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台灣的小孩,絕大多數難以體會貧窮與飢餓的滋味是什麼。[@more@]
吃飽睡暖是作為一個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1980年代,非洲大飢荒,那個時代,有We Are The World這麼一首歌…
2011年的今天,非洲的飢荒情況依舊存在,但We Are The World對台灣人來說,似乎越來越變成是We Are Different Worlds—-我們是不同的世界!
這位索馬利亞的孩子名叫米哈格(Mihag Gedi Farah),七個月大,體重卻僅有三千兩百克,跟新生兒差不多重,還活著,醫生說他命大,但在未來的日子,存活的機率只有50%…
七個月大,猶如歷盡滄桑的七十歲老人…
網路上隨便找一下台灣七個月大的嬰兒,或是看看自己身邊的孩子,你就知道反差有多大!
你何曾看過台灣的孩子,餓成這副如此痛苦的模樣…。台灣的小孩,真的很幸福,但某種方面來看,我們的孩子卻把他人之殘酷生活現實當作虛擬遊戲來看待,又是何等的不幸!
你可以把米哈格受飢餓殘害的照片給教室裡的學生看,可以預期的是:你將會看到有不少學生笑出聲來,接著你還會聽到一些像是怪胎、外星人、畸形…等等一類的「形容詞」,更有趣的是:你可能正在上生命教育…,而你的反應將會是氣憤、難過、胸悶與不解,你非常想責罵學生,說他們怎麼那麼沒有同理心,看到這麼可憐的小男嬰,竟然還會笑!我想告訴老師的是:我們的孩子從來沒有飢餓過、也從來沒有遭遇到任何的戰亂、更沒有遇到會要人命的乾旱(即便有颱風、地震、土石流,還有大學生call in到電視台胡鬧,因為死的人不是我),因此,米哈格僅存在他們的虛擬世界中,而不是當下的現實生活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