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砂卡噹步道- 榮膺全球十大必遊景點

來源:http://forestlife.info/Onair/096.htm

【砂卡礑步道】

   「砂卡礑步道」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花蓮境內,早在日據時期,日本人為了建造立霧電廠,從砂卡礑溪沿岸的岩壁上開鑿出一條長達四點四公里長、一公尺寬的步道,早期被稱為「神秘谷步道」,後來才改回太魯閣族慣稱的「sgadan」,意為「臼齒」。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後,將這條路規劃為景觀步道,加強沿線安全設施、增設休憩平台與解說設施,近年來砂卡礑步道已經成為一條前往花蓮旅遊的熱門景點。「砂卡礑步道」倚傍著砂卡礑溪而行,而在砂卡礑溪十六公里的流域中,所形成的峻秀峽谷,清澈的溪水、美麗的岩石褶皺及蓊鬱的森林,讓砂卡礑步道兼具景觀與生態之美。砂卡礑溪溪床上大大小小的奇岩怪石中,以大理石與片麻岩最多,湛藍湍急的溪水滑過溪床,與溪石合奏出清亮的自然樂音,而溪水也將岩石琢磨得圓潤柔美,褶皺在兩岸山壁和溪中岩石上形成一幅幅抽象壁畫,美不勝收、任人欣賞想像。

   「砂卡礑步道」平緩易行,屬於陰濕的河谷地形,沿途除了可作自然觀察之外,步道全線亦設置十餘座大小觀景平台,供小憩賞景,還有幾處親水小徑可以直下溪谷,讓肌膚親潤沁涼的溪水,聆聽自然美妙的樂音。砂卡礑溪水終年清澈碧藍,彷如遺世深藏的秘境,整條步道沿砂卡礑溪向前延伸,河床上巨岩林立,由於溪谷佈滿大理石,溪水流經此處,激起大理石釋放出其中所含的碳酸鈣成份,因此溪水呈現一種碧綠泛藍的色系,景緻十分迷人,太魯閣的水石之美,在這裡發揮得淋漓盡致。步道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十分適合親子自然體驗,此處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水,提供動物良好的棲息環境,魚、蝦、蟹、水生昆蟲及蛙類是溪中的主角,步道上昆蟲、蝶類、蛇類、山鳥,偶而還可見到台灣彌猴等哺乳類動物,使砂卡礑步道處處展現生機,是觀賞自然生態及瞭解太魯閣地質型態的最佳自然教室。

