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自痛心趙建銘 疼惜連加恩)

Posted on 2006-06-05 11:05 龔招健 閱讀(38813) 迴響(0)

–>

隨著檢調擴大偵辦台開案,陳水扁總統女婿趙建銘汲汲營營的貪婪面貌越來越清晰,對照同樣是醫師出身的連加恩,後者的無私情操格外讓人疼惜,是甚麼樣的成長背景造就了如此不同的人格特質?值得國人深入省思。

[@more@]

Posted on 2006-06-05 11:05 龔招健 閱讀(38813) 迴響(0)

–>

國內媒體近來並沒有連加恩的消息,但國人對這位六年五班、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志願前往西非從事醫療服務的台灣第一屆外交替代役男記憶猷深。當國內醫學生想盡辦法在畢業時達成「兵役體檢不合格」(以便免股兵役)或在國內當個輕鬆的醫療預官時,他竟自告奮勇到物質環境條件惡劣、醫療資源極度匱乏的西非國家服役,而且他不僅提供醫療服務,還主動協助改善居民的飲用水等生活條件,甚至自掏腰包幫非洲學童買課本…

醫學生、醫師往往被認為是天之驕子,連加恩也自認是一個好命的孩子。但他說:「好命的孩子,應該比別人付出更多、幫助更多的人。這樣,好命才有意思。」是甚麼樣的教養讓他有此體認,而且身體力行?關鍵是在父母、長輩的身教言教。

在弊案纏身的趙建銘背後,人們看到他有一個汲汲營營的老爸,以及赤裸裸介入金控人事、股權爭奪的岳母阿珍,因此有人說趙建銘之所以介入金控董座及股權爭奪,以及關說醫院院長人事、藥品採購,只是「有樣學樣」而已,驗證古人所說的「上樑不正下樑歪」,所謂「涉世未深,遭人利用」只是卸責脫罪之詞。

儘管阿扁總統堅稱自己個人並未涉及任何弊案,但他也一直未在行事為人方面給趙建銘樹立好榜樣,相反的,阿扁就任總統以來不斷在國營事業等單位安插親信、公器私用、言而無信,趙建銘跟陳幸妤結婚之後就近觀察扁的言行,看得比誰都清楚,日久耳濡目染,難免利欲熏心。

回頭來看連加恩,他有一對正面積極、諄諄教誨、循循善誘、身教重於言教的父母,他在自己的書中曾經特別提到,「感謝老爸、老媽,把我們家變成這樣正面積極的環境,對我的影響實在太大。」

有人問連加恩的爸爸連益雄(牙醫師):「到底怎麼教養出這麼好的孩子?」他簡單回答說:「自己生活很規律,不抽煙、不喝酒,有錢就買書、看書,和孩子分享書,有餘力就儘量幫助特別有需要的人,每周固定上教會,常常讀聖經、禱告,大概就是這些點點滴滴的身教,對孩子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其實,連加恩是第四代基督徒,基督教信仰是連家的核心價值所在。一百多年前,連加恩的老家在淡水馬偕醫院附近,他的曾祖母每天到馬偕醫館當女工,也在那裡認識了外國宣教士、牧師娘,尤其深受馬偕博士懸壺濟世的無私風範打動,因著他們的教導和關懷,她信仰了基督,從此為這個家族開啟了祝福的門,代代傳承至今。

繼國家祈禱早餐會之後,昨日又有一群基督徒聚在總統府前,為台灣祈福,但願上帝賜給台灣更多的連加恩…更多有愛心、懂得分享的蒙福家庭!

感謝 蔡鈺婕 讓我們有機會看到這本書

雖然 台灣出了個趙建銘

但是 我們也有個連加恩

親愛的耶穌,請你祝福他們,成為富有的人,只因他們所度過的每一天都是有價值的….. (摘自:愛呆西非連加恩)

[@more@]

實現自我 幫助別人 有很多途徑

有人選擇 鑽戒

有人選擇 挖井

有人注重自己生活的品味

有人看到各自生命的喜悅

有人需要所有的祝福

有人欣賞他人的付出

畢旅二日遊(聿鈞)

畢旅二日遊 作者:李聿鈞

終於要畢業旅行了,前一個晚上,一直在想畢業旅行的事,整晚都無法入眠,好不容易撐到天亮,我和媽媽一起床便急著收拾行李,我們在活動中心集合,雖然預定六點半開車,但有人卻遲遲未到,使我們等到將近七點時才出發

猜一猜誰是聿鈞

[@more@]

每班都有一位導覽,我們班是一位大姊姊,我非常佩服她,因為她居然能依次扮演七個人,她的言語動作都使我們笑個不停,第一站是航空博物館,裡面有著各式各樣的飛機,有些還能供我們拍照,我們花了約一小時參觀,卻只看完一層樓,可見這裡的資料有多豐富了!

