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繼續點亮寒溪風華1000412

                              讓我們繼續點亮寒溪風華

莊仁實1000412

    一場突如其來的病,讓我承受不住,只好在二月底確定退休。

    這個決定有點突兀,但衡量如果可以先把身體養好之後,再來協助學校或者擔任社區志工,這可能也是上帝所賦予的責任也說不定。更何況江山代代有人出,或許也該交棒的時候了。雖然我的期望是在寒溪八年,辦理完學校百周年校慶之後(本校日據時代設校日為103115日,正逢學校辦理期末考,為了不影響學生生活作息,因此就想利用泰雅族歲末祭典時,在10212月底系列慶祝活動,再來辦理風光的退休盛宴。現在我想只有交給下一任校長去處理啦。

    感謝同仁在三月九日為我辦理簡單隆重的歡送會,看著現場有許多家長、來賓來觀禮,本想用笑容來面對大家的祝福,但一進會場,眼淚就不自主的從眼眶中流出來。誰說男兒有淚不輕彈,我想再堅強的人,看到這溫馨、有情的場面,怎麼不會偷偷留下屬於心中的情感。

     寒溪五年,首先我要感謝我的行政與教學團隊,沒有你們的支持與配合,寒溪要發光發熱真的很難。我知道到目前為止,同仁當中還是有人覺得心理不舒服。但是當你們發現這幾年教育現場在急速改變,教育部政策一改再改時(如教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輔導老師機制、小型學校轉型及特色學校的應運而生等等)。就無非就是教育部要給予教師再次檢視自己在各方面(教學、輔導、研究等等)能力是否足夠。希望透過教師們的小團體,來逐漸了解自己的不足,進而讓全校的教師們都能達到專業發展,我想這應該現階段教師們要正視的課程。

     如果同仁們仔細想想,大家就會發現,這幾年我所要求的就正好就是教育改革轉向的契機,如果我們不能隨著這波浪潮走,我想與其讓我們在後面追趕,到不如我們坐在前頭,引領著其他別校同仁跟者我們的腳步走,這樣既輕鬆又愉快,何樂而不為。大家共勉。

     學生的笑容很難讓我忘懷。雖然有點調皮,但不失純真。說真的,這幾年孩子的表現令我驚豔。也令其他友校的校長及縣府長官們肯定,這一切的一切都要歸功於全體同仁在無私無我的教育信念下,所促成的校園文化生態。

     一個風氣的培養不簡單,除了需要同仁在各方面的付出之外,也需要學生全體的配合。記得和台東縣新興國小被蔡先生邀請到喜來登大飯店旅遊三天的事嗎?我記得很清楚,我們在舞蹈彩排的時候,聽說練的很差(這個事件,後來有同仁跟我說)。難怪我在陪蔡先生時,泰雅歌謠專家雲立思小姐,一上來之後就在蔡先生前面大罵哪是哪一個學校的學生,練習的時候都不好好練習,我看晚上的晚會可能有問題?

     晚會一結束,就有許多同仁說,我們的孩子就是這樣,練習可以有點亂,但正式演出卻是一流的角色,這樣可愛的孩子到哪裡找?我真的感受孩子給我的濃濃感動。在這裡校長只能對你們說:「你們是最棒的!」

     這幾年我們積極推動語言、舞蹈、編織及藤編等教學活動,目的在哪裡?因為這些都是泰雅族不可缺乏的族群因子或者特色。每個族群都有特色,唯有不斷傳遞與延續才能彰顯祖先的容顏,才能屹立於二十一世紀的國際社會,否則徒有族名而沒有生活文化與藝術的內涵,如何能大聲告訴別人你是誰?你又擁有怎樣的族群特性?

