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閉室,不怕苦,不怕難……

最近有位屆退義務役下士因關禁閉室而不幸失去性命,著實令人感慨。[@more@]

儘管近年來,國軍不斷強調「人性化」的訓練與管理,但人性化三個字如果不能內化在基層的管理階層,高級長官三令五申講越多,則只是凸顯問題依舊,只差有沒有爆發出來而已。軍隊再怎樣的開放,因其特殊之性質,體制封閉亦成為它的宿命。諸如「階級服從、使命必達」等被強加灌輸的思想,透過語言不斷強調,化作每日運作的實際,我直接想到的就是那句「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說穿了,在軍隊裡幹任何事,生存法則就是看你長不長眼,包括最重要的打混摸魚在內。但長不長眼有時不是你能控制的,因軍隊的位階、權力所交織而成的複雜人際關係,讓很多單純的事情或互動,變得一點都不單純。

1991年9月下旬到東引島服役,被分配到161高地的砲兵連,1992年4月連部駐地因實施飛彈基地工程而移防到坑道。這段七個月的一支迴力飛鏢的二兵日子,印象最深之一,莫過於每晚的晚點名前,在部隊下頭的憲兵排禁閉室,都會傳來這樣的答數聲:

禁閉室,不怕苦,不怕難,要出操,學耐力,咬緊牙根撐到底…

連上部分士官兵曾被送禁閉室,基數是一星期起跳,最多不能超過一個月。被送禁閉的理由不外乎是返台逾假,最多是「頂撞」軍官,還有喝酒發酒瘋以及站衛哨時睡覺。每次填禁閉單,除了軍官外,大多數人最關心的莫過於「關幾天?」為何是大多數人關心?在兵力嚴重不足的基層連隊,最怕就是又少一個人站衛兵,平安夜可能又少了好幾晚(可以一覺睡到天亮不會被安全士官叫起床站衛兵的夜晚稱為平安夜)。當然,對當事人而言,進去禁閉室絕對不好受。不是出操學耐力,就是聽憲兵大呼小叫。禁閉室不大,外頭有一個排球場大小的水泥地,每天出操有一項就是不停在裡頭繞著跑,幾圈不知道,總之跑到會天旋地轉。

關半個月的話,我差不多第十天就會送提領單給連長批簽(這是營參一教的),快一點的話,兩天後就可以領人出來。有一位士官因返台逾假依規定要關一個月,我記得第廿天就送提領單,連長問為什麼這麼快提領,理由很充足:連上站安官人力嚴重不足,還得找上兵來頂替,如此衛哨也跟著影響,加上白天又要構工…。這位士官在第廿二天「重獲自由」。

很煩的一點:每次關禁閉,連長都不會跟我說要關幾天,只叫我送禁閉單。但送上去的禁閉單禁閉日期若空白,我又會挨罵。後來我學乖了,暫時用鉛筆寫上,送的時候再「報告」,請長官裁示。有一次很好玩,一位弟兄被才是關兩週,我不知道哪來的膽,竟跟連長討價還價:「能不能七天就好?」連長先對我微笑,接著耳朵就聽到一陣吼叫:「再囉唆,連你也跟著進去!」我運氣很好,服役期間沒被關過禁閉室,連上那種要戴防毒面具跑步答數的軍紀操也沒出過,只有被罰去挖廁所裡又臭又硬的大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