第二站當然就是大家最愛的六福村啦!但裡面的設施都好恐怖喔,我沒那麼大膽,所以就只能玩一些較溫和的器材了,我覺得最好玩的是『魔鬼礦坑』,它是用大螢幕和椅子所組成的,椅子居然還會配合大螢幕擺動,真的非常有趣呢!

我們一直玩到五點多,才去桃園的海龍王餐廳吃飯,我覺得不怎麼樣,不知道其他人感覺如何,吃完晚飯,我們就去飯店,晚上的舞會真好玩,我們一直尖叫呢!回到房間,大家都很臭,便去洗澡,我看電視看到半夜才睡,還差點被老師登記學號呢!但其他人也很大聲卻沒被登記,真奇怪!

第二天的第一站是十三行博物館,外觀造型很特別,但因為時間的關係,所以只能走馬看花,裡面有很多關於史前文化的資料,如果時間夠的話,一定能獲益良多,接下來是逛三峽老街,我很驚訝裡面居然有上百年的歷史,差點忘了,還有挖子尾生態保護區和鶯歌的陶瓷博物館,挖子尾生態保護區有很多水生動植物和古蹟,那邊的古蹟有的是用壓艙石所建成的喔,陶瓷博物館的入口有課本介紹的作品耶,博物館裡有很多美麗的陶瓷,感覺連看都看不完呢!

這趟旅行雖然不長,但讓我學到要如何和朋友相處,總之,這次的旅行真是好玩,也讓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思 亡與存

假如 我先你而去

你知道我會在哪裡

[@more@]

我會化作風 化做雨

陽光與其他東西

經常撫慰著你

微風溫和輕煦 正是你所喜愛的

假如你不瞭解 很快的 你會認出我來

因為我將變得很兇暴 我會化做狂風暴雨

讓你明白

世界變得絕望如我的痛苦

然而 假如 你將我忘記了

我就必須把雨水留下

陽光與其他東西

我將會真的離開你

旋律 不過是陣風

像是遺忘的記憶

「打哈欠」…到底有什麼秘密?

