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研究所修了一門"多元多階評量"的課~
使我了解評量的真正初衷(是我以往未曾思考過的)。
也學了許多有趣的評量法!其中一個就是"333評量法"。
它是什麼東西呢?要怎麼實行?對學生有什麼幫助呢?
為什麼稱為333呢?簡單來說就是拋出三個問題給學生~請學生針對每個問題各回答三個答案!
在學生上完此單元(或此堂)後~回答下列三個問題:
1.你學到什麼?
2.在生活上有哪些應用?
3.你有哪些疑問?
看似簡單吧~但要回答的好也是不容易的!
在學到此評量法後,便覺得它蠻適合運用在我的自然教學上~
為什麼呢?
通常上完自然課後,大部份的學生不會回去作複習,雖然聽懂老師所說的,但不代表他能理解~
導致一段時間後,把課堂上所學的內容都還給老師了~
也雖然我都有要求他們寫筆記,但看不看的懂筆記所寫的內容又是個大問題~
追根究底,學生不會主動複習老師所教的東西,將它內化為自己的知識!
所以333評量法即是要求學生做這個動作~[@more@]
故本人便在上個學期以五年級的自然課作嘗試!
要求學生每堂課後都要寫,想當然爾~當然是怨聲載道~哈哈!!
不過最大的問題是,學生不曉得如何去寫~
就如第一個問題:你學到什麼?
學生不懂該怎麼寫或懶惰..便會抄我的上課講義的內容或課文來應付..
當然不行囉~因為我的初衷就是要"讓他們有將老師所教的內化成自己知識的能力"
只是不教而殺謂之虐..所以要先教他們如何寫是很重要的~
不過講的太深奧.文謅謅…學生會鴨子聽雷..霧煞煞..
講白一點~就是"換句話說"!
把老師所上課的內容~用你自己的話再說明一次..
這樣學生就會嘗試的去思考去轉化知識內容!
第二個問題:在生活上有哪些應用?
學生也不知該如何寫..身為老師就必須跳出來引導他們~~
其實問題二乃為問題一的延伸,問題ㄧ的答案通常是一個事物的定義,經由觀察.歸納.統整而出的一個解釋。
這時問題二即可針對問題ㄧ的答案舉出實際.生活上的例子。
例如:學到肉食性動物的定義,即可舉哪些動物屬於肉食性的。
第三個問題:你有什麼疑問?
通常學生ㄧ定會說:「老師,可是我都沒有問題ㄟ~~」
這時該怎麼辦?總不可能說不用寫吧!哪有這麼好康的事!
這時我會說沒有問題表示你問題可大了!!
因為你越是了解它,那麼你對它的疑問就會越多!
如果你對它毫無概念,那當然不知從何問起囉!
所以問問題也是ㄧ門相當深奧的學問啊~
(有讀研究所的就知道,要提問是ㄧ件多麼痛苦的事,教授不要逼我們問問題啦,腦筋就是打千百結也想不出來…)
最後是本人在施行後的ㄧ點感想…
雖然我沒有仔細去檢視333評量法施行後是否真能讓學生的自然學業成就提升,
但從學生所寫的東西,我就能感覺到學生有漸漸地在進步在成長。
(到後面,甚至有位學生在疑問部份越提越多,越來越刁鑽,連他的媽媽都一同加入提問,不考倒我誓不甘休啊!)
或許短時間還看不出成效,但我認為長時間的訓練,將有助於學生在邏輯思考上提升,並讓所學的知識與生活做連結!
但遺憾的是這種評量法,將對老師又多ㄧ份負擔,又多ㄧ樣作業要批改,
或許頻率次數可以再減少一些,亦是可行的方法~
本人就以333評量法在自然課的實行過程與省思分享給各位先進~~
以下圖片就是學生所書寫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