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 4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more@]語譯:客中是這樣枯寂無聊,我究竟還能等待什麼?每天一無所獲,孤孤單單回到寓所,我真想去尋求理想的境界,惋惜的是要和老友分別。位居要津的人,沒有肯幫我出力的,真正的知音世上實在是寥寥無幾。我唯有固守我的冷落寂寞。返回故園去緊閉門扉。

閱讀全文唐詩 4

唐詩 3

望月懷遠 (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more@]作者簡介】張九齡(公元678-740) 字子壽,一名博物。其詩有溫柔敦厚之風。其《感遇詩》以格調剛健著稱。有《曲江集》。【字句淺釋】解題:這是一首月夜懷念遠人的詩,渾厚含蓄,感情深摯。竟夕:通宵。憐:愛。不堪:不能。盈手:滿手。佳期:美好的時光。這裡指見面的機會。【語譯】茫茫的海上,明月搖著影浴著波浪。你我隔天涯,此時都面對這個月亮。有情的人啊,怨恨這夜晚過於漫長。因為整夜裡,大家都在思念著對方。吹滅了蠟燭,更愛滿屋明媚的月光。披衣走一走,覺得露水濕潤了衣裳。捧滿了月光,卻不能送到你的手上。還是去睡吧,但願夢中能到你身旁。

閱讀全文唐詩 3

第二週唐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more@]關中遼闊之地,護衛著京城長安,由此遙望五津,只見一片風塵煙霧瀰漫。我和你有同樣的離別心情,因為我們同是奔走漂泊在外作官的人。在四海之內有了知己的朋友,即使遠隔天邊,也像是近鄰一般。在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流淚沾濕衣巾啊!

閱讀全文第二週唐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第一週唐詩–嫦娥

嫦娥  唐‧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more@] 解釋:1、深:暗。2、長河:銀河。3、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見到碧色的海,深藍色的天。4、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會感到孤單。 翻譯:悠悠的燭光,透過精緻玲攏的雲母屏風,把夜襯托得更深沉了。這時候,銀河漸漸西落,星斗悄悄沉沒,天就快要亮了。唉!那月宮裡的嫦娥姑娘應該也正在後悔當年偷吃了那長生不死的仙藥吧!落得如今一人一個孤伶伶的面對遼闊如海的藍天,每天夜裡都在為自己的寂寞嘆息吧! 

閱讀全文第一週唐詩–嫦娥

第十七週唐詩78

客至—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 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 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 隔籬呼取盡餘杯。 [@more@] 我家前前後後圍繞在一片春光明媚的溪水間; 每天都可以看到成群的鷗鳥飛來飛去。 長滿了花木的小徑,從來沒有因為客人來臨而打掃過; 只有今天,為了你的到來,我才把這一扇簡陋的草門給打開。 因為這兒距離市場太遠了,所以我沒有大魚大肉好招待你; 由於家裡貧窮,我 只有拿出舊釀的薄酒來款待你。 如果你願意和隔壁那位老翁面對面一起喝酒的話, 那麼待會兒我會隔著籬笆,叫他過來和我們一起乾幾杯。 賞析:   這首詩題名叫「客至」,整篇真的就完全以「客人」為主,從「無客」、「客至」、「待客」、寫到「陪客」,全篇都使用第一人稱的口氣,更讓人感覺到主人的熱情和質樸。   前面兩句,除了描寫杜甫住家附近的風景外,也藉著「群鷗日日來」點明了平常的杜甫是非常寂寞的,並沒有什麼客人來拜訪他,只有一群鷗鳥天天在這裡飛來飛去。接下來第三、第四句,杜甫說他為了歡迎這位客人的到來,特地將長滿了雜草的小路打掃乾淨,並且將簡陋的草門打開,期待客人的到來。讀到這裡,我們應該可以感受得到,杜甫字裡行間處處洋溢著興奮的感覺。   在最後這四句裡,我們更可以完全看到主人他招待客人的盛情,因為杜甫的家不只住得遠,買菜不方便;更重要的是他也沒錢買菜,但就算是這樣,他仍是熱情的將自己釀的酒拿出來招待客人,而且怕自己無法讓客人玩得高興,他還請隔壁鄰居的老先生來陪客人一起喝酒聊天,由此可知,杜甫是真心的想要盡地主之誼,而且他和那位老先生的交情一定很好,才可以隔著籬笆喊他而又不會讓人感覺到不禮貌。

閱讀全文第十七週唐詩78

第十四週唐詩77

 登金陵鳳凰台—李白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爲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more@]南京鳳凰臺相傳有鳳凰來過, 如今鳳凰飛走了,只剩下一座空臺。不變的是,長江的水仍滾滾向東流。 三國時代吳國的宮廷已荒廢,原先的奇花異草埋沒在荒涼的小徑裡。 東晉時的名門世族,如今變成一堆古墓。 長江邊的三座山因距離遠,好像聳立在天邊; 秦淮河流注長江,江心的白鷺洲將水分割成兩道水流。 代表忠臣的太陽常常被代表奸臣的烏雲所遮蔽, 遠在長安的天子就看不見臣子的忠誠,這種情形讓我十分擔憂。

閱讀全文第十四週唐詩77

第十三週唐詩75

黃  鶴  樓    崔 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more@]傳說中的仙人早乘黃鶴飛去,這地方只留下空蕩的黃鶴樓。 飛去的黃鶴再也不能複返了,唯有悠悠白雲徒然千載依舊。漢陽晴川閣的碧樹歷歷在目,鸚鵡洲的芳草長得密密稠稠,時至黃昏不知何處是我家鄉?面對煙波渺渺大江令人發愁!