「砂卡礑步道」上的百獅橋,橋欄上有—百隻各種不同造型 、用大理石雕琢的石獅子,充分表現出花蓮人的創意和熱情。

「砂卡礑溪」發源於二子山和曉星山之間,在太魯閣附近注入立霧溪,為立霧溪支流中坡度最緩者,為太魯閣族原住民的傳統領域。

從太魯閣遊客中心往西穿過砂卡礑隧道,步道口就在隧道口右側的百獅橋頭,砂卡礑隧道設有人行步道及照明燈,安全性高。

「砂卡礑步道」以前被稱神秘谷步道,經過修整後才改回太魯閣族慣稱的「sgadan」,景致 優美,是一條原住民風味濃厚的步道。

「砂卡礑步道」最初是為了開發立霧溪的水力發電計劃而開鑿的一條道路,步道的入口處即 砂卡礑溪匯入立霧溪的地方。

步道就開鑿在大理石峭壁上,景觀奇特峻偉,全長四點五公里,往返約三小時,路況平坦舒適,適合一般 大眾及親子健行活動。

步道沿著清澈碧綠的砂卡礑溪向前延伸,砂卡礑溪流經廣大的大理岩區,河水碧綠、清澈見底,河床上盡是漂亮的白色大理石。

步道全程都是沿著砂卡礑溪岸行走,由於是沿用早年闢建電廠的施工道路,因此平坦易行。

砂卡礑溪水常年清澈碧綠,百萬年的切割和侵蝕使岩石產生優雅動人的皺褶,風光秀麗的景色令人心曠神怡,宛如置身人間仙境。

由於砂卡礑溪水流經大理岩地區 ,溪水中的微酸溶解大理岩中的碳酸鈣成分,潭水因此呈現一種碧綠泛藍的色系,景緻十分迷人。 

「砂卡礑步道」全程平緩易行,除了可作自然觀察之外,步道全線亦設置十餘座大小觀景平台,可以隨時停下腳步小憩賞景。

「砂卡礑溪」因含沙量少,所以終年清澈,岩石上美麗多變的線條,與溪流、綠蔭相對,形成美妙的水石畫,盡展水石之美。

來到砂卡礑必會為這裡驚心動魄的水石之美所震懾,大理岩褶皺反映潭中,多變的紋路似舞動的曲線,與歲月纏綿、碧水相依。

「砂卡礑步道」沿途除賞石、戲水外,動植物生態也頗為可觀,蝴蝶、鳥類、昆蟲極多,還有機會看到野生獼猴的蹤跡。

砂卡礑的自然生態豐富,植物以樟楠類、蕨類為主,樹林間還有赤腹松鼠、台灣獼猴穿梭其間,是觀察自然生態相當好的地點。

步道沿途除了有各式各樣的動植物和山與水結合的秀麗景觀外,山坡上種滿了翠綠的「山蘇」, 這是當地原住民的經濟作物。

除了欣賞沿途美麗的大理石峽谷與清澈迷人的溪潭外,步道大都是開鑿在峭壁下的明隧道,很有特色。

大理岩層的褶皺變化,彷彿抽象的石刻壁畫一般,流水釋出大理石中的碳酸鈣,形成碧綠深藍的潭水,水石之美,盡在砂卡礑。

砂卡礑溪水終年清澈豐盈,彷如遺世深藏的一方秘境,故早期也被稱作「神秘谷」,谷中迷人的美景帶給遊人極大的震撼力。

走在這一條不受污染的清靜步道時,請用尊重與關懷的心情,細細品味這裡的山青水秀,這肯定是一種清新脫俗的超凡享受。

砂卡礑溪兩岸茂密的森林及清澈的溪水,提供了動物良好的棲息環境,魚、蝦、蟹、水生昆蟲及蛙類是溪中的主角。

 雖然氣勢不如立霧溪的太魯閣峽谷壯闊,但清澈的溪水、美麗的岩石褶皺及鬱閉的森林,仍讓砂卡礑步道兼具景觀與生態之美。

砂卡礑溪所流經的地形變化甚多,大小水潭沿著溪床接連不斷,到處可見到涓涓絲瀑。

步道沿砂卡礑溪北行,沿途蒼鬱陰涼,動植物資源豐富,峽谷景觀及水石之美引人入勝,這裡是彷如是遺世深藏的世外桃源。

由於砂卡礑溪流路短、雨季時水流湍急,且水中含砂量少,因此無論平常或颱風豪雨之後,溪水都能保持清澈。

步行在「砂卡礑步道」,耳邊響起的是淙淙的溪水聲,眼睛凝視著岩壁上層層變化的紋路, 這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景象。