     過去在未推動九年一貫課程之前,對於族群文化的課題,只是零星的出現在相關課程與教材上,學校並無法擁有課程的自主權。而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的推動,提供了部落學校在課程上的自主權,學校也會依據部落特性、學生與家長需求及教師專長等幾個面向,對於校本課程進行一系列的規劃與研擬,這對原鄉部落的發展具有關鍵性的力量。在課程自主的概念下,每個學校都會試著為部落重新找回失去許久具有生命意涵文化與藝術素材,也讓原鄉的學校將豐富的族群文化與藝術成為學校特色課程的內涵,讓每個孩子都能以身為原住民為榮,進而學習傳遞與延續更多的祖先智慧。

     學校教育的目的在於啟發接受教育者的天賦才能和培養其道德;使個人的潛能充分發揮,在自我實現之餘,也能貢獻一己之才能,促進國家社會之進步與發展,延續民族文化的命脈,增進人類的幸福。因此,部落的學校面對部落永續的發展,當然不能置身事外,除了在正式課程中給孩子更多的現代知識之外,也要配合部落的發展,提供更多的資源協助部落成為真正的族群部落,所以學校這幾年大力推展語言、舞蹈、編織及藤編教學活動,就是要造就寒溪成為泰雅族人心靈的故鄉而努力。但是要讓部落真正有發展,我們的孩子發揮更大的潛能,就需要部落家長在各項活動上的鼎力相助,學校才能發揮它應有的功能。

     感謝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的重視,在與教育部力爭之後,從去年開始,各校都編列了原住民資源教師。原住民資源教師的設置,一方面可以減經了現有教師去支援族群教育這個區塊,二方面也可以有專人來負責文史整理、社區活動的匯整以及促進族群文化教學的更精進。當然現階段還是需要原住民委員會在教學活動、文史資料整理上給予更多的進修計畫與指導,這樣的美意才能盡如人意。

     第三個我要特別感謝寒溪的家長,沒有你們隨時在旁協助校務,學校也不會因而茁壯而成為其他學校的典範。所以我一直認為家長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夥伴。在原住民教育上,部落家長是很重要的一塊,每個家長就像是每個齒輪一樣,缺了一角就無法順暢的轉動,甚至造成不可收拾的狀況發生。其實學校教師和家長對於孩子的想法都一樣,期盼從良好的學習環境上去增進與觸發孩子學習的廣度與深度,讓每個孩子都能獲得更好、更佳、更優質的學習效果。但要讓孩子更有發展與發揮潛能,就更需要家長參與教育事務,從參與學校教育活動中去了解孩子的發展,去明白學校所推動的活動是否真的有助於孩子及部落未來的發展。

     每個家長都是部落的一份子,部落發展的好壞你我都有責任,所以它應該是所有人的責任。美國卡內基基金會訪問學者羅斯柯夫說過:「不斷成長茁壯的企業與國家,共同的特徵就是不斷的自我改造。十九世紀時,美國自我改造,成為美洲大陸的工業強國,二十世紀時自我改造為全球化工作強國,二十一世紀,又自我改造成為全球化資訊社會。」雖然這樣的比喻不能拿來和寒溪相比,但我覺得這段話的精神與意涵正好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示與想法。因為「寒溪」本身並不能自我改造,但是住在寒溪的人,卻可以經由教育的途徑進行自我改造。當每個寒溪人都認為改造寒溪是自己的責任時,寒溪部落才有可能經由「量」變達到「質」變,而這樣的美景就會在不久的將來實現,反之亦然。

     寒溪是一個很美的地方,有豐富的部落文化與生態環境,尤其這幾年在大家的努力之下,寒溪儼然成為旅遊的景點之ㄧ,因為許多人來寒溪看日本神社、寒溪吊橋、古魯林道、不老部落及農場等等。我真的很喜歡。

     有句話說:「當風向改變時,有人築牆,有人造風車。」寒溪的人會怎樣做?是想築一個高牆,不想面對外在的挑戰?還是建造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風車,供自己用,以輸出給他人。泰雅族擁有豐富的文化藝術與生活內涵,面對各項挑戰,我們應肯定自己的族群文化,持續推廣特有的山林生活智慧。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多建造風車,結合部落人及各社區組織的力量,強化與充實族人知識與生活能力,營造寒溪成為生態、文化、觀光與科技的泰雅族部落。

     慶祝創校九十七週年校慶,因為我已退休,所以我用「讓我們繼續點亮寒溪風華」為主題,目的是希望引發寒溪人重視自己身旁天然資源、生態環境及擁有的泰雅族人文化藝術的血脈,善用這些資源將為部落帶來意想不到的利多,而這利多的達成,就需要教育同仁來相互勉勵,帶領孩子及家長用教育活動來促進。


後記:

這是校長在離開我們之前,時時掛念著我們,在身體極為不適的狀況下,於醫院完成了這一篇文章,提醒我們不能停下腳步,要繼續前行,為孩子、為寒溪、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