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合視導好好玩,「依法究責」真有趣!

今天看到好友Y貼了一張公文的照片,並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more@]

好友的問題很單純,若學校有確實辦理,但很不幸地,誤致影響本縣考核分數,這個依法究責,「不知道要依哪一條法呀?」

懇請知法卻絕不犯法的教育工作者幫忙回答一下!

每到歲末,就是各縣市教育行政官員以及各級學校教育行政人員剉著等的時候,為了配合教育部的統合視導,無不忙碌地收集、彙整資料,準備接受評比。統合視導這玩意是要打分數的,而分數意味著排名(排行榜),裡頭還有一個潛規則就是攸關教育經費的分配(分贓?)—-儘管這是心照不宣。照「理」說,不管是視導或評鑑,其目的都在於透過行政支持的力量與協助,改善或改進現有教育狀況不足之處,使之趨於完善。但我們也都知道,現實並非如此:國內各種大大小小的(學校)教育評鑑,胡蘿蔔很小也很少,但棍子卻是一根比一根粗。影響考核事小,扭曲教育事大,這一本末倒置的情形在層層的官方說詞下,早已讓學校現場的教育工作者怨聲載道、甚至為之氣結—-好友說得好:「去你的統合視導!」

在軍中服役,連上的基層幹部在訓阿兵哥時:「鐵鎚釘鐵釘,鐵釘釘木板,各位弟兄你們不要怪我…」。我想學校不是木板,兼任行政工作的老師、主任甚至是領導校務運作的校長,在當下極為艱鉅的教育現場,早在這種質變的教育環境下鍛造成鋼板。而會發出這般公文的鐵釘承辦人員,想必也是視導危機當前,迫於心急、無奈才會以如此強硬的口氣在白紙上寫下「依法究責」這些個黑字(請承辦人員瞭解:統合視導可能把你搞得很失眠,但看到這四個字的學校行政人員,也是有人睡不著覺的—-不管是生氣,還是緊張)。正是這些黑字,讓很多基層學校校長的頭抱著燒,老師不想兼行政工作不是沒原因的!誰願意在視導、評鑑的壓力鍋下工作?況且這個鍋子的品質不穩定,隨時會爆!(想知道壓力鍋爆炸是怎麼一回事,不妨讀一下縣內國寶級作家黃春明先生的《小琪的那一頂帽子》,鍋子爆炸碎片插進銷售員林再發脖子的那一幕,雖沒特效,看來仍是怵目驚心)。但鐵鎚顯然不懂也不想去瞭解這些,對於台灣教育,他們滿腦子只想死力地鎚—-我釘死你、我釘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