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教育部277期電子報
貧窮的孩子,不再因為沒錢而無法上學!教育部為了讓弱勢學童有就學機會,並配合國教向下延伸一年,因此從93學年度即開始推動「扶持5歲弱勢幼兒及早教育計畫」,透過計畫實施提供弱勢地區與一般地區經濟弱勢年滿5足歲的幼兒充足就學的機會,保障幼兒受教權益。
為了使年滿5足歲的幼童能進入幼稚園就讀,教育部編列預算補助縣市設置國幼班,讓供應量不足地區得以增設公立幼稚園,94及95年共增設公立幼稚園137班,增加了4000多名幼兒就學機會。
除了解決幼稚園不足外,教育部也補助弱勢家庭,提供就學機會。依年度收入額度及離島、原住民身份等,分別有不同的補助方案。
因為「扶持5歲弱勢幼兒及早教育計畫」的施行,讓幼兒有機會及早就學,宜蘭縣寒溪國小附設幼稚園及花蓮縣水源國小附設幼稚園就是因為這項計畫,獲得經費設立國幼班,提供學童就學的示範學校。
宜
蘭縣寒溪國小附設幼稚園位於宜蘭縣大同鄉山地偏遠地區,94年以前,鄉內沒有幼稚園,僅設有鄉立托兒所,學齡前兒童想學習,通常選擇鄉托,不過鄉托採混齡
學習,加上托兒所教保人員人力不足,學生在學習上容易產生落差;沒念鄉托的,少數放棄學齡前學習,或選擇每天花約50分鐘的車程,下山就讀,耗時且不方
便。
因為種種原因,寒溪國小在前校長林光輝先生極力爭取下,於94年獲教育部補助經費,開始招收國幼班學生,並著手興建校舍,於95年4月落成。寒溪國小教導主任吳俊德表示,國幼班的設置,解決了學童的就學問題,學生不必舟車勞頓,能就近享受優良教學環境。
吳俊德說,寒溪國小國幼班設置後,學生慢慢回流,去年有10位學生,今年增加為18位,而國幼班除了解決交通及就學問題外,更重要的是學費補助減輕了家長的負擔。
寒溪國小學區居民屬於泰雅族原住民,教育部補助原住民學生及低收入家庭學生年滿5足歲就讀幼稚園學費補助,吳俊德說,經濟因素影響幼兒就學,因為儘管幼兒在鄉托就學有補助,但仍有家長因經濟困難而欠費,教育部擴大補助設置國幼班及學童就學,比以往更減輕家長負擔。
及早就學的學童,在學校的教導下,很快建立常規,學校教導幼兒生活教育及養成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學生進入一年級就讀,能立即適應小一生活。
另外,學校也從校培養幼兒的閱讀習慣,藉由書本拓展他們的世界,引導幼兒在繪本探索過程中,增進創造、思考及溝通的能力。
不僅如此,國幼班的成立,提高家長對幼兒學習關心度及對學校事物參與的程度,吳俊德說,現在經常可見家長在校與教師討論學生學習狀況,並親自接送學生上下學,這對家長與學童而言,都是正面效益。
更豐富詳細內容請參閱
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topical.aspx?topical_sn=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