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溪國小97─2班親會親職教育分享


宜蘭縣寒溪國小九十七學年度第二學期


班親會暨家長委員會報告事項


 


校長:莊仁實980219


一、分享親職教育文章


為孩子準備一本「優勢存摺」    


文:廖怡景《今周刊》第337期/


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才具競爭優勢


    張明錫的教育方式是一個例子,他很堅持,「我不是說學習或者課業的競爭不重要,但一定要適可而止。如果說,課業的學習很重要,那生活的學習重不重要呢?」一到假日,就帶著這群學生上山下海、溯溪、開山路的張明錫,以他將近十年的經驗提出看法:「我不是反對學生在成長過程有競爭,但我更在意的是,我們的小孩在接受了所謂的『基礎教育』後,會不會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我看來,很多小孩在長大後連自己的問題都處理不好,談什麼競爭優勢呢?」


    長期以來,社會一直強調所謂競爭力,但對家長而言,要如何才能培養小孩的競爭優勢?難道一定得透過課業競爭或是工作競爭取得優勢?在張明錫的想法裡,在生活裡有解決問題能力的孩子,才是真正具有優勢的一群。


不論是孔雀或是麻雀只要快樂就好


    在許多家長心目中,小孩的成就才是他們一輩子的成就。因此,他們窮盡心力,為的就是讓他們的寶貝長成羽翼傲人的孔雀。有些人喜歡孔雀,但也有人不在意是孔雀或是麻雀,只要是隻快樂的小鳥,他們都感到很欣慰。到底要讓小孩長成什麼樣子呢?要餵給小孩什麼樣的養分,才可以讓他未來具有生存能力?能面對不計其數的大小挑戰,不至於被擊倒後就倒地不起?有了自信,是否就有了面對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其他孩子更勇敢,是否就會比較不怕險阻?只要滿腹學問,就可以終身常保優勢?


    家長就好像是一名廚師,在想著要加入什麼樣的香料,才能烹調出一道道佳餚;也像是一名「社會銀行」的開戶者,替孩子準備一本「優勢存摺」,存入什麼樣的本金,才可以讓孩子在未來的社會中提領最大的「本利和」。


給孩子「大能力」 讓他們的生命更豐富


    要替孩子存入什麼樣的能力,才可以讓他們成為社會銀行裡的「富翁」,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前教育部長曾志朗認為,「給孩子愈多可以帶著走的知識和能力,孩子就愈有可能成為一位富翁。」要存入這些知識或是能力,需要的是「有心、有方法的家長」,光懂得把小孩送去上明星學校是行不通的。這些能力也絕不僅止於一般家長所在意的國文、英文、數學等課業能力,而是內化過的人格特質,如自信、責任、毅力等。這也就是美國華盛頓家庭與學校協會〔HomeandSchoolInstitute〕創辦人暨會長桃樂絲.李奇〔DorothyRich〕博士,於著作《Megaskills:buildingchildren’sachievementforinformationage》提出的「大能力」〔Megaskills〕理論。


    桃樂絲李奇博士認為,所謂的「大能力」,是要學校和家庭共同合作,才能在孩子身上培育成功,她也認為,一個人的大能力是隨時被評等的,這也是所謂「永無止盡的成績單」。


    什麼是大能力呢?桃樂絲李奇解釋,所謂的大能力就是指內在的學習動力,其中包括信心、動機、努力、責任、主動、毅力、關懷、團隊合作、常識、解決問題和專注等十一大項。乍看之下,這十一項大能力似乎是老生常談,但桃樂絲博士說,她設計這套大能力的目的,就是要找出每個家庭能做的事,形成一個有效的體系,別弄得太難太長,把它變得很簡單、很容易,每個人都能做,讓它既實用又有趣,「因為,許多好事的完成是不需要時間的」。


    孩子具備了這些大能力之後,就像加足了油的汽車一樣,能飛快奔馳在人生大道上。這是成就孩子未來的十一種基本能力,也正是現今社會中家長所應該在意的「優勢存摺」內容。而「大能力」是決定在校及工作成功的價值、態度與行為,也是資訊時代的基本能力。


