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真是一場鬥智又鬥力的棒球比賽。[@more@]
身為捕手的老師,如何透過配球,引導擔任投手的學生,三振課程這位打者,頗費思量。
首先,學生要有控球的能力,老師才有辦法配球。球種不必多,重要的是掌握球進入本壘板的位置,並透過相當的速差來迷惑打者,取得對自己有利的好球數。
老師要能洞悉課程的打擊習性,採取不同的配球策略,讓學生的球能投進他想要的位置—-打者不是站在不動被三振,就是揮個大空棒。若是不小心塞到紅中的位置,下場是什麼,投捕都知道。
很多學生遇到課程學不下去,彷彿遭遇到一棒接著一棒、個個強悍不已的強悍的打者,總是被轟得灰頭土臉。之所以如此,問題可能出在捕手身上:不是要學生猛塞直球,就是要他們不斷投變化球。學生被打怕了,總想投得閃躲些,而越是想投邊邊角角的球,若控球又不準,壞球率就越高,對手根本不必出手,站著打擊區等保送讓投手免費送分,學生自己就先投到掛掉了。這種單調的配球,三兩下就被課程給識破。
不是每位投手都會對捕手的配球點頭,當他們搖頭時,捕手又覺得可能會有問題,雙方在投手丘上的溝通就很重要。捕手若過於強勢,硬要投手投某種球,萬一被轟導致大失血,責任絕不能全賴在投手身上;要是投手鐵齒,想跟打者硬拼,結果挨轟,這下他也才會知道老師的用意。
有時候,投手投得不差,也依照捕手的要求投進指示的位置,但還是挨轟—-教/學真的不是包贏不包輸的!只能求從每一次的失投當中,累積經驗,下次遭遇時,來個甜蜜的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