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求多福的營養午餐

相信國內有不少各縣市的校長,曾經去日本考察過。[@more@]

姑且不論是到底是去考察,還是去遊覽(或者考察為主,遊覽為輔,兩者兼具是咱們台灣慣用掛羊頭、賣狗肉的說法),反正看了之後回到台灣,台灣實質的教育說真的並沒有不一樣。看了人家的緒川學校,回來搞了一式半招的開放教育,到頭來是夭折二字(當然那種自我安慰的說法,我們也聽到耳朵長繭—-「至少我們曾經走過!」)。

近日,五都之一的新X市,爆發了校長收取午餐廠商回扣的弊案,如同我先前所說的:「這根本不是新聞!」早在廿年前,人家Y中市的校長們就已經玩過了,而且玩得還更大。二者相比較,還真是小巫見大巫,LP比雞腿(形狀不一樣,是真的很難比)。此弊案爆發後,涉案的校長一個比一個敢講,甚至連「歷史共業」四個字都搬出來。而校長協會也終於沈不住氣,要求教育行政機關要能從制度面著手做改進(制度再怎麼完善完備,受考驗的始終是「人心」—-L校長說得真好!)。

因此,今天有位校長發難:「讓孩子回家吃午餐」以讓校長避嫌,但咱們的教育部長卻有話要說,而且是說了重話

這種說法沒有教育良知和愛心,說這種話的人不配當校長!

請不要怪部長話說得那麼重,畢竟,他今天才被總統「削」(這也是媒體的用語,大家Google一下便知),加上總統大選將近,教育部卻是頻頻出狀況,他不得不把螺絲轉緊一點(我實在蠻害怕萬一轉得太猛太緊,螺絲斷掉怎麼辦?)—-只是,這跟日本有什麼關係啊?

大有關係!因為,在日本,一個學校的營養午餐根本不用全國的教育部長來操煩,更無須扯上政客般的無聊話語!請看這句話

小學吃午餐每天由校長就檢測項目逐一試吃來保障全校師生!

再請看影片:

國內絕大多數的校長都是好校長,而我遇到的校長,也都真的滿不錯的,個個兢兢業業。但校長也是一個很大的群體,裡頭一定會有異數,而異數也絕非個案或者官方老是說的「少數」不肖者(只要是群體,個人與制度交互作用所產生的種種化學效應下,都會有這問題與現象)。回到台灣,咱們依現狀暫時歸納的結論如下:

小學吃午餐每天由校長收紅包接著師生逐一進食並自求多福!

弊病難以根絕,只會依制度的調整而有所適應、進化,L校長不斷強調人心之重要,這才是良知與良心的最後一道防線。因此,日後哪個縣市的校長組團去考察日本學校的午餐究竟是如何辦理,對於考察結果如何,實在不抱任何希望,這是我唯一想說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