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歸塵,土歸土

週二,天氣正好。[@more@]

下午兩節課,帶著學生去海邊走走,孩子們遠遠發現了一堆骨頭,走進一瞧,是隻化成白骨的狗。肉是已經被消蝕得差不多了,但皮囊還在。幾位學生見著這模樣,直呼「好噁」,順便補上「死貓吊樹頭,死狗放水流」—-後者,在我們這兒還挺常見的;偶爾,還可以看到死雞泡在溪水裡,泡到整個腫脹起來…。我同他們說:「人死後,也是如此」。好長一段時間,我們只是不發一語地蹲在牠旁邊看。

生命教育,就是這麼一回事吧!任何生物的終點,都是相同的。有位女生很細心地發現還有些蛆在裡頭鑽洞,還有一些蒼蠅為了自己的口腹之慾,連那麼一小點兒的肉屑都不放過。

本來很想把骨頭撿回學校,重新組合,讓學生有另些的學習。只是,腦中頓時閃過「塵歸塵、土歸土」這幾個,這狗,辛苦地走完了牠的一生,在這個地方重回大自然,就讓牠靜靜地與天地共存。沒有出現的想法,是和學生挖個洞把牠給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