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六升國一的學測在上週公布。[@more@]
這個公布不是公開的,需要一定的登錄程序才能知道學生的表現。然而,好友卻發現有學校將學測結果公告。雖然公告的是小六全體學生的平均測驗結果,但其用意為何,實在是引人遐思—-該校或許只是想肯定並感謝老師們的用心教學:
我想,如果學測成績是在校內的教師朝會或者教師進修做「公開報告」,是不會有什麼爭議的;一旦掛上網,遣詞用字實在不能不小心—-尤其使用了「捷報」、「學測成績大幅超越全縣水準」等帶著競爭性的字眼,這似乎與縣府一再宣稱辦理學測的理念不甚契合:
本縣基本能力評量,期能以學業健保的理念照顧到每一位的學生,使其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完善的照顧,並且在試題發展的過程當中以目標參照(criterion referenced)為導向,強調對於課程與教學的落實,不以常模參照(norm referenced)為依歸,造成一些無謂的比較。
將學測透過網路公告,誠如我這一位好友所指出的:「最後拿到學測成績的人要怎麼解讀與比較,其實是與縣府如此良善的理念是完全不相干的。」約莫四年前,我也寫過,學測就像潘朵拉的盒子,「一旦打開,人們各種奇奇怪怪的想法,即便教育局連下十道金牌公文,擋也擋不住」。而今看到這樣的公告,如果大家覺得這沒什麼,那並不是因為大家麻木或麻痺的關係—-它,才是學測真正的目的,理念的說明,不過是種拿來裝飾門面、好看的修辭。學校透過網路將其公告,不過是以一種較為「誠實」的方式,將其目的陳顯出來罷了!如果是這樣子的話,教育處實在沒有必要繼續宣稱學測的理念,至於規範,那更是不可能—-就好比,能力分班真的從台灣的教育環境消失了嗎?
此外,教育處辦理學測,總希望學校教育人員或家長不要過度聯想,但透過公告內容這樣的一種詮釋 ,教育處或國教輔導團究竟會有什麼樣的回應,蠻令人好奇的—-很可能只是再把理念重新說一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