給孩子表現的機會 培養自信心


    「大能力」中的第一項能力「自信」,正是人本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史英在兒子的優勢存摺裡存放最多的部分。史英一邊抽著菸,若有所思地嘆了一口氣,「許多家長本身的自信心都有問題,當然就不會教出有自信心的小孩。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其實不難,重要的是要給小孩表現的機會。」


    在他的想法裡,許多家長就是看不到小孩的優點,且吝於肯定、不給孩子建立自信的機會,才會養出沒有自信的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有什麼立場抱怨自己生出不成材的小孩?」他沉痛地說:「替孩子留一條生路吧!」不過,他也承認,要成為可以替孩子準備優勢存摺的父母,也是需要學習的。在他個人的經驗中,因為初為人父,沒有經驗,對他大兒子的管教就比較嚴格,等到家裡有了第二個孩子時,他才學會了放小孩一馬了。史英很得意地說,「像我的小女兒,雖然當年沒有考上北一女,有些挫敗,但當你培養小孩對自己有充分自信後,她就不會被困難擊倒。」事實證明,史英的小女兒後來也走上社運之路,而且頗為出色。「當年讓陳水扁焦頭爛額的十五號公園抗爭,就是我女兒的傑作呢!」史英說到這裡哈哈大笑,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家長也要邁向專家時代


    希望兒女成龍成鳳是許多家長一輩子最大的心願,但要如何才能在子女成就和家長的期待裡,尋求一個平衡點,不致有過大的差距?


    身為家長必須面對很殘酷而且也很現實的問題是,台灣只有一個王永慶,只有一個張忠謀、曹興誠,一個班級也只能有一個「第一名」如果自己的孩子不能在課業上出人頭地,那麼,要如何讓他們有信心面對社會的嚴酷挑戰?或許此時的家長應該稍稍退後一步,告訴孩子,「不一定要拿第一,有時,第二名也不錯!」讓孩子有自信、有學習的動機,有面對困難、解決問題的勇氣,或許才是子女終身受用不盡的財富。台大社會學教授薛承泰認為,「現在的家長不能只是有心而已了,最重要的是還要有方法。也就是家長也要朝向專家的方向發展。」


    「優勢存摺」裡的本金,每對父母存的都不盡相同,但只要把他們的「大能力」存入,經過時間的淬煉,終究會開花結果。當自己的兒女能夠昂首泰然面對社會,面對世界,不畏懼任何的險阻,這本「優勢存摺」裡存入的本金,才能發揮真正的價值。


 


二、多參與學校重要活動,提升孩子的榮譽感


(一)本學期重大活動


  1.三月足球賽、籃球賽、樂樂棒球、上海中小學老師來訪


  2.四月畢業旅行、全國足球賽、至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附小城鄉交流


  3.五月村校運動會、畢業生尋根之旅


  4.六月畢業典禮


  5.七月暑期育樂營


(二)請家長多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


  1.學校極需家長在閒暇之餘參與各項志工活動,與學校老師共同來教育孩子,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愛在隨時隨地發燒,隨時感受到父母與師長的愛。


  2.有參與才會知道老師怎樣教育孩子,有參與才會明白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變化,俗話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對於孩子的一切本來就是我們所關心的事,何不藉由到學校來參與活動,更明白孩子的發展與想法,以減少親子間的摩擦與不愉快。


  3.面對日益變化的社會環境,孩子就是我們的一切,我們透過和孩子、級任導師、學校教職員的經常性的互動,才能共同為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有了良好的學習環境,也才能帶動整個部落因為教育活動的普及而活絡起來。


  4.寒溪有什麼?寒溪人有沒有發展,關鍵在於家長與學校有沒有合作,有沒有經常互動,不要以為「你」不重要,許多事往往就是少了「你」就無法完成,所以在寒溪國小、寒溪部落的發展中,每個人都很重要,少了「你、我」就無法成事,相信自己才能讓孩子相信他們也可以,因為父母絕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你的一舉一動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意願與將來發展,大家共同來努力,讓寒溪成為一個可以學習、可以成長、可以分享的泰雅族部落,Lokah ta kw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