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敏國小102學年度課程計畫
家庭教育
102學年 | 102下 | |||||||||
單元主題 | 家事大分工 | 教學年級 | 三年級 | |||||||
教學設計者 | 謝宜珍 | 修訂者 | 沈玉敏 | 教學時間 | 共2節 | |||||
教學者 | 陳曼瑩 | 預定日期 | 103年5月 | |||||||
能力 指標 |
|
家人互動品質。 | ||||||||
健體 | 2. 6-2-5瞭解並培養健全的生活態度。 | |||||||||
設計依據 | 這個活動讓孩子體會到家事不是某個人的工作,應該是全家人的責任,因此樂意去分擔家事,並從做家事中,使孩子學會做事的技巧,更懂得為家庭付出。 | |||||||||
學生起點行為 | 能主動參與家庭活動。 | |||||||||
教學目標 | 1.1能瞭解家人做家事的情形。(認知) 1.2能知道家人幫忙做家事的重要。(認知) 1.3能大略知道操作一般的家庭工具及家電用品的方法。(技能) 2.1能願意且主動幫忙做家事。(情意) | |||||||||
教學目標 | 教學活動 | 教學時間 | 教學資源 | 教學評量 | ||||||
1.1
1.2 | 一、引起動機 1.請幾位小朋友演出以下的狀況劇:爸爸在看報紙,孩子在看電視,媽媽忙著洗碗、掃地、拖地。 2.教師引導學童討論狀況劇的情形,並和學童討論有什麼感覺?家事都是媽媽的事嗎?家事應該是誰要做的呢?引導學童思考家庭中家事工作的情形。 二、教學活動 1.討論: (1)家人(如爸爸、媽媽、兄弟姊妹及自己)常做哪些家事? (2)誰做最多家事? (3)每天的許多家事工作由誰擔任最適合?為什麼? (4)家事是少數人做比較好?還是全家人分工合作比較好? *教師引導說明家事是每個人的責任,不要讓家事全落在某些家人身上,家裡的每一個人都應該幫忙,一起分工合作做好它。但是 ,學童還小,例如煮飯的工作就由父母負責 | 10′
10′
4′
| 狀況劇本
| 觀察
發表
發表 聆聽
|
1.3
1.3
2.1
1.2
1.1
2.1
1.2
| 即可,可以做一些自己可以勝任的家事就好。
請學童上臺表演做家事的動作,讓同學猜是做那一種家事? 3. 我最行: *教師事先請學童在家中練習並請教家人。 (1)請學童經分享做過的家事種類,並上台 和同學分享做家事的情形及心得。 (2)請學童表演自己最拿手的家事並說明技巧。 *教師引導學童從中了解每一天的家事很多,體會到自己已經長大,可以做許多種類的家事,例如:倒垃圾、掃地、洗碗、摺衣服、收拾玩具、擦桌椅、照顧弟妹、摺棉被…等,並且願意和家人分工負擔家事。 ~ 第一節結束 ~
4. 5.討論與分享: (1)剛開始朱家的家事都是誰做的?她要做哪
(2)朱媽媽為什麼要離家出走? (3)小吉和小利後來為什麼願意幫忙家事? (4)分享心得。 6.教師說明學習單的完成方式: (1)回家觀察並記錄家中一天的家事有哪些? 並寫出由誰負責? (2)和家人討論自己可做的家事並和家人討論 重新分工家事,將結果記錄下來。 7.我是家事高手: 要幫助別人之前要先幫自己,每個學童就從整理自己的書包、抽屜和書包櫃開始! 三、歸納 現在的家庭已經不像從前的傳統社會家庭 了,以前父親負責賺錢,母親負責家務工作,而現代的家庭每個人都有他的職業,而且工作時間也非常長,家務工作已經不是特定人的事了,所 |
6′
10′
10′ 6′
10′
10′
4′ |
電子繪本
學習單 |
表演 發表 聆聽 參與態度
發表
表演
聆聽
聆聽 發表
學習單
實作
聆聽 |
以每個人都應主動參與家事。 其實家事並不難,我們雖然年紀小,但一些家事還是可以幫忙的,例如:倒垃圾、掃地、洗碗、褶衣服、收拾玩具…等,幫忙作家事不僅可以減輕父母的負擔,讓父母更貼心,也是表達愛護家人的表現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