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能為力的學校

學校能夠有力地反映社會趨勢,卻不太能夠引導社會趨勢。至於在反對社會趨勢方面,學校幾近無能為力—-Neil Postman1994/2003)《童年的消逝》(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 212)。

[@more@]

當今學校最大的危機與難處,莫過於思索如何從社會、媒體甚至商業邏輯定義的「流行/主流」找到一個抵制(或對抗)的著力點。只是,大多數的抵制不僅容易失去力量,其意義也總是被遺忘。學校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只能載浮載沉地主流中隨著時代前進。儘管我們希望下一代/學生能夠活出自己,不輕易地被牽著走,似乎也忘了每一個人早已被束縛在一個難以自主的網裡頭。或許—-雖然「看穿」箇中的把戲頗不容易—-還有那微小的機會是順著這個網,形成逆向操作的解構思維,只是這樣的解構能夠產生多大的力量以重塑學校的角色,就當下的處境來看,不甚樂觀。