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這屆畢業生畢業前,我請他們寫下在小學的最後一篇作文。[@more@]
一般說來,這篇作文多會請學生寫什麼回憶六年來學校生活點滴、難忘的事…等等一類關於風花雪月的內容。不過,我今年對這題目下了一些功夫去思考,我總認為,學生是老師最好的老師,既然他們要畢業了,那麼怎能放過機會,一定得從他們身上榨些出東西來才行。
前年,我去淡江大學參加了一場關於批判教育學的青年學子論壇,專題演講人宋文里老師,他在講演中提到什麼是「好的學校」,這給了我一個想法,就是對學生來說,什麼才是好老師呢?或許,這是一個有點陳腔濫調的問題,學生會給的說法大概我們也都清楚,不外乎就是列出一堆條件來。但我認為,有些條件實有玄機在裡頭,也就是說,學生講的,老師要有解讀的功力,才有辦法去理解某一位學生為何會開出這樣的條件來。重點就是:你跟他朝夕相處的這段日子所發生的種種情事,以及同他是什麼樣的互動關係,這些條件是有一些(但絕對不是全部)值得老師省思與玩味的線索來。
而什麼是好學生,要老師回答,也是可以列出一堆條件。同理,好父親、好孩子、好總統、好校長、好母親、好官員…,幾乎都是與這角色站在對立關係的那些人,才有辦法列出他們的期望。於是,畢業前的最後一篇作文,我請同學們寫下「什麼是好老師?」:
我會認為她能夠當一位好老師,必定是她身上有什麼地方讓我覺得很好。像是學生功課不會,就算他一直不會,她也不會因為這個原因而生氣、抓狂。其中令我感到她的確是位好老師的一點,就是她對任何事的「努力」。她常要我們考試,考過後根據成績的表現,要那些考不好的同學在自學時間進行補考。我記得有一次,某位同學補考,不知是否一直學不會,老師就一直教,結果這一教竟教到傍晚六點多,顯見她對學生課業的用心。…她的付出感動了我,或許有些人並不這麼認為,反倒覺得老師這種行為根本是在找麻煩。所以,我認為好老師並不存在這個世界上,而是在人自己本身的心中。
楊茂秀曾寫過一本書,《好老師是自己找的》,學生能夠找到屬於自己認定的好老師,是他們的運氣,也是他們的福氣。而努力、用心的老師,學生自然是看在眼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