閱讀全文第十三週唐詩75

第十二週唐詩71

旅夜書懷 杜甫細草微風岸 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 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  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  天地一沙鷗 [@more@]注釋: 1 書:動詞,指寫下來的意思。懷:指胸懷。  書懷:把感想寫下來的意思。2 危:高的意思。檣:掛帆的桅杆。3 名:聲名的意思。著:顯著的意思。4 休:辭官退休。語譯: 江岸邊長滿了綠綠的細草,微風也輕輕的吹拂過來;高高的桅杆向夜空中直立出去,我坐在小舟裡,突然覺得一陣孤獨。在星光的照耀下,平野看起來遼闊極了;而江水不斷的翻滾、奔流著,就像要把水裡的月亮給推擠上來一般。回想起自己大半生,辛辛苦苦的寫了許多文章,難道我的名聲是因為這些文章才顯著的嗎?而現在,我的年紀已經大了,身體又不好,應該是辭官退休的時候了。我這一生,一直四處飄泊、居無定所,到底像什麼呢?我想,大概就像是那翱翔於天地間的一隻沙鷗吧! 賞析:         這首詩的前半段主要是在描寫他「旅夜」的情形;後半段則是開始「書懷」。第一、第二句杜甫寫的是他附近的環境,微風陣陣的吹拂著岸邊的雜草,但四周卻一片冷清,只有他自己這艘豎著高高的船桅的小舟,孤伶伶的停在這裡。第三句和第句,杜甫寫的是整體的廣闊景色,天上有一閃一閃星星,照耀著這片大地;而河裡月亮的倒影,更是隨著河水的波動而起伏不定。         這四句雖然都是在描寫景況,但杜甫的意思是以「微風」、「細草」、和「孤舟」來比喻自己的渺小,因此原本就很渺小的自己,和眼前廣闊的景色一比之下,當然也就更加渺小了。五、六句,杜甫開始描寫自己情感。雖然自己的文章受到大家的喜愛,這是一件值得安慰的事,但是他的政治抱負卻己經全部落空了;杜甫的辭官退休其實是因為他的個性,而不是因為他真的生病了,可是他偏偏說是「應老病」而退休,這兩句話實在是含有很深沈的感慨。         古代的詩人大都有求取功名,在政治上一展長才的抱負,可是杜甫的一生過得非常的辛苦,所以他在最後說自己飄泊不定,就像一隻沙鷗一樣,讀起來真是使人感到悲哀。 唐詩手札:         在成都的浣花草堂住過五年還清幽日子的杜甫,再度告別了短暫的安定,於代宗永泰元年(七六五年)五月,帶著家人東下,路過常州(在今四川省)時小住了一段時間。不久,他又再到雲安(今四川省雲陽縣)暫時住下。這首詩便是他在經過重慶、忠縣、往雲安的旅途中,在滿懷著傷感的情境下寫成的,而那時的杜甫己經五十四歲了。 

閱讀全文第十二週唐詩71

第十一週唐詩70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more@]題解:此詩表現了詩人愛國念家的深厚感情,是唐詩中膾炙人口、千古傳誦的名篇。春望:春天所望之所見。 國破:指安史亂軍攻下唐都長安。 驚心:心神為之震撼。 烽火:戰爭中的警報信號。 家書:家信。 白頭:頭上白髮。 渾:簡直。 不勝:禁不起。 簪:即簪子,古人用來束髮或作裝飾。 【譯文】 國家破亡了,只剩那山河依然存在; 春天已經到來了,可是在長安城裡,卻只有花草樹木不解人間愁苦,依舊開得很茂盛。 感懷時事連花朵都傷心得滴下淚水, 怨恨離別,鳥兒停止鳴唱,一切都令人感到黯然神傷。 戰火已從前年的十一月連續到今年的三月,還是無法停止; 我的家人至今生死未卜,在這個時候,如果能收到一封家書,真的可以抵上萬金啊! 我頭上的白髮已經愈抓愈少, 都快要插不上髮簪了。【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在西元七五七年三月,此時他身陷於長安。 前面四句,描寫長安城在戰後春天的景象。 下面四句,敘述杜甫看到眼前這片景色時,所引發的感觸。

閱讀全文第十一週唐詩70

第十週唐詩

月夜憶舍弟  杜甫戌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more@]注釋: 1. 舍弟:指弟弟。 2. 戍鼓:戍樓上的鼓聲。     戍樓:指建築於城中用作警備的樓。     斷人行:指鼓聲響起後,就開始宵禁。 3. 邊秋:邊疆上的秋天。 4. 「白露」,是二十四個節氣之一,在農曆八月;白露以後,天氣會漸漸變冷。 5. 問生死:生死未卜的意思。 6. 書:書信 7. 未休兵:戰爭還未停止的意思。 語譯: 從戰士戍守的樓閣上又傳來一片更鼓聲,路上的行人也都失去了蹤影; 在這偏僻遙遠的邊境秋夜裡,只聽到孤雁悲悽的叫聲。 露水從今夜開始,已經愈來愈寒白了; 只有天上的月亮,還是和故鄉的月一樣的皎潔明亮。 我也有弟弟,但是都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現在連老家也被戰火給摧毀,我更是無從打聽他們的生死了。 我不斷的寄信回去,卻一直沒有回信,可能是因為無法送達吧;…

閱讀全文第十週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