白色的大理石峽谷景觀及清澈靜謐的深潭令人神往,翠綠的溪水給人一種尊貴高雅之感。

「砂卡礑溪」清澈碧綠的溪水為別處所罕見,石壁雲彩般的紋路、砂卡礑溪清澈的流水,處處皆顯露出靜謐幽深的氣氛。

大理岩層歷經地殼變動,形成各異的岩體,再經河水沖刷切鑿,就產生多變的褶皺與紋理。

溪裡堆疊著許多大大小小的壘石,這是因為砂卡礑溪較短,岩石崩落後尚未經過長距離的滾動,因此還沒能形成較小的卵石。

在時間洗練下,大理岩層產生的褶皺圖樣,擁有百變風情,用心觀察、發揮想像、妙不可言。

砂卡礑溪十六公里的流域中,形成峻秀的峽谷、清澈的溪水、美麗的岩石褶皺及蓊鬱的森林,讓砂卡礑步道兼具景觀與生態之美。

砂卡礑溪常見的蛙類有斯文豪氏赤蛙、莫氏樹蛙及褐樹蛙,夜間是蛙類活動較頻繁的時間,但白天也常可發現牠們的蹤跡。

砂卡礑溪清澈碧綠的潭水,水質乾淨而不受污染,處處透露著生機盎然,這裡是台灣鏟頜魚、即是一般俗稱苦花魚的棲息地。

「世界正愁人太滿,我先鑽入石中遊」,來這裡觀賞水石之美,最好具備良好的想象力與靈感。

崩落在溪底的大理石巨塊,常年被流水沖蝕,形成千奇百怪的造型,浮現出流雲般的紋彩,流泉漱石,吟唱出淙淙悅耳的詩篇。

砂卡礑溪水色碧綠如絨,又清澈如玉,倒映著藍天、白雲,這裡是感受太魯閣山林之壯闊,以及洗卻滿身塵囂的最佳場所。

佈滿大理石的溪谷,淙淙流水蜿蜒而過,步道林蔭茂密、溪谷秀麗天成,景色令人嘆為觀止。

砂卡礑溪溪床上鋪滿大大小小的岩石,以大理石與片麻岩最多,湛藍湍急的溪水滑過溪床,與溪石合奏出清亮的自然樂音。

現在「砂卡礑步道」的夜間生態也越來越熱鬧,三、四月間的螢火蟲,以及溪中的魚、蝦蟹等族群,都豐富了這裡的生態樣貌。

在溪岸體會大自然的巧思,湛藍的溪水不染一點雜質,彷彿壁畫一般的大理岩層,太魯閣的水石之美,在這裡發揮得淋漓盡致 。

太魯閣可說是台灣獨特而瑰麗的一塊清境地,大理岩峽谷各種不同的景觀,十分壯麗罕見。

經過百萬年的切割侵蝕,溪水將岩石琢磨得圓潤柔美,岩石褶皺在兩岸山壁上形成一幅幅抽象壁畫,任人欣賞想像。

「砂卡礑步道」地形相當具有特色 ,清澈無波的溪水、幽深寂靜的氣氛,和太魯閣峽谷比起來,別有一番靈秀之美。

大理石上的圖案有的彎曲似流水,有的又浮動似白雲,黃金及寶石皆有價,奇石則無價,因為奇石無與倫比、從不雷同。

「砂卡礑步道」除了具有豐富的動、植物與地質、水質等自然資源,亦具有濃厚的太魯閣族歷史與人文氣息。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岩石因地殼變動造就的褶皺現象,是大自然最亮眼的地質景觀,顯示出大自然的奧妙。

步道沿途常見青斑鳳蝶、紫端斑蝶、擬態枯葉蝶等翩翩飛舞其間,有時更可看到群蝶吸水的奇觀,處處充滿大自然的驚喜。

「砂卡礑步道」沿線的自然景觀成為此處的最大賣點,壯麗的山岳、清澈的溪流以及新鮮的空氣,讓此地成為花蓮的旅遊勝地。

步道沿砂卡礑溪河谷上行會經過「檢查哨」、「攔沙壩」到終點站「三間屋」,如繼續溯溪往上可至大同、大禮等原住民部落。

溪水清澈碧綠的這條步道,由於溪潭清澈、大理石節理瑰麗壯觀,從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甚多。

「砂卡礑溪」有豐富的水生生物,適合作生態觀察及親水活動,四、五月和十、十一月這四個月份更是觀察螢火蟲的絕佳場所。

漫步於步道上,仰望可見峽谷之峻、俯視可見水石之美,這些景象都帶給旅遊者美麗的回憶。

砂卡礑溪終年清澈碧藍的溪水,締造出靈性的空間,反映出一種高貴的氣質,造物主的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

「砂卡礑步道」充滿大自然的魅力與驚喜,由此眺望,峽谷美景盡入眼簾,加上風聲、鳥叫、蟬鳴,真可謂是大自然的交響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