師引導學童了解學習單上的事件,將事件更清楚說明呈現。 2.各小組討論,分享學習單。 3.綜合各小組討論出的意見後再與全班分享:
此時,教師輪流加入各組的討論,適時引導學童做價值澄清、判斷,並請學童將小組的意見綜合再與全班分享。 3.教師歸納各組的意見,引導說明世賢的行為有何好的,有何不妥的,哪些要改進,哪些值得稱讚,請學童自己做最明確的判斷。經過討論後,可以根據大家的想法,重新思考自己的選擇。 4.全班共同討論:
5.教師引導說明每個人和家人都會有不同的想法,都有自己對事情的判斷力。每位家人因為隨著當時年齡、角色、身分、需求、心情…等不同,思考的重點都不一樣,所以在家庭中充分的溝通是很重要的。也因為每個人的想法不同,處理事件的方式也都不一樣,並沒有誰的想法一定是對的,或一定是錯的,最重要的是在處理時要有同理心,多尊重別人,並尋求最好的解決方式。
五、教師歸納整理結語 有時,人與人之間因為缺少溝通而有許多誤會產生,即使面對相同的事件,每個人也會因為當時的種種因素而有不同的想法。在家庭生活中,每位家人時時生活在一起,溝通更是重要,適時的表達和善用溝通技巧去分享對事情的不同想法,才能增建家人間的了解。
第一二節結束 | 10′
8′
5′
10′
5′ 5′ 5′
10′
5′
5′
5′
7′
| 學習單
學習單
海報紙或小白板
黑板
| 學生能注意聽老師指導學習單完成的方式 學生能踴躍發表分享
學生能注意聽老師的提問並回答
學生能踴躍參與討論和分享活動
學生能根據小組討論和分享提出認為不錯或新的想法
學生能注意並聽清楚老師的歸納結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