打哈欠.jpg, 16 KB~~~~~~m~…」每個人都會打哈欠!仔細看!很多動物也會打哈欠!打哈欠會傳染嗎?打哈欠與行為生態學有什麼關係?「打哈欠」…到底有什麼秘密?進來看看吧![@more@]分類:自然五四三 | 閱讀 239 次
發表:nature | 21 二月, 2006 11:12

~~~~~~m~…」每個人都會打哈欠!仔細看!很多動物也會打哈欠!打哈欠會傳染嗎?打哈欠與行為生態學有什麼關係?「打哈欠」…到底有什麼秘密?進來看看吧!

撰文╱曾志朗

摘錄自2月份科學人雜誌

http://sa.ylib.com/forum/forumshow.asp?FDocNo=807&CL=6

哈唏!哈唏!哈唏!哈………唏!哈唏!哈唏!哈唏!哈………唏!哈……………唏!

我一眼望過去,全班50多位學生個個無精打采的正在默念每人桌前的一篇文章。有人開始感到無聊,就打起哈欠來了,有趣的是坐在左邊的學生好像比坐在右邊的學生更會打哈欠,而且一個傳一個,大都集中在一邊。學期末了,又快過年了,學生們的心思都已經放寒假了,我這位「教忠職守」的教授卻仍然不放過他們,堅持上課到最後一分鐘。我可以看出他們心中的不滿,一臉沮喪的盯著文章看,因為我告訴他們20分鐘後要考個閱讀理解的小考,而且成績要加權。其實我已經先做了安排,階梯教室裡的學生分成左右兩邊,坐在右邊的學生讀的是一篇談打嗝的文章,而坐在左邊的學生讀的是一篇談打哈欠的文章,兩篇的文句都相同,只有「打哈欠」和「打嗝」兩個詞彙互換而已。

我和我的助教站在講台的兩端,我負責數右邊的同學們中(讀打嗝的文章)打哈欠的人數,大概有6位;助教則負責屬左邊同學(讀打哈欠的文章)的打哈欠人數,結果是14位。如果我們把看起來要打哈欠的人也算進去,則我這邊增加到8位,但助教那一邊卻一下子就跳到32位。所以我就趕快把學生喚醒過來,告訴他們這兩篇文章的不同之處,以及這些打哈欠的數字,要他們下個結論。結果還不錯,大家都醒過來了,還搶著說:「打哈欠是會感染的!甚至連透過閱讀一篇文章所引起打哈欠的想像,都會引起讀者打哈欠的慾望與行動哩!」

經過我這一說明,學生們真的醒過來而且表現濃濃的求知慾了!有人提問題:為什麼會打哈欠?有人接著回答:因為累了或愛睡了,所以打哈欠。但我馬上指出來,根據調查,睡前打哈欠的平均次數,比起剛睡醒之後打哈欠的次數,實際上是少多了;而且睡前伸懶腰的次數,也比剛睡醒之後伸懶腰的次數少多了,所以累、愛睡都不是主要的原因。那麼是不是因為血液中或腦裡的氧氣不多,才需要張開大口,打個哈欠,把空氣吸進來,補充氧氣之不足呢?但這個說法也是錯的,因為人們在含二氧化碳多的環境裡(比如說空氣中有3%的二氧化碳),打哈欠的次數並不會比在一般正常的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只有0.03%)來得多,而且把人放在百分之百的氧氣中時,打哈欠的次數也不見得會減少。

也許打哈欠是因為無聊的緣故,因為在實驗室裡,我們只要讓學生連續看一系列單調沒有太多變化的圖形,則不到10分鐘,打哈欠的行為就會出現了。但是,有時候太過緊張也會打哈欠,正要上台表演的音樂家或演講者,常常會以打哈欠來減低他們的緊張,最好玩的是那些在高空中的飛機上,等待要跳出機門的傘兵們,也常在屏息等著衝出去時,打起哈欠來了,真是的!唉,跳傘怎麼會無聊呢?

我們對打哈欠的行為真是懂得太少了。這是一個人人都會,而且是一旦啟動就無法中途停止的動作。最近的研究更指出來,以超音波掃描的技術,可以看到未出生的胎兒在媽媽的肚子裡打哈欠的影像。所以這是個非後天所學會的行為,也是個無意識的神經機制的反射動作。幾乎是所有的動物都會打哈欠,我家的貓睡前睡後,伸懶腰,哈欠連連,一副自我感覺良好的樣子。朋友家的狗也是一樣,都是打哈欠的高手。這些都是家馴的動物,也許已被寵壞了。但踡伏在草叢裡一動也不動的蛇,在要爬行之前,偶爾會先張開大嘴巴,打完哈欠才有行動;河馬在水中浸久了,從水中出走前,也會先伸個懶腰,打個哈欠再走;獅子的哈欠更是赫赫有名,河東獅吼,人人皆知,看起來驚人,吼叫的聲音聽起來嚇人,但獅子也只不過打個哈欠罷了。你若仔細在鏡子前面看到自己兩手往上伸,瞪開兩個大眼睛,嘴巴張得大大的那一副張牙舞爪的打哈欠樣子,不是也很嚇人嗎?最近看了一些有關猩猩生態的科學影片,影片中,大大小小的猩猩都會打哈欠,而且有的還會用手蓋住嘴巴,以免被別的猩猩誤解為侵略行為前兆的表現…………

(還想繼續閱讀後半部的內容嗎?請至科學人網站http://sa.ylib.com/forum/forumshow.asp

say hi!

嗨!

我是joyce

歡迎光臨我的布落格

相信我會慢慢充實這片園地

[@more@]

Hello!

This is joyce.

You’re very welcome to this blog.

Hope you enjoy yourself here

and share your ideas with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