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西班牙?

去西班牙旅行,已整整過了一年,一年後才開始寫遊記,挺有趣的。[@more@]

2011年3月1日,結束整整一個月在西班牙(三天在德國)的旅行,回到學校的第一天,同事C老師問我為何會去西班牙。我左想右想,心裡想的卻是「為什麼不是西班牙呢?」

記得幼稚園大班還小一,家裡多了一個新成員,那是老爹不知從哪買來的一隻鸚鵡(好像是同跑船的外國船員買的),買來就已經有名字了—-Amigo!這是我認識的第一個西班牙語詞(之後也只多了「你好」、「謝謝」、「再見」這三個,而且發音全錯)。Amigo一直到我專三還專四才駕鶴西歸(這次牠真的需要別人載牠一程),聽說某些鸚鵡屬於「長壽」的動物,Amigo是真的老到沒辦法抓住槓而壽終正寢。

就在Amigo去世的那一年(前一年?後一年?),我迷上了海明威的小說。當同學們暑假忙著打工賺錢時,我卻窩在家裡的房間,同海明威奮戰。第一本讀的不是〈老人與海〉,亦非〈戰地鐘聲〉(兩本小說改編成的電影卻在讀小學高年級時,透過出租錄影帶看完),而是〈太陽依舊上升〉( The sun also rises,這本小說也有改編成電影,但中文片名卻是很奇怪的「妾似朝陽又照君」,譯者未免太有想像力了)。

正是這本〈太陽依舊升起〉讓我動了去西班牙旅行的念頭,儘管書中描寫1930年代那所謂「失落的一代」每天如何渾渾噩噩地過日子,要嘛不是喝得酩酊大醉,要嘛就是追求現今看來有點莫名其妙的愛情,但隨著書中人物傑克在西班牙各地旅行所發生圍繞在鬥牛的一些瑣事,失落二字在海明威心中的苦悶,當時我還覺得挺浪漫的。但去西班牙這事,十幾年過去了,仍舊停留在念頭的狀態,即便2011年9月,西班牙仿古船Galeón Andalucía停泊在烏石港,興致沖沖地對著古船又拍又照,我的西班牙也還不知道在哪!

「很多事現在不做,以後也就不會做了」,這話很的確有道理,不過我算是有另類的耐心,等了整整二十二年才去做,想想:運氣挺好的,一切似乎還不嫌太晚。

1月27日傍晚到達桃園機場,搭上新加坡航空公司的班機,西班牙,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